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中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摘要】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各种急性感染、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恶性肿瘤、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及组织坏死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即开始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趋势。

病情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基本呈正相关。

因此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均有着较好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C-反应蛋白测定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是由Tillett 和Francis 在1930年首先发现的,因其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初称C反应素。

于1941年Avery等用硫酸铵沉淀和C多糖沉淀的方法粗提,发现其本质为蛋白质,于是正式命名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

CRP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含量甚微参考值(<10 mg/L),但是在急性感染、急性炎症疾病、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及组织坏死等疾病时,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持续急剧上升,在24 h~72 h可达高峰,超过正常水平的10倍到百倍,甚至千倍。

病变减退后,CRP可迅速恢复至正常。

CRP上升速度、幅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情及组织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与其他急性时相蛋白相比,CRP更为灵敏可靠。

1 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

CRP由肝脏合成,CRP在感染后6-8h开始增高,24-48h达到高峰,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000倍,其半衰期较短,为4~6h。

CRP是评价感染所致炎症反应的一种较有效工具,细菌感染后CRP明显升高,病情缓解,CRP逐渐下降至正常;而病毒感染患者却无明显升高。

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标准,而且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体温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它优于其他急性期的反应物质。

检测血清中CRP,可早期可靠的判断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以决定是否进行抗生素治疗,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对临床用药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CRP和IL-6是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炎性因子,大量研究结果显示CRP、IL-6水平增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及IL一6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较高水平炎症反应,两者通过多种机制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促发更多的冠脉事件。

CR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

3 在创伤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进行CRP动态测定,可以指导创伤及外科手术抗感染的合理用药。

在受到物理性伤害时,如创伤或外科手术,则CRP升高,且大多数病例在手术第2天达到高峰,随后以较快速度降低,5 天~7 天后恢复正常。

如果在第3-4天后未出现下降趋势,且在5-7天内未降至正常范围内或接近正常上限,这时往往能找到某种并发症的证据。

4 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临床诊断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大都涉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和炎性反应,故血清CRP多呈阳性反应,比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强直性脊柱炎、SLE等。

因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染色质及其它核酸一蛋白复合物常成为
自身抗体的靶分子引起异常免疫反应,Du Clos认为,CRP可能参与了对核抗原-
自身抗体反应的调节。

在可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如C反应蛋白阳性则倾向于支
持类风湿诊断。

风湿热急性炎症期CRP基本全部升高,因此在风湿热的诊断中CRP阳性成为标准之一;另外反应性关节炎中CRP的升高同样具有诊断意义。

5 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多伴有组织严重损伤。

在恶性肿瘤时CRP增高明显。

它的
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同时也是肿瘤患者生存率及手术治
疗判断预后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6 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CRP在器官移植中,CRP可作为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一项灵敏和早期的指标。

特别是应用于肾移植。

CRP还可应用于一些局部感染,如尿道感染、牙周炎、肺炎、血液病、肺结核、肠炎、胰腺炎等。

综上所述,检测CRP对许多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均有
着较好的临床意义,但不能停留在常规单次检测结果的低水平分析,要针对某种疾病,根据临床上需要进行全病程的动态检测,将实验室数据及时转化为临床有用的
信息,这样才能够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小兵, 冯丽春, 覃志坚. 血清CRP作为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2):271-272.
[2] 杨卫东. 外科手术中CRP检测应用的探讨 [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21(1):5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