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实词、成语易错整理

合集下载

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

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

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成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使用到,在公务员考试中也时常会考察考生对常见成语的积累和理解。

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行测考试十大易错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十大易错成语1、无所不至【错误用法】误认为中性词。

【解析】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没有不干的坏事。

含贬义。

【正确示例】有些人为了金钱名利,可谓是绞尽脑汁,无所不至。

2、危言危行【错误用法】把“危”理解成“危险”。

【解析】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含褒义。

【正确示例】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却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谀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3、炙手可热【错误用法】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解析】手一接近就感到热。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

含贬义。

【正确示例】炙手可热握大权,侍郎充犬吠篱边。

4、下里巴人【错误用法】容易误解为地位低下的人。

【解析】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中性词,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正确示例】毛主席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5、文不加点【错误用法】把“点”理解成“标点”。

【解析】“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正确示例】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6、不经之谈【错误用法】不经意说的话。

【解析】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经,不合道理。

含贬义,形容言论无根据。

【正确示例】现在有些书店有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7、登堂入室【错误用法】某人特别不客气。

【解析】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地步。

也作“升堂入室”,含褒义。

【正确示例】王小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登堂入室。

8、蔚然成风【错误用法】用来形容不好的事情。

【解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含褒义。

【正确示例】五讲四美在我们周围蔚然成风。

9、以己度人【错误用法】跟“推己及人”的感情色彩混淆。

行测之实词成语辨析大全

行测之实词成语辨析大全

一、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1.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

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

如:囊括全部金牌。

2.包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指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3.抱怨·埋怨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

“埋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抱怨”无此用法。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的更换。

如:变换位置。

变幻: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

5.摒弃·抛弃都指舍弃。

摒弃:多指不良思想、观点、主张等。

抛弃:不仅指思想、事物,也可指人。

“摒弃”属书面语。

6.摒除·驱除都指除去,都用于思想、感情等。

如:摒除杂念;驱除疑虑。

“驱除”还指赶走。

如:驱除蚊蝇。

7.草拟·起草都指文章、文件的拟稿。

“草拟”还指初步设计。

如:草拟规划。

8.策划·策动策划:指谋划,筹划。

如:策划政变。

策动:指策划鼓动。

9.持续·继续·连续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

继续:强调接前面的,可以有间歇。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

如:连续不断。

10.斥责·指责·责备斥责:侧重严厉的申斥。

指责:侧重严厉的批评。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不满。

“斥责”“指责”用于对别人。

“责备”也可用于对自己。

11.充分·充足·充沛充分:多用于准备、估计、理由、信心、发展等抽象事物。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

如:理由充足。

充沛:侧重旺盛,多用于精力、感情、雨水等。

12.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3.处置·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一)

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一)

言语常考易错成语1.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2.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

4.作茧自缚: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5.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记了。

6.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7.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8.翟发难数:形容罪恶极多,难以数清。

9.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谦辞,用于自己10.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于谅解。

11.无可非议:指没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12.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

1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祝将有官可做。

强调出名后得意的样子,含贬义。

14.光风霁月: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15.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16.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义。

17.咎由自取:指遭受的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18.蜂附云集:比喻人众从各处聚集。

19.云合雾集:比喻聚集迅速。

20.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21.心惊胆战: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22.毛骨悚然:意为汗毛竖起来,脊梁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23.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不安。

24.分门另类:指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强调分类处理问题。

25.人浮于事:强调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事过少。

26.不绝如缕:指声音微弱但未中断,比喻情势危急。

27.经久不息:指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停止,多用以形容掌声或欢呼声。

28.相沿不辍:指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29.伯劳飞燕: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30.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侧重说的话非常正确,能对大家产生影响。

31.标新立异: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用与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32.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1.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看问题片面,观察不细致。

2.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错点】易误解为:首先要做的事,或首要任务。

3.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4.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5.罪不容诛:比喻罪大恶极,即使杀了他都不能抵偿。

【易错点】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到被杀的程度。

6.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错点】易误解为:形容田园生活。

7.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多久。

【易错点】易误解为:曾经,不知何时,在很久以前,过了很长时间。

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错点】易误解为:多次试验都不成功。

9.糟糠之妻: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易错点】易误解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10.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易错点】易误解为:兴致浓厚。

11.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易错点】易误解为:热爱教师工作,很热心为别人解答问题12.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

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易错点】易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13.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

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相混,易理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4.万人空巷:形容人们都从巷子涌向某地。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易错点】易误解为:巷子空无一人。

15.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只用否定形式,如“不可望其项背”。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16.望尘莫及:望得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却不能追上,比喻远远地落在后面。

【易错点】易误解为:区别于“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指追得上。

17.惨淡经营:形容苦心开拓和经营某项事业。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成语易错词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成语易错词

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对于成语的考核不在少数,考生也常常容易在这部分丢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针对于此为考生罗列以下成语易错词,帮助考生备考!P.S:括号中的字为错字。

按部(步)就班、按捺(耐)不住、变本加厉(励)、病入膏肓(盲)不稂(粮)不莠、不落窠(巢)臼、成绩斐(蜚)然、趁(乘)火打铁重蹈覆(复)辙、川(穿)流不息、大势(事)已去、独具慧(惠)眼躬(恭)逢其盛、海市蜃(辰)楼、汗流浃(夹)背、好高骛(鹜)远焕(涣)然一新、佶屈(曲)聱牙、戛(嘎)然而止、剑(箭)拔弩张解(卸)甲归田、流言蜚(飞)语、毛骨悚(耸)然、美轮美奂(焕)拈(沾)花惹草、旁征(证)博引、锲(契)而不舍、如愿以偿(尝)弱不禁(经)风、声誉鹊(雀)起、肆无忌惮(弹)、所向披靡(糜)螳螂挡(当)车、提纲挈(契)领、为虎作伥(怅)、相形见绌(拙) 【例1】这家企业虽几经努力,终以成绩差强人意,而受到有关领导的批评。

【解析】很明显这里作者把“差强人意”理解为水平低、能力差、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意思。

这种理解使用“差强人意”是错误的。

《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彊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意谓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后谓尚能令人满意。

和上述理解正好相反。

【例2】皇家马德里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解析】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将“望其项背”理解为不能赶上。

“望其项背”出自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望其项背,也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

通常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以上是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备考行测罗列的成语易错词,供同学们学习识记!在言语理解题中,只有正确理解成语的含意才能做到正确的运用。

【行测词语辨析】易错成语500例

【行测词语辨析】易错成语500例

【行测词语辨析】易错成语500例易错成语500个例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ã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公考行测高频易错成语
1.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2. 闭门思过:闭门自省,反省错误
3. 刻舟求剑:拘泥于固定的观念,不适应变化
4. 左右逢源:无论对方采取什么行动都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5. 亡羊补牢:事情发生错误后,赶紧补救
6. 青出于蓝:学生的成绩不仅仅能够超过老师,甚至超过大师
7. 杀鸡取卵:贪图一时的小利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8. 马失前蹄:事情本已到了成功的前一步,却因为疏忽而失败了
9. 画饼充饥:只有想象中的事物,而无实际的营养补充
10. 无事生非:无缘无故地制造争端或纷争
11. 孤掌难鸣:单个力量很难取得成功
12. 云淡风轻:境界高,不为外物所扰
13. 同床异梦:志不同,心不同,目标不同
14. 鸡飞蛋打:事情做得太仓促,没有留下任何可利用的价值
15. 对牛弹琴:对不理解的人讲无用的道理
16. 人山人海:人多得像山和海一样
17. 自相矛盾:自己的言行与行动不相符
18. 一劳永逸:只做一次努力,永远解决问题
19. 美事酸辣: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20. 悔不当初:事后后悔,希望自己当初能做出不同的选择。

公务员测验行测易错实词及成语

公务员测验行测易错实词及成语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16,残酷--残忍
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多形容敌人的行为。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9,包含--包括--包罗
都是动词。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指“内里含有”。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包容含有。
包括:着重指“总括”。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包涵:原谅、宽恕。
10,保持--维持
都是动词。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1,保存--保留
都是动词。存留下来,不使改变。有时可换用。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公务员测验行测易错实词及成语
———————————————————————————————— 作者:
———————————————————————————————— 日期:
附录: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常见成语辨析300例
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
1,胆怯--怯懦
两者都有“胆小、畏缩”的意思,如“初上讲台,还真有几分胆怯”;相比之下,怯懦更强调生来就是如此,如“此人生性怯懦”。
21,庇护--袒护
同为动词。偏向,掩护。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成语运用常见错误【导读】在事业单位备考到来之季,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行测考试,特意准备了2016年行测答题技巧《成语运用常见错误》,助力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行测考试。

在事业单位行测言语考试中,一般考察的词语为实词和成语,而且现在成语考察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今天,我们主要给大家讲解在用成语的时候经常犯的一些错误,希望考生引起注意。

第一,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某一词语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例如:久假不归意思是长期地借用而不归还,大家容易误以为放了很久的假休息了很久不回来上班。

第二,重复矛盾某个成语与句子里面的某个词语或者句子意思重复了或者存在矛盾的地方。

例如: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了,我们就不能说我忍俊不禁地笑了,那样就会与后面的句义相重复。

第三,形似混淆就是说两个成语外形很相似,但是意思可能完全不同。

例如:前仆后继和前赴后继,前仆后继意思是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而前赴后继意思是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区别在于前仆后继是指人英勇牺牲了,而前赴后继没有。

用法:“抗美援朝时期,无数先烈( ),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的志愿者们都( )地赶到灾区,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这两句话中。

第一空填前仆后继,第二空填前赴后继。

第四,成语使用习惯很多成语有它自己的使用习惯,大家最常见到的就是很多成语只适用于否定句当中。

例如:同日而语、善罢甘休等。

我们一般说不可同日而语和我不会善罢甘休,一般不会在肯定句中单独用。

也就是说当你发现这个语境是一个肯定句的语境,有个选项里的成语只适用于否定句当中,那么我们可以果断地排除。

以上为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最新资讯消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详情,可以查看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网,山西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全知道。

公务员行测易错成语380例!

公务员行测易错成语380例!

A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徒手搏斗。

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事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

蓝缕:破旧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涉及到面很广泛。

在行测中,词汇和成语是经常考察的一部分,而有一些词汇和成语常常容易让考生们混淆,容易出错。

对这些易错的实词和成语进行了整理和汇总,以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避免犯错。

1. 信手拈来、信手捻来这两个成语都是指轻而易举地拿到手,但第一个成语“信手拈来”是正确的用法,而第二个“信手捻来”是错误的用法。

2. 借宿、借住“借宿”表示暂时在别人家借宿一晚,而“借住”则表示长期在别人家中居住,容易混淆二者的含义。

3. 千差万别、千差万种“千差万别”表示差别很大,形式各异,而“千差万种”表示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这两个词容易混淆。

4. 措手不及、措手不及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来不及做准备,但第一个正确的成语应该是“措手不及”,第二个是一个常见的错别字误用。

5. 空前绝后、空前绝后两者都表示前所未有或者后无来者,但第一个成语“空前绝后”是正确的表达,第二个是犯词语搭配错误。

6. 冤家对头、冤家相逢“冤家对头”表示决裂或者对立的敌对关系,而“冤家相逢”表示原本对立或者不和的人再次遇见,在情感或者生活上发生联系,两者含义不同。

7. 不攻自破、不攻自破两者都表示观念或者理论本身存在矛盾破绽,但第一个成语“不攻自破”是正确的用法表达,第二个是一个常见错用的用法。

8. 一泻千里、一泻千里两者都表示水流远远地散去,但第一个成语“一泻千里”是正确的用法,第二个是一个常见错误误用。

9. 重见天日、重燃希望“重见天日”表示事物重新出现,好事发生,而“重燃希望”表示再次产生希望,两者意义不同,容易混淆。

10. 兴师问罪、兴风作浪“兴师问罪”表示动事关军队、兴师动众人或发兵追究责任,而“兴风作浪”则表示引起纷争或者骚乱,容易混淆。

以上十组实词和成语是行测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且容易引起混淆的实词和成语。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加以区分和记忆,以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

行测易错实词成语汇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行测考试在各种招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的语文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行测中,有很多易错的实词和成语,考生们在备考时应该加以重点掌握。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行测易错实词成语的汇总,希望能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易错实词1.诀窍(juéquè)解释:方法,技巧。

易错句子:他领悟到了做大学生活的诀窍。

易错原因:诀窍的正确读音是“juéquè”,一些考生容易念错为“juéquē”。

2.盘根错节(pángēncuòjié)解释:比喻事物困难复杂,错综复杂。

易错句子:这个难题的难度就像盘根错节一样。

易错原因:盘根错节是一个固定短语,很多考生容易将错节读成“cuòjiě”。

3.权衡利弊(quánghénglìbì)解释:权衡,衡量利弊。

易错句子: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要权衡好利弊。

易错原因:很多考生在读这个短语时,容易将权读为“quán”,正确的发音应该是“quán”。

4.喷香解释:散发香气。

易错句子:红玫瑰开了,一整个花园都被花香喷香了起来。

易错原因:有些考生容易将喷香读成“pèn xiāng”,正确的发音是“pēn xiāng”。

5.赫赫(hèhè)解释:形容声势很大,非常显赫。

易错句子:他的成就赫赫,深受大家尊敬。

易错原因:赫赫的正确读音是“hèhè”,有些考生会读错为“hé hé”。

二、易错成语1.扑朔迷离(pūshuòmílí)解释:形容事物复杂难懂,前后莫辩。

易错句子: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扑朔迷离了。

易错原因:扑朔迷离是一个成语,一些考生容易将"迷"读错为"谜"。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

100个公考行测常见的易错成语注释1.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表现的伤感情调适度;也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太过分;也指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伤心。

2.七月流火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比喻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3.百身莫赎一身虽百死也无法抵换死去的人,多用来表示对死者的沉痛悼念;也表示罪恶极大,即使死一百次也无法抵消罪责。

4.稗官野史泛指记载不见经传的逸闻琐事的著作。

并非指低俗的读物。

5.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6.别无长物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物品。

多形容生活清苦或俭朴。

7.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

自谦之辞,表示自己语无伦次;也指语言混乱或空洞,令人莫名其妙。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

易与"不以为意"混淆,错解为不放在心上。

9.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常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提示:不可用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提问。

11.不瘟不火指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用来形容戏曲、表演等。

提示:易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误写作"不温不火"。

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13.不胫而走没有腿而能够跑。

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

提示:胫,小腿;走,跑。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常被错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

1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不是指对长辈不尊不孝的子孙。

17.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信服。

贬义,区别于"不负众望"。

18.不足为训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

并非是不值得作为教训。

19.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知识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知识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知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句子——“他的日子越来越美轮美奂了”“在抗震救灾前线,解放军官兵首当其冲,英勇参加救援的战斗”……可是这样的用法真的是标准无误的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知识,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知识1.安土重迁错例: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分析: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往往被误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半青半黄错例: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分析: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比喻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往往被误解为:脸色铁青,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3.不刊之论错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分析: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而例句将其误解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4.不寒而栗错例: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分析: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形容非常惊恐、害怕。

往往被误解为: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

5.曾几何时错例: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

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

分析: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例句错误地理解为:在很久以前。

6.差强人意错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分析: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

往往将其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7.登堂入室错例:盗贼翻过围墙,撬开窗户,径直登堂入室,盗走了大量金银首饰和现金。

分析:比喻学识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境界。

不能误解为:进入厅堂房屋之中。

8.毁家纾难错例:近年来,中东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行测-实词、成语易错整理

行测-实词、成语易错整理

附录: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常见成语辨析300例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1,胆怯--怯懦两者都有“胆小、畏缩”的意思,如“初上讲台,还真有几分胆怯”;相比之下,怯懦更强调生来就是如此,如“此人生性怯懦”。

2,懒散--慵懒懒散形容人精神松散,行动散漫,不振作,如:他平时懒散惯了,受不了这种约束;慵懒指困倦。

如:他慵懒地伸了伸懒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3,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如: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请尽管质疑;置疑指怀疑,用于否定句,如:事实摆在面前,不容我们置疑。

4,掩护--掩饰掩护多指采取某种方式暗中保护或不使暴露,如:那个八路军能顺利地从敌人眼皮下逃脱,多亏了很多老百姓帮他打掩护;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如:一个人不管犯了什么错误都应勇于承认,不能极力掩饰错误。

5,沮丧--颓丧—懊丧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懊丧: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程度较沮丧轻。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6,把持--操纵--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

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常见成语辨析300例常考同义词辨析100例1,胆怯--怯懦两者都有“胆小、畏缩”的意思,如“初上讲台,还真有几分胆怯”;相比之下,怯懦更强调生来就是如此,如“此人生性怯懦”。

2,懒散--慵懒懒散形容人精神松散,行动散漫,不振作,如:他平时懒散惯了,受不了这种约束;慵懒指困倦。

如:他慵懒地伸了伸懒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3,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如: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请尽管质疑;置疑指怀疑,用于否定句,如:事实摆在面前,不容我们置疑。

4,掩护--掩饰掩护多指采取某种方式暗中保护或不使暴露,如:那个八路军能顺利地从敌人眼皮下逃脱,多亏了很多老百姓帮他打掩护;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如:一个人不管犯了什么错误都应勇于承认,不能极力掩饰错误。

5,沮丧--颓丧—懊丧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懊丧: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程度较沮丧轻。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6,把持--操纵--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

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

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

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9,包含--包括--包罗都是动词。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指“内里含有”。

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

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

包容含有。

包括:着重指“总括”。

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

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包涵:原谅、宽恕。

10,保持--维持都是动词。

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

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1,保存--保留都是动词。

存留下来,不使改变。

有时可换用。

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

保留还有两个意义: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

这跟“保存”有区别。

12,保卫--捍卫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

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

色彩较庄重。

对象不能是人。

13,宝贵--珍贵都是形容词。

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

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14,饱满--丰满饱满: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

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15,暴发--爆发都是动词。

突然猛烈的发生。

有时通用。

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

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

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16,残酷--残忍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

多形容敌人的行为。

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

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17,抱怨--埋怨抱怨:都是动词。

因不满而责怪别人。

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

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

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18,卑鄙--卑劣卑鄙: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

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19,比赛--竞赛同为动词。

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

比赛: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

可以带宾语。

竞赛:指竞争,力争优胜。

常用于生产劳动、经济建设、军事等方面。

不能带宾语。

20,必须--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作状语,后面可以跟上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作于主语前面。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21,庇护--袒护同为动词。

偏向,掩护。

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掩护。

语义较重。

袒护: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

语义较轻。

22,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23,摈弃--抛弃--放弃同为动词。

丢掉不要。

摈弃:指很坚决地排除、扔掉,语义较重。

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如思想、观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等。

一般用于书面语体。

抛弃:坚决扔掉。

语义较“摈弃”轻。

对象除抽象的事物外,还常是具体事物和人。

放弃:不要,不再保留。

对象常是抽象事物(如主张、权利、机会等)和具体事物(如阵地、财产等)。

24.不免--难免--未免同由于某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

常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

不免:指免不了。

后面只跟肯定形式。

副词,一般作状语。

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

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

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25,部署--布置同为动词。

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

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

布置:多指具体安排、配置。

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

26,不至--不致--不止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不止:表示数量范围超出“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27,草率--轻率同为形容词。

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

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

可以说“~从事”。

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

常形容说话、行动、对人的态度。

28,诧异--惊讶--惊诧--惊奇--惊异同为形容词。

对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很奇怪。

有时可换用。

诧异:常用于书面语体。

惊讶:常用于口头语体。

惊诧: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

但是程度比“诧异”等词都重。

惊奇: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都常用。

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奇”字,更突出奇怪的意思。

惊异: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异”字,觉得异乎寻常。

程度比“惊奇”重。

29,场合--场所同为名词。

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

有时可换用,如“在公共场合(场所)要遵守秩序”。

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

常说“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外交场合”等。

场所: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也可以是人们活动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

30,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31,常常--时常--经常同为副词。

屡次发生地,反复进行地。

常常,多半是强调次数多。

时常:不象“常常”那样强调次数多,指有一些时候常发生。

经常:有时指“常常”、“时常”,因此用“常常”、“时常”的地方,多可以换用“经常”;有时还指接连地、有规律地,强调一贯性,常说“经常不断”;还可作形容词:日常地、非临时性的,如“经常的工作”、“经常费用”等。

32,陈规--成规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33,撤消--取缔--取消同为动词。

废除、去掉某种组织等。

撤消:有时写作“撤销”,多指用命令撤掉;有时表示正撤回、取消。

对象常是机构、单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极少的情况下也可例外,如“他撤消了自己的意见”。

取缔: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

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

取消: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也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

色彩不如“撤消”郑重,多用于一般场合,对象较广,可以是办法、建议、资格、权力、限制等。

34,陈列--陈设同为动词。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陈列:着重指一定条理排列、展出,供人参观。

对象常是模型、纪念品、文物、展览品等。

带有郑重色彩。

陈设:着重指按一定审美观点摆设、布置、供人观看、欣赏。

对象是家庭用品等,不带郑重色彩。

35,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36,迟疑--踌躇--犹豫同为动词。

拿不定主意。

迟疑: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

踌躇:着重指行动,是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

多用于书面语体。

犹豫:泛指拿不定主意,多指内心活动,也指行动,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都常用。

37,充斥--充满--充溢同为动词。

某间由不满(或空)到满的变化,填满,装满。

充斥:贬义词,带厌恶色彩,指到处都塞满。

充满:中性词,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对象较广,可指人、具体或抽象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