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
方法:将202例高血压
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1人,对其进行临床诊治分析。
两组为随机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
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小骨窗开颅手术,实验组患者采取颅内血肿
清除术,手术前处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即以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方法治疗,
手术时选定合适的穿刺针进行血块清除。
手术后康复科立即介入,评定患者功能,以bobath、bronnstrom或PNF等神经康复方法来对其训练,定期测定ADL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平衡功能。
恢复后期进行感统训练。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所需时间、血肿清楚情况、是否留有残余血肿、术中出血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病症更适合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法进行治疗,其与小骨窗
开颅手术相比较,在术后愈合、手术成功率等方面都好于小骨窗开颅手术,建议
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084-02
脑出血是中老年易得的一种常见病症,常在情绪激动、用力过猛时发作,具
有发病快,危险性大的特点。
高血压为发病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
脑出血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便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严重者危及生命,十
分危险。
近年来,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发病人群平均年龄有变小趋势,所以高血
压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需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因此,本文为从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2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研
究方法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2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诊治分析,其中,所有患者在进行CT等临床检查之后均诊断为高血
压合并脑出血。
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性患者86例。
年龄为46~82岁,平
均年龄为(56.2±6.9)。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1人,对其进行临
床诊治分析。
两组为随机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202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1人,
对其进行临床诊治分析。
两组为随机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
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即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治疗,且日常服用降压
药以控制患者血压,使其保持正常值。
维持患者颅内的稳定状态,给予抗生素药
物治疗避免脑出血造成的感染。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小骨窗开颅手术,在距
离脑出血所留有肿块最近的位置点进行开颅手术,将残留血块完全清除,手术过
程中,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后时刻观察病人的基本体征。
实验组患者采取
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前处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即以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方
法治疗,手术时选定合适的穿刺针进行血块清除。
手术过程中应用局部麻醉,用
一次性的颅内血肿粉碎针穿刺,穿刺到血肿中心,开始缓慢抽吸,抽吸至吸出液
体颜色变浅,注入颅内3~6ml的生理盐水,停止注入,待2~4h后,开始抽吸,医生据吸出液体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该患者颅内血肿有无完全抽吸出。
以CT进行
检查,检查结果为颅内血肿清除完全之后,导出穿刺针,进行创口处理,手术完成。
术后以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处理,避免术后感染引起后遗症甚至是危机生命。
手术后康复科立即介入,评定患者功能,以bobath、bronnstrom或PNF等神经康复方法来对其训练,定期测定ADL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平衡功能。
恢复后
期进行感统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血肿清楚情况、是否留有残余血肿、术
中出血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病人术后要进行恢复情况的记录,出院后或
转移至康复科后,要定期询问病情,测定其日常生活能力(ADL、BADL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组实验涉及到的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
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
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数值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两组的治疗所需时间、血肿清除情况、是否留有残余血肿、术中出血情况如下,见表1。
2.2 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实验组的治疗所需时间、血肿清除情况、是否留有残余血肿、术中出血情况
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骨窗血肿清除的方法,此方法创口大,出血量多,且需要全身麻醉,与穿刺针穿刺引流方法相比,危险
系数更大一筹。
而我院推行的颅内血肿清除术创口较小,出血量也相对较少,手
术时进行局部麻醉即可,危险性较小。
3.讨论
脑出血是中老年易得的一种常见病症,常在情绪激动、用力过猛时发作,具
有发病快,危险性大的特点。
高血压为发病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
脑出血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便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严重者危及生命,十
分危险。
近年来,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发病人群平均年龄有变小趋势,所以高血
压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需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临床治疗时大多数医院选择小骨窗
血肿清除的方法,此方法创口大,出血量多,且需要全身麻醉,与穿刺针穿刺引
流方法相比,危险系数更大一筹。
而颅内血肿清除术创口较小,出血量也相对较少,手术时进行局部麻醉即可,危险性较小。
且术后康复科介入治疗,对其神经
肌肉已经言语等方面进行康复治疗,定期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以
及感统训练。
手术恢复程度远远大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先震.楼美清.沈照立.张翔.沈睿.张征宇.薛飞.赵耀东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
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5).
[2]陈浩.杜涛.未平波.何俊微创血肿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7).
[3]孙骏.邵君飞.姚建社.邵云CT定位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江
苏医药,2010(22).
[4]赵克建.张军.曹扬.李清海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河北北方学
院学报(医学版),2008(4).
作者简介:张孝礼(1985.3-),男,汉族,籍贯:四川省乐山市,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