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内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的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内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
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观
察组采用脊柱内镜治疗。

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腰椎功能。

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手术后,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脊柱内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理想,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

[关键词]脊柱内镜技术;老年患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一种脊柱退变性疾病,常因腰椎退
行性病变引起的相邻椎体间活动异常,导致腰椎管骨质、纤维结构出现异常改变,使患者出现下肢麻木、疼痛为主要症状,临床治疗此病以手术为主[1-2]。

近年来,微创内镜技术不断进步,已经在脊柱外科临床广为应用。

本研究主要分析脊柱内
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症患者68例。

纳入患者符合临床关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诊断标准,经腰椎正
侧位片、CT、MRI检查确诊,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者。

本研究排除存在恶
性肿瘤、麻醉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患者。

分为对照组(34例)、观
察组(3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57-68岁,平均年
龄(61.35±2.03)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25±0.41)年。

观察组患者
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58-67岁,平均年龄(61.68±1.99)岁;病
程4-10年,平均病程(6.36±0.40)年。

以上资料统计学对比,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方法:局部浸润麻醉,俯卧位下手术,以病变位置
为中心做手术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筋膜,分离椎旁肌肉组织,显露患处上下关节
突结构,置入椎弓根钉。

切除局部棘突,磨除双侧椎板,松解局部硬膜囊、神经根。

将椎间盘显露,切开纤维环,切除椎间盘组织,植入融合器,并对椎弓根螺
钉进行撑开、加压。

冲洗术区,放置引流管,常规缝合切口。

观察组采用脊柱内
镜治疗,方法:局部浸润麻醉,俯卧位下手术。

根据病变部位差异给予相应的手
术操作。

对于L5-S1以上腰椎管狭窄者,入路方式选择后外侧椎间孔,C型臂X
线透视机辅助性于病变节段正中旁8-12处置入穿刺针至关节突,沿导丝方向将
孔镜系统置入椎间孔,对此处骨性增生物磨除,清除非骨性增生组织,残余致压
物采用射频消融清除。

对于L5-S1腰椎管狭窄者,入路方式选择椎板间。

将肥厚
黄韧带切除,于椎管内在镜下将关节突和椎体后缘增生骨赘物磨除,减压神经根管,钳夹残余组织。

髓核钳提拿突出、病变的髓核组织,并松解黏连部位。

对神
经根管完成减压后,对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清除干净。

手术操作结束后,经工作套
管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0mL),阻滞局部神经,避免术后神经根水肿。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手术效果。

显效: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有效: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无效:术后临床症状未改善,出现明显并发症。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2)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
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

ODI评分用于评估患者腰椎功能。

总分为
50分,得分越高,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3]。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卡方(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效果
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手术效果[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n=34)
12
(35.29)
15
(44.12)
7(20.59)27
(79.41)
观察组(n=34)
19
(55.88)
14
(41.18)
1(2.94)33
(97.06)
χ2 4.725 P0.048
2.2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
手术前VAS、ODI评分对比,两组P>0.05。

手术后,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分,x±s)
组别VAS评分ODI评分
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前手术后
对照组(n=34)
7.65±
0.87
4.31±0.3
6
38.62±
1.02
21.05±2
.27
观察组(n=34)
7.66±
0.82
2.01±0.4
6
38.60±
1.05
14.20±2
.34
t0.04922.9600.08012.252
P0.9610.0000.9370.000
3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人常见腰椎疾病,根据病变部位差异可分为侧隐窝、
椎间孔、腰椎中央管狭窄,常因腰椎退行性改变引起,患者可出现关节突内增生、椎间孔缩小、椎体后缘骨赘等表现,此病患者腰椎管后方黄韧带可增生、肥厚,
对硬膜囊造成压迫,使前方椎间盘出现膨出或突出,形成向后的压迫力,最终引
起椎管狭窄[4-5]。

近年来,临床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常采取脊柱内镜治疗。

此治疗
方式具有微创性,术中出血少,感染风险低,术后2个月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并且可以快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术后疼痛少,对手术部位周围软组织及骨
质干扰小。

但此技术要求具备较为丰富的脊柱外科手术经验,熟练掌握脊柱内镜
操作方法,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术前完善各项常规影像学检查、症状检查,根
据实际病情制定合理手术方案。

本研究结果证实,应用脊柱内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理想,可
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红,王平,丁文羽,等.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改良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10):2202-2209.
[2]李子全,余可谊,王以朋,等.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单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及非手术侧下肢症状观察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33(7):831-836.
[3]闫继强,贾慧雯,高明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36例[J].颈腰痛杂志,2018,39(1):31-34.
[4]刘印,蔡鹏,孔清泉,等.全脊柱内窥镜治疗合并椎管内骨化腰椎疾患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11):1326-1333.
[5]尹鹏,海涌,杨晋才,等.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与传统后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J].中国脊柱脊髓杂
志,2021,31(3):213-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