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采购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学校采购管理制度
1. 背景与目的
小学学校采购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学校各种物资采购行为,保障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和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同时规范学校各个部门人员的行为规范和职责分工。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种物资采购项目。
3. 采购流程
小学学校所有物资采购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3.1 采购立项
学校各部门提出采购需求,由财务部门审核后确认,经校长审批后形成采购立项申请。
3.2 招投标
根据采购立项申请,学校招聘招标代理公司组织招标会议,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确定中标人。
3.3 采购合同签订
根据招标结果,学校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并要求中标人在合同上注明交货期限、物资来源、品牌、型号、数量等细节要求。
3.4 采购支付
学校收到供应商提供的相应物资,并按合同约定支付采购款项,同时对货物进行验收。
3.5 合同执行和验收
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完成交货,学校对物资进行验收,并确认验收结果。
3.6 后续保障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采购档案的归档存放,及时处理各种售后服务、投诉和退货等问题。
4.1 采购审批流程
学校采购立项应经以下审批:
校长→ 校务部门(财务部门等) → 学校职能部门(教务处、教育装备中心等) → 校长审批
4.2 采购申请
学校各部门和教师向财务部门提出采购申请,财务部门审核后形成采购立项申请。
4.3 合同审批
学校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采购,财务部门和校长要对合同进行审批,签订合同的相关人员要在合同上注明各种约定。
5.1 风险识别
学校应对采购风险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供应商破产、物资质量缺陷、物资交货问题等。
5.2 风险应对
学校应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
同时,学校应对采购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检,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要求。
6. 采购管理职责
6.1 财务部门
负责学校采购预算编制和审核、采购审批、注意采购过程中的费用记录、资金支付等工作。
6.2 工勤处
负责学校供用物资采购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6.3 机电中心/教育装备中心
负责学校机电设备和教育装备采购工作,并做好物资的推广、服务和维护工作。
7. 采购绩效评估
学校应对采购绩效进行评估,包括成本控制、交货及时性、物资质量等方面,为学校的购买在成本和质量方面都能得到最优惠的供应商提供重要依据。
8. 采购文件管理
学校应对采购文档进行管理,确保各种采购文件、合同和发票等信息的完整性和历史记录的保留。
9. 总结
小学学校采购管理制度是为规范学校采购行为的制度。
本制度主要包括采购流程、采购审批制度、采购风险控制、采购管理职责、采购绩效评估和采购文件管理等方面,为学校采购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操作流程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学校的各类物资采购行为将更合理、合法和透明,确保了学校物资采购的规范性和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