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病人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老年病人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1-12-21T11:47:57.5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5期供稿作者:郭婷莺刘智敏[导读] 医院在关注老年病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不断探讨新的心理护理措施。

郭婷莺刘智敏(福建厦门解放军第174医院体检中心福建厦门 361012)【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229-02 【摘要】目的面对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针对老年人自尊、自信、固执、孤独、寂寞,生病后焦虑、恐惧、悲观、疑虑、猜疑、抑郁等心理特点,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要点;强调要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现代护理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旨在更好地做好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1]。

方法设计心理健康知识问卷,随机对200名老年人(≥60岁)进行抽查。

分为住院老年病人和健康社会老人2组。

结果住院老年病人比社会健康老年存在更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结论医院在关注老年病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不断探讨新的心理护理措施。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特点护理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走进医院,但社会老年人的总数还是占据多数,对这两部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尚不多见[2]。

本文通过对医院与社会闲散老年人对照比较分析, 以揭示是否存在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讨论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的重要性。

1 对照与方法
1.1对象随机选取厦门市4家医院的住院老年病人(≥60岁)100名,作为研究组(A组)。

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对4个街道随机抽取健康老年(≥60岁)100名, 作为对照组(B组)。

1.2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为测量工具, 集体与个别测试相结合, 予以统一的指导语。

测量数据通过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与处理。

2 结果
2.1A组最终有效例数为89 例, 平均年龄 77.8±6.6岁; 男性53例,女性36例;B组最终有效例数为96例,平均年龄74.3±4.3岁;男性58例,女性38例。

两组性别构成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年龄差别虽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无实际意义。

2.2两组SCL—90总分的均分,分别为129.41±16.46和121.29±4
3.92, B组高于A组(P<0.01)。

2.3在SCL—90各因子分中,躯体化、强迫性症状、精神病性因子分,A组高于B组(P<0.01)。

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因子分子中, 两组均分无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资料提示, 医院的老年人在躯体方面得到了关心和照护, 使某些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 然而在抑郁、恐怖等情绪方面与社会闲散老年人区别较大。

医院对老年心理保健工作还不够, 或者说, 针对性的心理保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这正是目前医院内工作的薄弱之处。

3.1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3.1.1自信、固执。

3.1.2寂寞、孤独。

3.1.3悲观失望、疑心重重。

3.1.4焦虑、恐惧。

3.1.5猜疑心理。

3.1.6抑郁症。

综上所述,要提高老年病人的治疗效果,就必须重视调理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重视心理护理与指导,使老年病人身心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3.2老年病人心理护理要点
3.2.1入院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从病人进病房即开始进行。

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与病人打招呼,作自我介绍搀扶病人到床边,帮助整理物品,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帮助病人建立病友关系,全面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

3.2.2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语言是重要的沟通手段,所以在与其交谈中,应注意使用礼貌得体的语言,使老人感到被尊重、被重视、容易接受建议,同时也能达到消除老年患者的猜疑和不信任感,使沟通顺利进行,对病人讲的事情要耐心倾听,要反映出护理人员对老年病人的一片诚心。

还可适时组织老年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丰富病人生活,保持病人的愉快心境。

3.2.3加强人文关怀,注重生活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及特殊检查等事项,护士在治疗护理中不要急于求成和粗暴的催促,避免使患者加重忧虑。

此外,随时帮助病人准备妥当日常生活用品,关心饮食冷暖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心理安慰。

3.2.4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地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以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使病人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病人的康复及生活质量。

3.2.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应激事件对病人情绪的影响,预防和降低抑郁的发生,对于住院病人来说,除了医护人员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以及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支持的作用。

3.2.6出院心理护理在老年病人出院时可结合病情讲解治疗和康复知识,向家属交待病人出院后的心理护理,以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稳定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吴振云.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评估和研究概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12).
[2]周建英,赫原英,胡亚静,等.老年人的健康与心理护理.护理研究,2003,17(3):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