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
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
一期访谈节目,讲述现今社会里“空巢老人”的问题。

一对离休后的老年人,其子女因为工作繁忙很少回家,平日里联系也很少,两个老人倍感凄凉和冷清。

尤其看着别人家团圆的时候,老两口总是伤心难过。

子女们都没有时间,两个老人想去看看自己的子女时,又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自己装病,这样的话子女们就都回来了......问及他们唯一的心愿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只想让子女常回家看看。

看过这个节目,心里感觉很酸楚。

也许是自己已经为人父,也为人子,抑或是自己和老人在一起生活,更能体会到当父母的那种心境。

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博大而无私的,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求任何回报。

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让子女们常回家看看,常守在自己的身边。

这样的心愿简单的让人心酸,可就是这样的小小心愿,又有多少子女能够满足父母们呢?
世界上最割舍不断的就是儿女亲情。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女走到哪里,父母的目光就投向哪里,哪里就织满美丽的牵挂。

而很多儿女们都在忙于各自的事务,常把看望父母的事儿忘在一边,以为看望父母是顺便小事,可以为,可以不为,只要不让父母缺吃少穿就是最大的孝敬了。

于是,给钱给物代替了“看望”,电话、信息都变得奢侈金贵,父母在不理解中慢慢学会了理解,失望中慢慢学会了忍耐,不免让人感叹:“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老了,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

由于离休或退休后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老人们会觉得很寂寞无聊,老人的心理就会产生孤独和烦恼。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们的
孤独感会更加强烈。

他们需要热闹温馨的家庭氛围,需要和自己的儿女倾诉交流,需要和自己的子女们共享天伦之乐。

人老了更渴望亲情、渴望精神和心理的慰藉,更渴望一家人欢聚团圆。

可作为子女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设身处地的每天去考虑父母的感受?又有多少人能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亲自陪伴自己的父母?
有一个电视公益广告,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在家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等待孩子们回家吃,结果接到电话,这个孩子说工作忙,那个孩子说下班有应酬,最后的镜头是两个老人对着一桌佳肴失望地摇头。

这则公益广告让做儿女的看到了父母的等待和期盼。

歌手陈红一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激起万千共鸣,至今还被人们传唱,就是唱到人们的心坎上.::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很多时候,老人们并不需要什么物质的东西,往往一个问候的电话、,一句祝福的话语,就能成为父母心头永远温馨的回忆。

经常带着爱人孩子和父母吃上一顿团圆饭,就能让父母得到舒心惬意的满足。

浓浓的亲情是父母晚年生活最好的“快乐良方”,“常回家看看”是儿女们逗老人开心最简单的方法。

平日里,常回家看看,多花些时间陪陪老人,多去看看老人,和父母说说话,不在父母身边的,多打打电话。

乌鸦尚知反哺,我们这些曾经承惠父母养育之恩的儿女们,怎能忍心让老人因为孤独而衰老!
不回家看望父母很容易找到借口,也很容易得到父母的宽恕,现在,多数年轻人总是我们很忙,没有时间,也没有充足的条件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安享晚年。

所以,总是找很多的理由,找很多的托辞,为自己开脱.安慰自己。

什么事业耽误不得,工作耽误不得,和朋友的聚会不好不去呀……很多做儿女的都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回家的次数,也似乎都有很多“理直气壮”的理由。

可是否扪心自问过:真的是由于
“这些原因”没法常回家看看?
子女真若有心,是不会没时间的!难道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忙的连个电话都没时间打吗?一天到晚有多少是在忙工作,忙的连晚上都抽不出一点时间吗?节假日礼拜天可以陪老婆逛街,有时间下馆子打麻将,而却没有时间去探望自己的父母。

扪心自问,一天中有多少时间真正是在忙工作?又有多少时间用在了吃喝玩乐?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根本就没有把父母放在心上?小时候,父母为我们不知请了多少假,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请几次假回家看看陪陪父母!
俗话说,“家有老,是个宝。

“在家孝敬父母,不用求神拜佛。

”这是千年的古训。

当你们在外面拼打,抑或在外面旅游时,抑或在杯盏交错时,抑或在麻将桌上时,千万别太贪恋。

要记得家里还有你们的父母——需要你们关心的孤独的老人!“常回家看看”不是一句口号, 深切明白“百善孝为先”的子女,是会明白回家不需要理由的。

否则,“子欲孝而亲不在”将成为许多人永远的痛。

前几天看过一首歌谣:“儿子一日长一日,爹妈一年老一年。

劝人及时把孝尽,兄弟虽多不可攀。

若待父母去世后,想着尽孝难上难。

纵有猪羊灵前祭,爹妈何曾到嘴边。

不如活着吃一口,粗茶淡饭也香甜。

”说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与其死后哭断肝肠,后悔曾经的许诺未曾兑现,不如生前善待老人,现在就多抽点时间陪陪父母吧,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心愿!
常回家看看,不需要你费许多时间。

中午吃饭,傍晚下班,顺便拐个弯,回到父母那里坐一会,来回用不了多长时间,耽误不了你多大功夫,但温暖了父母,也坦然了自己。

常回家看看,也不需要你干什么活,父母还会给儿女们做上丰盛的菜肴。

孩子们回来了,父母有了一个倾诉的对象,他们心里舒畅;孩子们回来了,父母的万般爱心有了实际的着落,他们心里高兴。

你心中不觉得洋溢着一股幸福吗?
常回家看看,也不需要你花多少钱。

平时也不需要你买什么东西,中秋一盒月饼,重阳几块糕团,偶尔买些父母爱吃的东西,逢年过节
拿出几张钱来递给父母手中,这一切绝不是负担.当你每次回家看到父母见到自己时高兴的样子,你心中不觉得很踏实吗?。

常回家看看,一份真情赢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常回家看看,点滴孝心也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

常回家看看,最终受益的将是你自己!每逢周末,看到自己的孩子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看到孩子特地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看到他竟然与老人有那么多的话,你的心里会甜滋滋的。

因为你的"常回家看看",已经深深影响了孩子,等你年老后是绝对不会孤单寂寞的。

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的本分,知道父母的爱,就应该懂得回报。

而这个回报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父母们所渴望的无非就是想经常看到子女,想经常听到子女们的声音而已。

常回家看看,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和愿望,难道作为子女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吗?
希望这篇日志能够唤起整天忙工作、忙应酬而“淡忘”父母的朋友,任何时侯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不管时间有多不够用,想想父母此刻正忙碌等待你回家的样子,想想父母此刻正望眼欲穿等你回来的心情,就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吧,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请你记住父母的生日,父亲母亲节记着发个短信,星期礼拜一定回家陪陪父母。

在外地的孩子记着要常打电话回家问候爸爸妈妈,想着家里有牵挂你的父母,给他们报个平安吧,不要让你父母的心一直挂念着遥远的——你。

我非常羡慕父母健在的朋友,希望你们好好珍惜,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要等失去了,再后悔自己当初做的不够,给自己留下遗憾终身!要记着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卖的。

为了避免我们在许多年后的某个夜深人静之时,我们不会因想念我们的父母而后悔,而遗憾。

我们
现在就多抽点时间陪陪父母吧,
愿天下所有的儿女们,从现在就做起……找点空闲,抽点时间,领着孩子,带着爱人,常回家看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