纸张的吸湿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滞后作用是胶版印刷中的一项因素,因为一般 商品纸张,在造纸机上干燥后的水分含量,低于 纸张在印刷车间气候条件下的相对平衡水分含量。 因此,纸张在印刷前调节,是从低湿度一般接近 平衡水分含量(如吸收水分),并因此会在印刷 过程中吸收补充水分,且仍保持在滞后限度以内。
在印刷以前,可以把纸张放在比印刷车间湿度 大的空气中预先调节,然后再放在与印刷车间湿 度相等的空气中调节,使纸张从高湿度的一面接 近平衡,也就是水分的吸湿。这样的纸张在印刷 过程中不会继续吸收水分,因为这种纸张已经达 到了滞后限度的最大水分含量。这并不是说纸张 在印刷过程中,不会吸收水分,而是说纸张在每 次通过印刷机时能重新调整平衡水分,因而在每 次通过印刷面时,纸张的原有水分含量是相等的, 并且每次通过印刷机时吗,水分含量的变化是相 同的。
二、纸张吸湿性与含水量的关系 水分在纸张内部和表面以三种不同的结合形式 存在。 1.吸附水 2.毛细管水分 3.润胀水(与空气交换)
当纸张水分向外部环境蒸发的速度等于其吸附水分的 速度,纸张水分含量保持动态平衡时,此时纸张的含水 量称之为“平衡水分”。 平衡水分描述了纸张在确定的 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下的干燥极限,一方面,平衡水分 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温度高、湿度小,则平衡水 分低;环境温度低、湿度大,则平衡水分高。另一方面, 同样的外部环境下,吸水性强的纸张,其平衡水分较高, 而吸水性弱的纸张,其平衡水分较低。
在胶版印刷中,解决水分平衡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在印刷以前调整湿度,使 水分损失到空气中的速度与从印刷机上 吸收水分的速度相等,这样可以在全部 印刷过程中,保持水分的适当平衡。为 了达到这种目的,在印刷开始时,纸张 的水分含量应当比印刷车间空气湿度相 平衡的纸张水分约高0.5%-1.0%。
精品课件!
含 水 量 B
A
相对湿度与含水量变化曲线 A——吸湿 B——脱湿
20
40
60
80
RH(%)
纸张的吸湿性存在滞后效应,其表现为在 某一相对湿度条件,达到平衡水分后的纸张, 在经过吸湿,重新回到原来相对湿度的环境 中,其含水量比原来有所增加;在某一相对 湿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水分后的纸张,再经 过脱湿,重新回到原来相对湿度的环境中, 其含水量比原来有所减少。也就是说,纸张 的而平衡水分含量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一 方面随相对湿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 面也取决于纸张的原来含水量。
单个纤维直径方向能膨胀增大25%-30%,长度 方向只能伸长约1%-2% 而国家规定纵向的变化应<±0.5%,横向的变 化应<±2.5%。
⑵影响纸张的曲卷性变化 • 对于整垛纸而言:荷叶边和紧 边 • 对于单张纸而言:单面涂布和 单面施胶纸反面弯向正面;一 般单面脱水纸,正面弯向反面。
五、纸张的调湿
吸湿性的实质:纸张中的水分含量 随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即纸张具有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 同时具有向干燥的空气中释放水分的 能力,它包括吸湿和脱湿两个方面。
一、纸张的吸湿原因
纸张具有孔隙结构的特点、构成纸张的基本材料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及其加工工艺共同决定了纸张具 有良好的吸水性能。 1.极性吸附 纸张的主要组成物质植物纤维(纤维素和半纤 维素),纤维中有大量的氢键,所以它是亲水性物质, 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特别是游离的羟基,所以纸 张会产生极性吸附。 2.毛细吸附 纸张由纤维交织而成,具有多孔隙结构,即存 在大量的毛细孔。在植物纤维细胞壁上还存在大量的 亚微毛细孔所以纸张会产生毛细吸附。
精品课件!
谢谢观赏!
2.对油墨的吸收性的影响 吸湿→含水量↑→空隙↓→吸收性↓ 脱湿→含水量↓→空隙↑→吸收性↑
3 .对于纸张强度的影响 吸湿↑→表面强度,抗张强度↓(氢键缔合体被 破坏) 吸湿↑→耐折度↑(纤维的韧性提高) 4 .对于静电现象的影响 吸湿↑→静电现象↓
四、吸湿性对纸张的性能影响
1.影响纸张的尺寸稳定的基本规律 1.湿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在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一般的纸张含水 量与温度成反比,温度每变化±5℃,纸张中 含水量的变化约为±0.015%, 印刷中中对含水量的变化要求:希望纸的含水 量变化不超过±0.1%,所以印刷车间的温度必 须控制,温度变化一般以不超过±3℃为宜。
2. 相对湿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含水相对量与相对温度呈现 s曲线关系。 在低温和高温的环境中较小的湿度变化都会引起 含水量的较大变化。
在印刷以前,可以把纸张放在比印刷车间湿度 大的空气中预先调节,然后再放在与印刷车间湿 度相等的空气中调节,使纸张从高湿度的一面接 近平衡,也就是水分的吸湿。这样的纸张在印刷 过程中不会继续吸收水分,因为这种纸张已经达 到了滞后限度的最大水分含量。这并不是说纸张 在印刷过程中,不会吸收水分,而是说纸张在每 次通过印刷机时能重新调整平衡水分,因而在每 次通过印刷面时,纸张的原有水分含量是相等的, 并且每次通过印刷机时吗,水分含量的变化是相 同的。
二、纸张吸湿性与含水量的关系 水分在纸张内部和表面以三种不同的结合形式 存在。 1.吸附水 2.毛细管水分 3.润胀水(与空气交换)
当纸张水分向外部环境蒸发的速度等于其吸附水分的 速度,纸张水分含量保持动态平衡时,此时纸张的含水 量称之为“平衡水分”。 平衡水分描述了纸张在确定的 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下的干燥极限,一方面,平衡水分 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温度高、湿度小,则平衡水 分低;环境温度低、湿度大,则平衡水分高。另一方面, 同样的外部环境下,吸水性强的纸张,其平衡水分较高, 而吸水性弱的纸张,其平衡水分较低。
在胶版印刷中,解决水分平衡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在印刷以前调整湿度,使 水分损失到空气中的速度与从印刷机上 吸收水分的速度相等,这样可以在全部 印刷过程中,保持水分的适当平衡。为 了达到这种目的,在印刷开始时,纸张 的水分含量应当比印刷车间空气湿度相 平衡的纸张水分约高0.5%-1.0%。
精品课件!
含 水 量 B
A
相对湿度与含水量变化曲线 A——吸湿 B——脱湿
20
40
60
80
RH(%)
纸张的吸湿性存在滞后效应,其表现为在 某一相对湿度条件,达到平衡水分后的纸张, 在经过吸湿,重新回到原来相对湿度的环境 中,其含水量比原来有所增加;在某一相对 湿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水分后的纸张,再经 过脱湿,重新回到原来相对湿度的环境中, 其含水量比原来有所减少。也就是说,纸张 的而平衡水分含量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一 方面随相对湿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 面也取决于纸张的原来含水量。
单个纤维直径方向能膨胀增大25%-30%,长度 方向只能伸长约1%-2% 而国家规定纵向的变化应<±0.5%,横向的变 化应<±2.5%。
⑵影响纸张的曲卷性变化 • 对于整垛纸而言:荷叶边和紧 边 • 对于单张纸而言:单面涂布和 单面施胶纸反面弯向正面;一 般单面脱水纸,正面弯向反面。
五、纸张的调湿
吸湿性的实质:纸张中的水分含量 随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即纸张具有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 同时具有向干燥的空气中释放水分的 能力,它包括吸湿和脱湿两个方面。
一、纸张的吸湿原因
纸张具有孔隙结构的特点、构成纸张的基本材料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及其加工工艺共同决定了纸张具 有良好的吸水性能。 1.极性吸附 纸张的主要组成物质植物纤维(纤维素和半纤 维素),纤维中有大量的氢键,所以它是亲水性物质, 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特别是游离的羟基,所以纸 张会产生极性吸附。 2.毛细吸附 纸张由纤维交织而成,具有多孔隙结构,即存 在大量的毛细孔。在植物纤维细胞壁上还存在大量的 亚微毛细孔所以纸张会产生毛细吸附。
精品课件!
谢谢观赏!
2.对油墨的吸收性的影响 吸湿→含水量↑→空隙↓→吸收性↓ 脱湿→含水量↓→空隙↑→吸收性↑
3 .对于纸张强度的影响 吸湿↑→表面强度,抗张强度↓(氢键缔合体被 破坏) 吸湿↑→耐折度↑(纤维的韧性提高) 4 .对于静电现象的影响 吸湿↑→静电现象↓
四、吸湿性对纸张的性能影响
1.影响纸张的尺寸稳定的基本规律 1.湿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在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一般的纸张含水 量与温度成反比,温度每变化±5℃,纸张中 含水量的变化约为±0.015%, 印刷中中对含水量的变化要求:希望纸的含水 量变化不超过±0.1%,所以印刷车间的温度必 须控制,温度变化一般以不超过±3℃为宜。
2. 相对湿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含水相对量与相对温度呈现 s曲线关系。 在低温和高温的环境中较小的湿度变化都会引起 含水量的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