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2、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3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

4、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2、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氛围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也为我们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这些艺术品,这些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文化,闪耀着夺目的人文光芒。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绝品》,一起去体会文中的这种人文光芒。

二、讲授新课:
1、掌握字词。

装裱(biǎo)
茶肆(sì)
闲聊神侃(kǎn)
半晌(shǎng)
呷(xiā)
怔怔(zhèng )
战战兢兢(jīng )
战祸迭起(dié)
唱—个喏(rě)
埠(bù)
2、文学常识。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天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较好的一部,可以作为“大跃进”前后中国农村精神状况的备忘录。

尽管小说的某些议论引起了一些批评家的置疑,但是作品的确受到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基层读者的欢迎。

三、复述小说情节。

通过默读然后按照情节的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概述小说。

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保定富户刘三爷与裱画铺的常先生相识,互相佩服。

三爷对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全都买下,从不斩价。

一天,常先生推荐了一幅古画,说是无价之宝,要价三千大洋,之后常先生就
消失了。

后来三爷得知常先生是革命党,在京城被杀。

尽管有人怀疑此画的真赝,但是三爷始终珍藏此画,哪怕家境败落也不变卖。

最后三爷遇到画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画的真正价值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的承诺让三爷倍感欣慰,将全部收藏无偿赠送,为国宝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去处。

四、课堂作业:
注音
装裱(biǎo)
茶肆(sì)
闲聊神侃(kǎn)
半晌(shǎng)
呷(xiā)
怔怔(zhèng )
战战兢兢(jīng )
战祸迭起(dié)
唱—个喏(rě)
埠(bù)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1.文题“绝品”二字有何深刻内涵?
“绝品”二字可以理解为“独一无二,世上罕有,没人能赶得上”。

2.文中何为“绝品”?(围绕“绝“字展开小说的分析:画和人)
①画,价值连城,可谓画中“绝品”;
②装裱技艺,天下一流,可谓装裱技艺中的“绝品”;
③常先生和刘三爷的为人,可谓人中“绝品”
④两人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情中“绝品”。

3.绝在何处?
①画,常先生说此画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价值连城。

王商人鉴定此画为宝中
之宝,而常先生将画交与三爷时的那份郑重与叮咛也告诉我们此画非同一般。

②这幅画倒揭三层后装裱,而见多识广的王商人也只听说过倒揭两层的,这种装裱技艺也堪称一绝。

③常先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刘三爷重情重义、一诺千金,豪气与儒雅并存,可谓一绝;
④常刘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一绝。

二、探究课文
1、在保护国宝这件事上常先生、刘三爷和王商人身上体现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他们身上有一种重情重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慷慨赴难的民族大义,爱国主义精神。

2、分角色朗读语言描写,在课文空白处做人物点评批注。

学习谈歌创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通过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1)根据文中的情节分析刘三爷的性格特点。

刘三爷考过秀才,现在做商人,于是儒雅与豪气便可以在他身上同时存在了。

他为人豪爽,对友情十分重视,他信任常先生,常先生推荐的字画“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

”那幅唐代珍品被行家鉴定为揭品不值几文,他也没有怨恨朋友,并且在常先生突然归来时,仍能够热情相待,可见他做人的大度。

(2 )马氏是在家境败落的情况下,逼不得已才把这些字画卖了,刘三爷为什么要赎回这些画? 既然已经赎了回来,为什么还要送给王商人 ?
在刘三爷家境最窘迫的时候,因为对友情的珍视,自己冒雪去把画赎了回来。

在他知道了常先生的一片苦心是为了保护这些国宝之时,毅然把这些画送给了可以收藏这些画的王商人。

他对朋友、对国宝的这种情感着实令人敬佩。

(3 )联系全文,
问:
常先生把这幅画揭为三层的目的是什么?
常先生是一位用装裱店主掩盖真实身份的革命党。

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想拯救国家,拯救民族。

在那动荡的年代里,一些艺术珍品随时都有可能流失甚至会被毁坏。

因此他选择了刘三爷这位珍爱艺术的“儒商”来收藏这些字画。

对于那幅宝中之宝的唐代珍品,常先生为了避免它被别人认出来巧取豪夺而把它改头换面。

并且他也相信刘三爷能够信任他,能够不负他的所托。

(4)既然是为了保护这些国宝:为什么常先生不把这些画送给刘三爷而是卖给他呢?
因为常先生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总有一天会被人知道。

那个时候他送给刘三爷的这些画很可能就成了送给刘三爷的罪名。

他是替朋友考虑才这样做的。

同时,他把这些画卖给刘三爷,既保护了国宝,又为革命筹集了经费,可以说一举两得。

4、刘三爷和常先生虽身份、处境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共同地表现出对祖国艺术珍品的热爱,从中表现出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刘三爷和常先生在那样动荡的年代之中,能够不顾个人利益,而保护这些国宝,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正面与侧面结合)
语言、行动细节,环境描写等
常先生
---舍生取义
刘三爷
—重信守义、豪爽、对友情十分重视、大度
王商人
---深明大义
爱国主义精神
三、小结: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四、布置作业
1、人物分析
刘三爷考过秀才,现在做商人,于是儒雅与豪气便可以在他身上同时存在了。

他为人豪爽,对友情十分重视,他信任常先生,常先生推荐的字画“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

”那幅唐代珍品被行家鉴定为揭品不值几文,他也没有怨恨朋友,并且在常先生突然归来时,仍能够热情相待,可见他做人的大度。

刘三爷在家境最窘迫的时候,因为对友情的珍视,自己冒雪去把画赎了回来。

在他知道了常先生的一片苦心是为了保护这些国宝之时,毅然把这些画送给了可以收藏这些画的王商人。

他对朋友、对国宝的这种情感着实令人敬佩。

常先生是一位用装裱店主掩盖真实身份的革命党。

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想拯救国家,拯救民族。

在那动荡的年代里,一些艺术珍品随时都有可能流失甚至会被毁坏。

因此他选择了刘三爷这位珍爱艺术的“儒商”来收藏这些字画。

对于那幅宝中之宝的唐代珍品,常先生为了避免它被别人认出来巧取豪夺而把它改头换面。

并且他也相信刘三爷能够信任他,能够不负他的所托。

因为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总有一天会被人知道。

那个时候他送给刘三爷的这些画很可能就成了送给刘三爷的罪名。

他是替朋友考虑才这样做的。

同时,他把这些画卖给刘三爷,既保护了国宝,又为革命筹集了经费,可以说一举两得。

2、“绝品”的含义
①画,价值连城,可谓画中“绝品”;
②装裱技艺,天下一流,可谓装裱技艺中的“绝品”;
③常先生和刘三爷的为人,可谓人中“绝品”
④两人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情中“绝品”。

3、结尾环境描写
“雪,哑哑地落着”衬托人物的高贵品格“四野一时无声”渲染了悲壮、肃穆的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