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兴县八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中期物理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中期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0378b8b6bec0975f465e291.png)
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1页 共2页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中期试卷物 理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 2.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D.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3.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B.当u =12 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 =20 cm 时成放大的像。
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 处移动到24 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 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 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 cmB.6 cmC.7 cmD.12 cm7.下列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部件的设计或使用,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D.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起来后才有惯性B.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9.“足球进校园”活动中,同学们踢球时,脚踢球的力 A.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 C.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 D.与足球撞击脚的力是平衡力10.课间踢毽子运动中,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 B.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 C.下落过程合力越来越大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弹簧可以制做测力计,是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B.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会下落得越来越快,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小型汽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目的是减小人的惯性D.在平静的水面上,一只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2.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 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有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708d16192e45361066f589.png)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如图所示,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秤钩和刻度盘组成的。
观察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是N,测量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
2.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它们做同样多的功所需的时间之比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台机器所做功之比为。
3.某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完全浸入装满水的桶中,溢出200g水。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N,松手后,这个物体将在水中(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g 取10N/kg)4.斜面长5m,高1m,把重为5000N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顶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推力为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为125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摩擦力为N。
5.生活处处有物理。
以汽车为例:(1)大型汽车有许多车轮、且车轮较宽,这是为了减小汽车对路面的;(2)有些汽车尾部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如图),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使汽车行驶平稳。
6.一个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的物体,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7.某同学利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测出了一个小石块的密度。
测量过程中,测出小石块的重力为G,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拉力为F1,水的密度用ρ表示。
则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小石块的密度ρ石。
(用已知字母表示)8.空降兵从3000m高空降落的过程中,以降落伞为参照物,空降兵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受到的大气压将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自行车是人们常见的交通工具,“五一”放假期间,小华随外公一同骑自行车去郊游(如图),中途休息时。
2017-2018下学期初二物理期中答案
![2017-2018下学期初二物理期中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c06ff7551810a6f52486ee.png)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初二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按要求填在指定位置上。
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C2、D3、B4、A5、C6、A7、D8、C9、B10、A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11、形状;运动状态.12、15;减小.13、托里拆利;76;14、5,5.15、惯性重力三、实验探究题(按要求作答,每空2分,共30分)16、(1)相反;(2)不能(3)平衡力.17、(1)等于(2)F3(3)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1.618、(1)相同;(2)小;远;(3)匀速直线;19、(1)高度差(2)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ac或者cd(4)深度四、综合应用题(按要求作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共20分)2018初二物理期中答案120、(6分)解:(1)由得,(2分)纯牛奶的质量m=ρV=1.04g/cm3×250cm3=260g=0.26kg(1分)(2)由G=mg得,(2分)纯牛奶的重力G=mg=0.26kg×10N/kg=2.6N(1分)21、(7分)(1)由p=ρgh得(2分)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p=ρgh=7×107Pa,(1分)合多少个标准大气压p/p0=700个;(1分)(2)由F=ps得(2分)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F=ps=3.5×105N;(1分)22、(7分)(3)由p=ρgh得(2分)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Pa(1分)(4)由p=G/S得(2分)G=mg=0.2×10=2kg(1分)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G/S=2500Pa(1分)2018初二物理期中答案2。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bf940df18583d0496459a1.png)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1.学习物理学是以和作为基本方法.2.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俐略率先用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远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说.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天.4.填写适当的单位或数据:(1)一栋楼房高16;(2)一个人高16;(3)2h=s;(4)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5.“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句话涉及的物理知识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以为参照物.6.在变速运动中,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求速度,这时求出的速度表示物体通过路程S中的,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多见的是变速度运动,因而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多种:(1)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2)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那么:①物理学中通常采取上述的第种方法.②在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了上述的第种方法.8.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9.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此词.(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好;(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高.10.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比赛开始后,我们通过比较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中途睡了一觉.我们通过比较,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11.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使停止,锣不再发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这是由于不能传声.1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可以在处减弱;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可以在过程减弱,如在路旁种植树木;可以在处减弱,如戴耳塞.13.请用连线将下列物理家与其对应的成就连接起来.14.“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6.7×106()A.mm B.cm C.dm D.m15.小海在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同一本书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如下,其中记录正确的是()A.185.49mm B.185.5mm C.185mm D.185.501mm16.月亮在云中穿行所选的参照物是()A.月亮 B.云C.地球 D.太阳17.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火车减速进站 B.冰熔化成水C.划破夜空的流星D.骑自行车上学18.有一人坐在青岛开往上海的轮船上,在快到上海时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旁”他说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上海 B.青岛C.另一艘和该轮交会货船 D.他坐的轮船19.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的结果是6.34cm、6.38cm、6.35cm,则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6.35cm B.6.36cm C.6.37cm D.6.375cm20.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21.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A.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保持声音的频率C.保持声音的音调D.保持声音的音色22.下列现象中没有次声波产生的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台风 D.狗叫声23.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音调 B.改变音色 C.改变响度 D.改变频率24.如图所表示的意思是()A.鼓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请鸣喇叭 D.乐器商店的标志25.某物体在前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 B.24m/s C.25 m/s D.30 m/s2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27.同学们知道,地球周围的物体均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必须克服地球的引力才能飞出地球.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告诉我们:如果人造地球卫星以7.9k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就能环绕运转,这个速度就叫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1.2km/s就能克服地球的引力而绕太阳运行,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6.7km/s,它就能飞离开太阳系,到达其他恒星去,这个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1)物体环绕地球速度叫速度,大小为km/s.(2)物体环绕太阳速度叫速度,大小为km/s.(3)物体能飞离太阳的速度叫速度,大小为km/s.四、实验题28.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29.请你读出图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1)图1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cm;(2)图2木块的长度是cm.30.单位换算:75μm=nm;54km/h=m/s;20m/s=km/h.31.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到10m、2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32.雷电离我们有多远?写出雷雨天进行测量时:(1)需要的测量工具:.(2)测量步骤:.(3)计算公式:.33.请设计两个方案测量碗口周长的方法:方案一:.方案二:.五、计算题34.某校学生乘坐汽车到海边浏览,路上共用了1.5h,车在最初的半小时行驶了15km,中间的半小时行驶了20km最后的半小时行驶了10km,求汽车在这1.5h内的平均速度.35.一架飞机在1000m高空以2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当它从头顶经过后,问人听到飞机发出的声音时,飞机飞出多远?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学习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作为基本方法.【考点】物理常识.【分析】学常的基本研究方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法是法的基础,实验法是在人为控研究对的条进行的观察.【解答】解: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答案为:观察;实验.2.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俐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远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析】知道物理学家的名字并且知道物理学家的贡献.本题根据对伽利略和哥白尼贡献分析即可.【解答】解: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故答案为:望远镜;日心.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365天.【考点】时间的估测.【分析】根据对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接近24h;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大约365天.故答案为:24;365.4.填写适当的单位或数据:(1)一栋楼房高16m;(2)一个人高16dm;(3)2h=7200s;(4)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①根据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②1h=3600s.【解答】解:(1)一层楼高度在3m左右,一栋楼房一般有5层,高度在16m左右;(2)一般成年人的身高在1.6m=16dm左右;(3)因为1h=3600s,所以2h=2×3600s=7200s;(4)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在18km/h=18×m/s=5m/s.故答案为:(1)m;(2)dm;(3)7200;(4)m/s.5.“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句话涉及的物理知识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以山为参照物.【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看山恰似走来迎”;以地面为参照物,山和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山不动”.以山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所以“是船行”.综上分析可知,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说舟是运动的,它相对于山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选择山来作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山.6.在变速运动中,也可以用v=这个公式求速度,这时求出的速度表示物体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多见的是变速度运动,因而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v=来计算.【解答】解:在变速运动中,也可以用v=这个公式求速度,这时求出的速度表示物体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多见的是变速度运动,因而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故答案为:v=;平均速度;平均速度.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多种:(1)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2)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那么:①物理学中通常采取上述的第(2)种方法.②在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了上述的第(2)种方法.【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①根据物理学中运用速度即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分析.②了解百米赛跑时观众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员的比较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解答】解:①物理学中运用速度即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方法(2);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众认为跑在前面跑的快,即相同的时间比路程,即方法(2).故答案为:(2);(2).8.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相对静止的两物体必须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解答】解:航天飞机和宇宙空间站对接时,必须是相对静止,才容易对接,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答案为:相同,静止.9.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此词.(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音调高.【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解答】解:(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比较大,指声音的响度大.(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指声音的音色.(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如银铃般清脆,指声音比较高,指声音的音调高.故答案为:响度;音色;音调.10.同学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比赛开始后,我们通过比较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运动路程的长短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中途睡了一觉.我们通过比较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运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物理学中,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解答】解: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裁判员”通过比较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平均)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故答案为: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运动路程的长短;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运动时间的长短;(平均)速度.11.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使振动停止,锣不再发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这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锣发声时,锣面振动,当用手按住锣面时,锣面停止振动,所以不再发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处在真空中,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故答案为:振动、真空.1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可以在传播过程减弱,如在路旁种植树木;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路旁种植树木,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人耳.13.请用连线将下列物理家与其对应的成就连接起来.【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析】根据五位科学家的主要突出贡献来选择.【解答】解:(1)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3)牛顿,以其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4)伽利略,不仅从逻辑上驳斥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而且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5)玛丽•居里,发现并命名新元素“钋”和“镭”.故答案为:二、选择题14.“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6.7×106()A.mm B.cm C.dm D.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全长6700km=6.7×106m=6.7×109mm=6.7×108cm=6.7×107dm.故选D.15.小海在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同一本书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如下,其中记录正确的是()A.185.49mm B.185.5mm C.185mm D.185.501m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同一把刻度尺准确程度一定,分别分析每个测量结果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对于“185.49mm”,“4”对应的分度值为0.1mm,A错误,不符合题意;B、对于“185.5mm”,倒数第二个“5”对应的分度值为1mm,B正确,符合题意;C、对于“185mm”,“8”对应的分度值为1cm,C错误,不符合题意;D、对于“185.501m”,“0”对应的分度值为0.01mm,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6.月亮在云中穿行所选的参照物是()A.月亮 B.云C.地球 D.太阳【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月亮在云中“穿行”,说明月亮是运动的,它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可以将云选择为参照物.故选B.17.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火车减速进站 B.冰熔化成水C.划破夜空的流星D.骑自行车上学【考点】机械运动.【分析】运动是大家所熟悉的现象之一,我们在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与运动有关的感性认识.但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答】解:选项A、C、D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B、冰熔化成水是物体状态的变化,不存在位置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18.有一人坐在青岛开往上海的轮船上,在快到上海时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旁”他说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上海 B.青岛C.另一艘和该轮交会货船 D.他坐的轮船【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有不同,但关键是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解答】解:“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旁”,这句话描述的含义是说“上海在运动”,据此我们再来逐一分析每一选项.A、上海不能相对于自己运动,所以错误;B、上海与青岛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错误;C、如果另一艘船与该船交会,上海相对于另一艘船应该是远离,而不是“来到身旁”,所以错误;D、以他坐的轮船为参照物,上海与他的相对位置在靠近,所以符合“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旁”的说法,所以正确.故选D.19.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的结果是6.34cm、6.38cm、6.35cm,则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6.35cm B.6.36cm C.6.37cm D.6.375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为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把平均值作为被测物体的长度.【解答】解:被测物体的长度为≈6.36cm,故B正确.故选B.20.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考点】音色.【分析】“听声辨人”、“听声辨物”靠的都是音色,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通过听两个瓷碗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瓷碗的好坏,主要靠的是它们的音色不同;故选C.21.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A.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保持声音的频率C.保持声音的音调D.保持声音的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解答】解:听诊器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听诊器不是为了保持声音的频率、音调和音色.故选A.22.下列现象中没有次声波产生的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台风 D.狗叫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人耳听不到.【解答】解:地震、火山喷发和台风都可以发出声音的频率比较低,都是次声波;而狗叫声人耳能听到,属于可听声,不是次声波.故选D.23.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音调 B.改变音色 C.改变响度 D.改变频率【考点】响度.【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和声音的振幅有关.音量大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解答】解:使用扩音机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使我们听得更加清楚,所以扩音机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选C.24.如图所表示的意思是()A.鼓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请鸣喇叭 D.乐器商店的标志【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交通指示标志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限速限载包含了惯性和压强的知识,禁止鸣笛包含了声学的知识等等.【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标志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故选B.25.某物体在前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 B.24m/s C.25 m/s D.30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设总时间为t,根据v=的变形公式s=vt求出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1,后一半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2,进而求出总路程为s,利用v=算出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整个过程所用的总时间为t,则前、后一半时间t1=t2=,由v=得: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1=v1t1=v1×=v1t,后一半时间行驶的路程:s2=v2t2=v2×=v2t,跳伞运动员通过的总路程:s=s1+s2=v1t+v2t=t(v1+v2)则全程平均速度:v===(v1+v2)=×(20m/s+30m/s)=25m/s.故选C.2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跟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都没有关系.(2)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解答】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跟路程无关,不符合题意;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跟时间无关,不符合题意;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符合题意;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跟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都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三、阅读题27.同学们知道,地球周围的物体均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必须克服地球的引力才能飞出地球.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告诉我们:如果人造地球卫星以7.9k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就能环绕运转,这个速度就叫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1.2km/s就能克服地球的引力而绕太阳运行,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6.7km/s,它就能飞离开太阳系,到达其他恒星去,这个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1)物体环绕地球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7.9km/s.(2)物体环绕太阳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大小为11.2km/s.(3)物体能飞离太阳的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大小为16.7km/s.【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阅读短文,据短文中的信息逐个判断即可解决.【解答】解:(1)据“如果人造地球卫星以7.9k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就能环绕运转,这个速度就叫第一宇宙速度”可知,物体环绕地球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7.9km/s;(2)据“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1.2km/s就能克服地球的引力而绕太阳运行,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可知,物体环绕太阳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大小为11.2km/s;(3)据“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6.7km/s,它就能飞离开太阳系,到达其他恒星去,这个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可知,物体能飞离太阳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大小为16.7km/s;故答案为:(1)第一宇宙;7.9;(2)第二宇宙;11.2;(3)第三宇宙;16.7.四、实验题28.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刻度尺.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解答】解: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m.故答案为:刻度尺;米.29.请你读出图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1)图1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 5.90cm;(2)图2木块的长度是 4.50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两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1)图1中,铅笔左侧与0刻线对齐,右侧与5.9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5.90cm.(2)图2中,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50cm ﹣2.00cm=4.50cm.故答案为:(1)5.85;(2)4.50.30.单位换算:75μm=7.5×104nm;54km/h=15m/s;20m/s=72km/h.【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本题根据长度和速度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①∵1μm=103nm,∴75μm=75×103nm=7.5×104nm;。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837ddcaa00b52acfc7ca6d.png)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共48分。
1-12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对每小题得3分;13-15小题为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均均得0分。
)1. 下列关于各物理量的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只普通鸡蛋所受重力约为1NB. 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长江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10000NC. 一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500PaD.阳信县城九龙湖水面大气压值约105Pa2. 对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扔出去的皮球在空中飞行,不再受到手的推力B.手拍桌面时感觉到疼,说明桌也是施力物体C.苹果从树上下落在空中时,仍受重力作用D.骑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也会越来越快,说明自行车受自身推力3. 下列常见到的四种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塑料直尺被压弯;④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上防滑手套B.旱冰鞋底装上小轮子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紧手闸D.鞋底制上凹凸不平的花纹5.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6.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测量方法错误的是()A. B. C. D.7.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C.跳远运动员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8.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下列哪一对力是平衡力()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D.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9.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10.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某些部位长成了特殊的形状;生活、生产中机械和交通设施也做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实际需要。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9969c08f46527d3240ce0fd.png)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特别提示:g=10N/Kg ρ水=1.0×103kg/m31、本卷为物理试题单,共五大题,24小题,满分100 分,共4页。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用笔在特制答题卡上答题,不能在本题单上作答。
3、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根据本题单各题的编号在答题卡上找到答题的对应位置,用规定的笔进行填涂和书写。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所受重力接近2N 的是()A.一枝毛笔 B.一张桌子 C.一头牛 D.一个苹果2.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A.熊猫拉竹子的力B.人对跳板的压力C.地球对卫星的引力D.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3.女生800m跑是体育中考的项目,关于800m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听到“跑”的信号时,两脚用力后蹬,这利用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B.考生匀速跑过弯道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考生跑步速度越快,考生的惯性越大D.跑到终点冲刺后,运动员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6.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正立在桌面上(如图B),则水对容器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A. 压强增大,压力减小B. 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 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 压强减小,压力增大7. 一个重1000N的物体,受到1000N竖直向上的拉力,则该物体()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一定处于匀速上升的状态C.一定处于匀速下降的状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车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C.木块没有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粗糙,木块将向左倾倒9. 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10.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A、B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盐水,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盐水的密度ρ盐水=1.1×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B.P A=P BC.P A>P BD.不能判断二、填空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八年级物理试卷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八年级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d81c322cc175527072208a0.png)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全卷四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1.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B .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学校升国旗时,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下列正确的是〔 〕A .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是平衡力.B .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 .压力大,压强一定大5.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
以下属于防止惯性造成伤害的是( ) A. “抖”落衣服上的灰尘 B. 洗衣机的脱水过程 C . 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D. 汽车限载行驶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 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8.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8N 的金属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8N ,竖直向上B .5N ,竖直向下C .3N ,竖直向下D .3N ,竖直向上CD A B 斧刃磨得很锋利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八年级物理试卷—第1页(共8页) 八年级物理试卷—第2页(共8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还能在水平草地上继续滚动,是由 于 的缘故,最终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的缘故,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0.一名同学在水平面上用20N 的力推一个重100N 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木箱与地面的摩擦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N ;如果他用30N 的力推着木箱匀速运动,木箱与地面的摩擦力是 N ;如果把推力增加到40N ,木箱与地面的摩擦力是 N ; 11.一只静止在树枝上的布谷鸟,它受到的力 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若布谷鸟的质量为0.1kg ,则树枝对它的支持力 是 N .(g=10N/kg )12.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120kg 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 kg ,重为 N .13.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14.湖中水深6m 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小鱼上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水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16.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数值,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它随高度的增加而 (填“增大”或“减小”)17.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方向总是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 。
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1b0c61a26925c52cc5bfc4.png)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中....g .均取..10N/kg ......)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B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9g/cm 3C .一只鸡蛋的重力约为1ND .一本初二物理书的重大约为2.5N2.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3.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4.如图,将一薄钢锯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
如果F 1=F 3=F 4>F 2 ,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A .甲、丙B .乙、丙C .甲、丁D .乙、丁5.小明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增大、减小摩擦的事例,其中增大摩擦的是( )A .给机件加润滑油B .穿旱冰鞋溜冰第4题图第3题图C .气垫船D .汽车轮胎上有花纹6.两位同学想用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的大小,他们在拉力器上安装了三根弹簧,结果两人都成功地将这个拉力器拉开,由此可知( )A .两位同学所用的力一样大B .手臂长的同学所用的拉力较大C .手臂粗的同学所用的力较大D .无法比较两位同学所用力的大小7.如图,一只小狗悠悠地骑在马背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马术表演。
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68db5379563c1ec4da7129.png)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次考试在本试卷上直接答题。
2.可能用到的公式
V m S F p t s G = mg 3.计算时取g =10N /kg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选对的给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给0分。
)
1.如图1是小明在玩过山车的情景。
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质量不断改变 B
.运动方向不变C .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 .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2.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某一桥头立着如图
2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A .此标志为限速标志 B .此标志为限重标志
C .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不能超过1500 N
D .汽车通过该桥面的速度不能超过
15 m/s 4.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车轮表面有不少花纹是为了(
)A .增大压力
B .减小摩擦
C .减小压力
D .增大摩擦力。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纯答案用卷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纯答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a336ac9e83d049649b665847.png)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参考答案【答案】1. C2. C3. D4. B5. B6. C7. D8. C9. B10. C11. D12.(4);(1);(2)(3)13. 等于;15;加速14. 惯性;仍具有15. 阻力;地球16. 相互;改变17. 运动状态;竖直向下18. 惯性;受重力作用19. 连通器;下降20. 3×103;12021. 2×105;变大22. ②③;①④23.24. 解:(1)木块重G=20N,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大小为20N;(2)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大小为15N.如图所示:.25. 匀速直线;二力平衡;水平;小车不用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操作;测力计是静止的,便于读数;水平向右26. 海绵凹陷程度;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甲丙;不正确,因为存在两个变量27. 解:(1)轿车所受的重力:G=mg=1.6×103kg×10N/kg=1.6×104N;(2)汽车空载静止时,地面受到的压力:F=G=1.6×104N,受力面积:S=4×0.02m2=0.08m2,地面受到的压强:p=FS =1.6×104N0.08m2=2×105Pa;(3)汽车在行驶时,汽车的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小,则汽车的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的压强大,因此,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车身有点向上飘.答:(1)轿车所受的重力为1.6×104N;(2)汽车空载静止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2×105Pa;(3)汽车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车身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车身下方气流速度小、压强大,压强差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车身有点向上飘.28. 解:(1)盖上小孔的作用是保持壶内外的气压相等.如果壶盖没有小孔,则在倒水时,随着水的流出,壶内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壶内气压,使水倒不出.有了小孔,使水面上的气压始终和外面大气压相同,在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水才容易倒出.(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F=G=mg=(m壶+m水)g=(0.35kg+0.55kg)×10N/kg=9N;茶壶对桌面的压强:p=FS =9N5×10−3m3=1.8×103Pa;(3)水对壶底压强:p′=ρ水gℎ=1.0×103kg/m3×10N/kg×0.1m=1×103Pa.答:(1)因为如果壶盖没有小孔,则在倒水时,随着水的流出,壶内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壶内气压,水倒不出.有了小孔,使水面上的气压始终和外面大气压相同,在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水才容易倒出,所以壶盖上都开有小孔;(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1.8×103Pa;(3)若壶内水深为10cm,水对壶底压强是1×103Pa.。
山东省博兴县八校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山东省博兴县八校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b315baa1c7aa00b42acb47.png)
山东省博兴县八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温馨提示: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惯性有利也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惯性对人们有利的是()A.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B.大雾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辆车突然停止造成几十辆车追尾C.汽车上的司机和前排乘客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后,才能驶上高速公路D.体育课上推铅球时,铅球出手后不再受推力,却仍然可以向前运动2.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下落 B.上升 C.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用手捏住物理课本,课本在空中静止不动的原因是()A.手对课本的压力等于课本的重力B.手对课本的摩擦力等于课本的重力C.手对课本的压力大于课本对手的压力D.手对课本的拉力大于课本的重力4.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几个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地面的支持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C.重力和阻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D.物体在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6.以下措施中,能增大压强的是()A.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B.汽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花纹C.刀刃要磨得很薄D.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7.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的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工作的生活生产设备是图()A.拦河大坝B.喷水壶C.过路涵洞D.船闸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C.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D.将热气球放上天10.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12.如图所示的三只球体积是相等的,处在同种液体中静止。
滨州市博兴县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模拟卷
![滨州市博兴县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模拟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17aef1a5e9856a561260fa.png)
滨州市博兴县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模拟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8·许昌模拟) 舰载机“歼15”飞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小B . 飞机水平飞行时,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 .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D . 飞机的飞行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2. (2分)(2017·镇江) 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B . 住宅楼每层楼的高度约为3mC .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0gD . 一盏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3. (2分)(2017·天津模拟) 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A . 10N,水平向右B . 14N,水平向左C . 6N,水平向左D . 4 N,水平向右4. (2分) (2019八下·临河月考) 细绳系住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细绳突然断掉后,小球将()A . 继续做圆周运动B . 保持细绳断裂时的速度不变,永远运动下去C . 小球速度不断减小,但做直线运动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 (2分)一架太原飞往厦门的飞机曾在高空遭遇“鸟击”,机头被撞凹受损.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机头被撞凹受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 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C . 小鸟只是施力物体D . 小鸟撞飞机的力和飞机撞小鸟的力是一对平衡力6. (2分) 2011年7月21日到8月1日之间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连续5次进行下潜实验,创下了最大深度5188米的纪录.如图所示,当“蛟龙号”浸没在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B .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 . 压强减小,浮力增大D .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7. (2分)(2016·龙华模拟)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 . 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B . 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C . 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D .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8. (2分) (2019九下·高邮月考)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滨州市博兴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滨州市博兴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cce79a15fbfc77da269b182.png)
滨州市博兴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7·绵阳) 微观和宏观物体的大致尺度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电子﹣﹣﹣﹣原子﹣﹣﹣﹣生物体﹣﹣﹣﹣太阳系﹣﹣﹣﹣银河系B . 电子﹣﹣﹣﹣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C . 原子﹣﹣﹣﹣原子核﹣﹣﹣﹣生物体﹣﹣﹣﹣太阳系﹣﹣﹣﹣银河系D . 电子﹣﹣﹣﹣原子核﹣﹣﹣﹣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2. (2分) (2018九下·云南月考) 下列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红墨水滴在清水中很快散开是扩散现象C . 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的惯性减小D .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3. (2分)(2017·靖江模拟) 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 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力B . 堤坝上窄下宽是为了减少水对它的压强C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 . 竖直上抛的石头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4. (2分) (2016九上·泉港月考) 两个轻质小球悬挂在丝线下,已知a球带负电,它们靠近时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b球()A . 一定带正电B . 一定带负电C . 一定不带电D . 带正电或不带电5. (2分) (2016九上·瑶海期中) 酒精灯内的酒精燃烧用去其中的一半之后,关于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都不变B . 都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C . 酒精的密度不变,但比热容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 . 密度、比热容不变,但热值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6. (2分)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A .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1B .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 .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D .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7. (2分)(2012·扬州)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便、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 “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B . “它的轻便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C . “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D . “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8. (2分) (2017八下·长安期中) 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右手指形变的更明显,因为右手的受力面积小B . 上升的热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C . 纸片拖住水的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这是因为水对纸有吸力D . 不同的人拉同一个拉力器,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9. (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 .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 . 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C . 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D .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10. (2分) (2017八下·永福期中) 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A .B .C .D .11. (2分) (2018八下·大丰月考) 用容器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与液体和容器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线段AB所示,请你观察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 . 容器的质量是20gB . 液体的密度是3×103kg/m3C . 5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 kgD . 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12. (2分) (2017八下·临沭期中) 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是()A . 40N,方向竖直向上B . 40N,方向竖直向下C . 0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二、填空题 (共11题;共41分)13. (3分)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 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 (4分) (2018八下·泗洪月考) 在原子中,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带负电,________不带电(选填“质子”“中子”“电子”).通常情况下,原子对外________(选填“不显”或“显示”)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博兴县八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温馨提示: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惯性有利也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惯性对人们有利的是()A.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B.大雾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辆车突然停止造成几十辆车追尾C.汽车上的司机和前排乘客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后,才能驶上高速公路D.体育课上推铅球时,铅球出手后不再受推力,却仍然可以向前运动2.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下落 B.上升 C.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用手捏住物理课本,课本在空中静止不动的原因是()A.手对课本的压力等于课本的重力B.手对课本的摩擦力等于课本的重力C.手对课本的压力大于课本对手的压力D.手对课本的拉力大于课本的重力4.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几个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地面的支持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C.重力和阻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D.物体在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6.以下措施中,能增大压强的是()A.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B.汽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花纹C.刀刃要磨得很薄D.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7.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的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工作的生活生产设备是图()A.拦河大坝B.喷水壶C.过路涵洞D.船闸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C.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D.将热气球放上天10.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12.如图所示的三只球体积是相等的,处在同种液体中静止。
由图可以看出()A.A球受的浮力最大B.B球受的浮力最大C.C球受的浮力最大D.三球受的浮力一样大13.某物重为3.5N,把它放在盛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重为2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A.一定是2N B.一定是3.5N C.可能是1.5N D.可能是2.5N14.如图所示,将一个重为G的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沉底状态受到的浮力为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F甲>G D.F乙>G15.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6.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的缘故;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填“没有”或“仍具有”)惯性。
17.重35000N的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N,方向为。
18.一位同学赤脚在江边湿地上漫步,他发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中了,于是用力拔起一只脚,但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压力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则P A P C,P B P 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提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0.如图所示,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
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可观察到两张纸将(填“合拢”或“散开”).大量实验表明,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21.用手将一重为5牛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6牛,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牛。
22.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F1F2;潜艇从长江驶入东海,潜艇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F1F2。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2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力④。
(1)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分别是。
(2)由实验①、②、③表明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运动。
24.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2)比较甲、乙、丙图,可以得到: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大而增大;(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由此可知,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
25.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1)图B中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大小。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石块所受浮力是N(3)比较图C和图D可知,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无关(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四、计算题(本大题2个小题,26题6分,27题10分,共16分)26.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水的质量是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cm2,求:(1)水对杯底部的压强。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取g=10N/kg)27.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 m3.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的质量;(3)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D ;2.C ;3.B ;4.B ;5.C ;6.C ;7.B ;8.A ;9.A ;10.B ;11.A ;12.B ;13.D ;14.A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6.惯性;仍具有;17.35000;竖直向上;18.不变;增大;19.小于;小于;20.合拢;小;21.6;上浮;5;22.=;<;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23.3;重力,摩擦力,支持力;慢;匀速直线;24.大;相等;深度;密度;25.重力;0.5;深度;F 浮=G 排;四、计算题(本大题2个小题,共16分)26;解:(1)水对杯底部的压强:p 1=ρgh=1×103kg/m 3×10N/kg ×0.1m=1×103Pa ;(2)水的重力G 水=mg=0.13kg ×10N/kg=1.3N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G 总=G 水+G 杯=1.3N+0.5N=1.8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 2===1500Pa 。
答:(1)水对杯底部的压强为1×103Pa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
27.(1)已知V 排=4.0×10-5 m3,则F 浮=ρ水gV 排=1.0×103 kg/m3×10 N/kg×4×10-5 m3=0.4 N (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 =F 浮=0.4 N 则质量m =G g=0.4 N 10 N/kg=0.04 kg (3)使物块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ΔV =V 物-V 排=5×10-5 m3-4×10-5 m3=1×10-5 m3 则水的深度变化为:Δh =ΔV S =1×10-5 m35.0×10-3 m2=0.002 m 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增加量:Δp =ρg Δh =1.0×103 kg/m3×10 N/kg×0.002 m=20 Pa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