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而引发本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
二、病名
中医病名:腰痛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
三、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修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1、病史: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
2、症状
(1)腰痛:腰痛是椎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
(2)坐骨神经痛:腰推问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L5、L5/S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
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近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
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
(1)腰椎侧弯: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性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2)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
(3)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
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4)间歇性跋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
(5)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70%病人出现肌力下降。
(6)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令病人抬高下肢,抬高到60° 以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
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7)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的动作。
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8)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
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9)压颈试验: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3、辅助检查
(1)X线: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前后等宽,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
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
相一致。
(2)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
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
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
(3)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层面
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
其与脊髓关系。
(4)腰椎间盘髓核造影
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显影的变化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准确判断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二)证候分类
1、风湿痹阻: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
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
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2、寒湿痹阻: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
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
便利,大便塘,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
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
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气滞血瘀: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
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
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5、肾阳虚衰: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
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少气懒言,面色眺白,自汗,
□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子阳
疾,女子月经后衍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6、肝肾阴虚: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
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
面色潮红,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四、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针灸治疗
1.针灸
治法:取足太阳、督脉经穴为主。
处方:肾俞、委中、夹脊、阿是穴
配穴:寒湿(风府、腰阳关、)劳损(膈腧、次髅)肾虚
(命门。
志室、太溪)
坐骨神经痛以足太阳和足少阳为主。
处方;肾腧、气海、腰3—5夹脊、次髅、秩边、环跳、阿是穴
配穴: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
刺络拔罐;选择压痛点和委中,用皮肤针重扣出血,加拔火罐。
(二)其他中医外治法
1、推拿治疗: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使痉挛
的肌肉松弛。
常用的有:牵引按压法、俯卧扳腿法、斜扳法等
2、腰椎牵引:目的是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促使髓核不同
程度的回纳;牵引可解除腰椎后关节的负载,同时可以解除肌肉痉挛。
常用的牵引式有手法牵引,骨盆牵引等
3、拔罐疗法:有疏通气血,消散疲滞,温通经络,祛湿
驱风,散寒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有留罐、闪罐、走罐、针罐等方式。
4、理疗:一般都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的代谢和营
养,促进炎性水肿吸收及血肿消散,松解粘连的作用,并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小关节功能。
常用方法有:电疗法、超声波疗法、光疗法、激光疗法、频谱治疗仪、磁疗法、蜡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等。
5、中药泡脚,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三)、西医治疗
1、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
轻及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炎症
2、痛点封闭疗法:适用于腰部有明确的局限性压痛的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二常用利多卡因施行痛点封闭。
五、注意事项
①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3个月至半年内,应避免重
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弯腰搬提重物:② 坚持腰背肌练功和逐步进行较轻柔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慢跑等;③常服用补肾壮筋骨的中药或成药如六味地黄汤、肾气丸等,对巩固疗效有裨益。
六、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措施
难点之一、在早期的系统治疗困难
如早期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对于初发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但是很多患者在此阶段没有引起重视未能进行系统治疗,使病情加重或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椎间盘突出症状越加严重,表现为神经损害才来就诊,使治疗变得复杂和困难。
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初发者或症状较轻者,积极早期中医保守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难点之二、难于控制复发
患者有首次发作时并未治愈,就终止了治疗,或者又从事以腰部受力为主的劳动,致使症状复发,①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3个月至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弯腰搬提重物:②坚持腰背肌练功和逐步进行较轻柔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慢跑等;③常服用补肾壮筋骨的中药或成药如六味地黄汤、肾气丸等,对巩固疗效有裨益。
七、疗效评价
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能行走2公里以上。
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
3、未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有关体征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