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九朵梅纹样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彭 红 余冰雁 张 魁
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九朵梅纹样为例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CUL 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XILANKAP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ART—TAKING THE PATTERN OF NINE PLUM BLOSSOMS AS AN EXAMPLE
引言
西兰卡普(系土家语),又称土家织锦,其历史悠久,在漫漫长河
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承载土家人精神生活、民俗文化和民族内涵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然而在当代开放、多元的艺术思潮下,西兰卡普受到了巨大冲击,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在时间的浪潮里被淹没。

为了能继续传承与发扬,西兰卡普应主动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多元化发展,完成转型。

纵观艺术和设计界,当代艺术在创作观念、表现形式、风格和主题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兼容性的艺术特征,这可为西兰卡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并对其文创产品设计有着借鉴意义。

本文从当代艺术视域出发,基于思维、形态及功能三个层面来探究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

让西兰卡普重构自身,将传统的形式语言转换成当代的艺术形态,使得传统
文化元素“活态化”地存在于当代生活中。

一、西兰卡普文创产品现状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西兰卡普因纹样优美、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具有功能衍生和再设计的条件,但当前市面上西兰卡普文创产品种类仍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形式老化。

文创设计方向主要集中于纺织品的开发,如包包、装饰画、丝巾、围巾等。

纹样应用未跳脱出二维平面的束缚,仍停留在纹样直接赋予到产品表面的初级传统阶段,并未根据产品自身的功能需求等进行纹样的再设计,使得纹样只是平面化元素,与产品的契合度不高。

这样的文创产品难以触动消费者的感情,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当代结
合的系统性文创产品开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拓展。

(二)西兰卡普文化挖掘不深
多数西兰卡普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只是被浅表的理解及简单的
复制粘贴,仅仅被解构成一个消费符号,而忽略了其本真的意义,缺少对西兰卡普文化内涵的系统性研究与应用,致使文化价值导向混乱。

如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四十八勾纹,原本作为土家族人对生殖
和太阳的崇拜,如今却仅从视觉层面出发,用于装饰点缀各类纪念品、土特产的包装等,缺乏对西兰卡普文化深度的挖掘[1]。

(三)产品消费人群单一
由于西兰卡普文创产品民族个性鲜明,其消费群体大多是当地本
民族人群、旅游人群及传统手工艺爱好者,受众局限单一。

且他们只是将其视为摆在精美橱窗里的艺术装饰品,或一种艺术符号,与生活具有“疏远感”,实用价值较低,很少有消费者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
必需品进行购买。

二、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研究从西兰卡普所处的时代背景、现状及“层面”出发,思考转换
的“方法”,以期达到的“目的”。

具体从思维、形态、功能三个层面出发,探索其在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的具体策略,以达到
增加经济效益、完成艺术创新、实现功能扩展的目的,使得西兰卡普完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在当代重焕生机,研究框架如图1。

摘要:在当代与传统之间寻求平衡点,使西兰卡普多元化的传承与发展。


设计思维、形态、功能三个层面,探索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策略,最终应用于基于九朵梅纹样开发的文创产品灯具设计中。

得到西兰卡普创新文创产品。

在设计实践中,验证了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这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并为西兰卡普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西兰卡普 当代艺术 九朵梅纹样 文创产品 灯具设计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7-0010-04
Abstract :Seek balance point between contemporary and tradition,make
Xilankapu diversified spread and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design thinking,form and func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sign strateg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Xilankap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art,and finally applies it to the lighting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nine plum blossoms. Get creative products from Xilankapu. In the design practice,it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strateg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Xilankap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art,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and infuses new vitality for Xilankapu.
Keywords :Xilankapu Contemporary Art The pattern of nine plum blossom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Lamp design
(一)思维层面:寻求新物质载体的“跨界”合作
在多元领域相互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先锋性”
艺术,不断尝试艺术的多种表现形态,突破领域边界,其创新的艺术思
维方式对传统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有着启发意义,有助于设计师打破思
维壁垒、使创作灵感更加多元化。

跨界合作已然成为当代艺术常用的创
图1 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作手法,也是商业与艺术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重要模式[3]。

当代艺术不再仅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展示场所,而是通过跨界的方式,将艺术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商品,成为具体的、有功能的实物供大家消费,打破了艺术与设计的界限[4]。

美国当代艺术家Daniel Arsham 将其独特的“侵蚀、残缺、未来”
艺术风格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创新演绎日常生活物品。

2020年4月与宝可梦跨界设计“被侵蚀的皮卡丘”雕塑;2021年4月与宜家跨界合作,将其对时间的迷恋与移动建筑概念相结合,打造了“看似流动其实静止”
的时钟;同年9月又与著名珠宝品牌蒂芙尼合作打造犹如青铜腐蚀过的“蒂芙尼蓝色礼盒”,如图2。

跨界思维打破蒂芙尼传统的精致蓝色印象,“破碎、侵蚀”的艺术风格融入给品牌和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官刺激,同时限量版产品实现了品牌的时代化符号迭代与升级。

西兰卡普文创产品可寻求新物质载体,尝试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
扩大其应用场景,打破现如今传统的纺织品类型,拓展多元化的产品
设计思维,使得商品既具有可消费性,又能具有独特的艺术观赏性;西兰卡普借助新物质载体,自然地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中,起到传播、普及文化的作用,也能扩大销售范围,延伸社会需求产业链,达到一
定的经济效益。

(二)形态层面:转换维度
当代艺术中的像素艺术表现形式不再限定于传统的二维平面,更多
追求三维立体,甚至多维度的诠释与表达[5]。

英国设计师Julian F.Bond 融合手工和现代技术,设计出由1300多根大小为 10×10 毫米的石膏棒组成的像素铸造机,通过手将石膏棒推入和推出,以改变模具内腔的形状,创造所需模具,注入泥浆,由此产生一系列立体的像素化花瓶,使
得每一个产品均是独一无二的,如图3。

像素艺术风格从构造方式和视觉语言上,与传统西兰卡普手工艺
有异曲同工之处,像素艺术的立体化可为通过经纬线交织形成的像素式西兰卡普纹样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由于织造工艺的限制,西兰卡普图案是以直线和斜线为主、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少有具象写实的图形,是根据描绘对象的主要特征,提炼、加工,转化为点、线、面的抽象化处理,其抽象、几何的特点为图案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
体提供了良好的转化基础,这是对纹样的利用与多维创造,使其文化呈现出更多元的表达。

(三)功能层面:结合新兴技术
技术从制造方式和交互方式为当代艺术开启一扇思维的大门。

3D 打印技术与可定制的即时低成本制造业,救援、医疗与工业领域的智能机器人,“连接所有”的互联网,及其形成的智慧地球等许多新兴技术井喷式的爆发,形成社会创新的良性循环。

新兴技术的融入,推动艺术家们不断进行各种实验性、先锋性的尝试与创新,使得当代艺术更加具有时代的特征、现代的色彩,为创作的媒介、语言提供了更多可能。

多媒体艺术团队TeamLab 一直致力于将科学、艺术、设计相融合。

《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是其最具标志性的作品之一,如图4。

作品通过电脑程序实时绘制,在空间中同时存在着多个季节,变换的花朵与置身其中的观众产生实时互动。

每一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观众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花的诞生、成长、绽放乃至凋谢。

如果设计师只是被动地去感受、学习,显然已经无法应对层出不穷
的技术更新,设计师应主动参与到技术迭代中,与时代同步发展[6],尝试将西兰卡普与新兴技术相结合,扩展新功能。

首先可将西兰卡普资源数字化整合,建立相应的资料数据库、文化展示平台,并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重现西兰卡普的生产织造过程,开发沉浸式的教学新体验。


次,新技术的应用也可增强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同时提供定制化服务,让西兰卡普文创产品也具有偶发性,有效避免产品千篇一律的窘境。

西兰卡普不仅要在纹样、色彩等形式上自觉地与当代审美对接,也要在文化内涵上为当代注入生命力,更要在产品的使用功能上进行大胆的挖掘与创新。

三、九朵梅纹样的艺术特征
(一)图案特征
西兰卡普纹样题材广泛且丰富,其灵感多取自于大自然及日常的生
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九朵梅纹样属于植物花草类,将梅花抽象化,提炼成两个相叠相交的菱形,菱形的角度分别为80°和100°;中间为一
个“X”,其四周各用一个小菱形加以点缀,形似梅花的花心[7]。

在构
图上总体呈三段式,分为一个主体和上下两个档头。

档头为几何锥状,被称作猴子手,主体以菱形为基本单元反复连续变换,如图5。

(二)色彩特征
西兰卡普素来以色彩厚重艳丽而著称。

用色大胆,跳跃,具有强烈
的色彩对比。

九朵梅纹样色彩上主要运用红色、橙色、蓝色等具有高纯度和对比色强烈的色彩。

整幅锦面的纹样虽然较为单一,但其交错的菱
形块面以及梅花纹样的色彩变换,使得纹样丰富多彩[8]。

(三)文化内涵
土家族只有本族语言却没有本族文字,因此西兰卡普不仅具有审美
图5 九朵梅纹样
图2 《蒂芙尼蓝色礼盒》,Daniel Arsham & 蒂芙尼图3 《像素花瓶》,Julian F.Bond 图4 《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TeamLab
九朵梅单独纹样
(a)九朵梅土家织锦(b)
九朵梅土家织锦失量化(c)九朵梅图案骨骼结构
猴子单独纹样图形标准化
配色
图6 九朵梅文创产品设计思路
图7 “形”的重构
的功能,也起到了记录的作用,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九朵梅的寓意是梅花要历经风霜雪雨之后才能绽放,人生如梅,总会经历些许风雨。

因此土家人用它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也要坚持不懈,最终方能柳
暗花明,这是织锦姑娘用梅花玉洁冰清、傲霜斗雪、报春不争春的品格来反映土家人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正直无私的道德风范。

四、九朵梅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将提出的当代艺术视域下西兰卡普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应用到具体的
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去,如图6。

首先从思维层面进行转化,寻求新的
物质载体,而非过往传统的纺织品;其次将西兰卡普特征纹样的“形”进行提炼与重构,完成纹样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空间维度转变;通过“技”的融入与使用,使得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最后将西兰卡普的文化内涵融入产品设计中,实现“意”的延展与升华,设计出创新性西兰卡普文创产品。

这不仅有助于西兰卡普文化融入当代日常生活中,也可
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文创载体的选择
若要将传统的九朵梅纹样转化为文创产品,文创载体的选择至关
重要,九朵梅与载体的匹配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文创产品成功与否。

西兰卡普最常应用到各类纺织品上,如今是否可以借鉴当代艺术的思维方式,打破艺术壁垒,多元化创作,寻求新物质载体的“跨界”
合作,以求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是本次设计实践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于九朵梅文创载体的选择,首先是要注重实用及普适性,即这一
载体既要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又要被多数人所使用。

其次载体需要与九朵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才能达到功能与文化的统一,实现“意”的延展与升华。

[9]
西兰卡普纹样源于生活,每一种纹样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九朵
梅常被土家人用来激励人们,在身处逆境时也要努力拼搏,最终方能柳暗花明,其寓意与灯具的应用场景有着共通之处。

夜深人静的夜晚,在外打拼一天的人们回到家中,点亮一盏灯,为黑暗的空间带来一丝光明,也为疲惫的心灵带来一抹温暖,因此特选取灯具作为九朵梅文化传承的载体。

当代艺术打破以感官为主的审美定式,开始探寻对观念的承载,由形式转向内容,表现出对当代精神生活与价值的诉求。

而西兰卡普与
灯具的结合,既符合当代的审美观念,也满足了功能需求,更达到了人、
产品、文化三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二)设计定位
通过观察,生活中有这样几个常见情景:1.晚上关灯后不会立即入
睡,会在床上玩一段时间的手机,这不利于眼睛的保护。

2.出于影响自
身或周围人的睡眠,通常晚上起夜不会开灯,但这会妨碍视线,出现摔倒,磕伤等状况,大大增加受伤的风险,这对于老人或者小孩来说极其危险。

针对这些用户痛点,利用九朵梅纹样几何特点,对台灯进行模块化的设计。

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为传统文创产品所借鉴,在实现照明的
基本功能下,尝试与新兴技术相结合,拓展其他实用功能,最终选取台灯+起夜灯模式,将两者的功能进行融合,实现灯具的多功能性。

(三)设计方案1.“形”的提炼
纹样形态与色彩是西兰卡普最直观、最典型的外部特征。

九朵梅
纹样以灯具作为载体,但并非意味着把真实的纹样完整地进行移植,
仅作为一种符号依附于灯具,纹样本身也具备独有的功能与文化属性,应根据灯具的功能以及纹样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适当的重构与创新。

[10]以传统纹样为基底,当代艺术中的“极简”理念为指引,设计具有九朵梅纹样特色的创新图案,并在灯具中进行合理应用,使得产品立足于传统文化,同时又在现有的纹样基础上有所延伸和发展,实现九朵梅纹样在当代的功能转换。

表1是对九朵梅纹样“形”的提炼,提取九朵梅纹样中的重复单元,剔除繁复元素,由具象到抽象,只保留简单的线条,得到最本质、最具有九朵梅纹样特点的形态特征,并以此
作为纹样重构的参考。

2.“形”的重构
从九朵梅中提取出的形态特征为两个相交的菱形,其角度为80°
和100°,为便于模块化拼合,故将角度微调为90°,即两个相交正方形。

从美观性上,纹样不宜太过复杂,否则会使得灯头太过于繁琐,起到“头重脚轻”的反作用,因此在保有九朵梅纹样特点的同时,应尽量将图形简化。

通过增删、旋转、镜像等方式对纹样进行适当的变形,解构重组以获取符合当代风格的创新纹样。

区别于传统的纹样平面化赋予,从当代艺术中的像素艺术表现形式中汲取灵感,将重构后
得到的创新纹样进行维度的转换,表现空间由二维平面走向三维立体,使其纹样的表达更加多元化,最终得到灯头的造型,推演过程如图7。

其几何化的形态便于做模块化设计,整体造型呈“简约性”,让灯具更好地融入现代家居生活。

3.材质的选择
4根灯管内置LED 发光单元,配合磨砂有机玻璃灯罩,利用导光原
理,使得光线效果趋于柔和温馨。

主体材质为白蜡木,其颜色与九朵梅纹样中的橙色较为契合,且朴素、自然的特性很容易会让人产生亲切感,其次木纹的肌理可丰富视觉层次,也非常符合如今倡导绿色、可持续发
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向思全. 从“本真”文本到“拟真”符号——西兰卡普的当代重构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
(04):98-102.
[2]曹馨妍. 美丽乡村旅游建设中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创新转化[J]. 工业工程设计,2021,3(01):60-64.[3]彭红,何丹. 探析当代艺术与时尚产品设计的关联[J]. 艺术设计研究,2020(02):5-9.
[4]马凌燕. 当代社会语境中艺术与品牌跨界的文化思考[J]. 艺术百家,201531(01):207-209.[5]王旭娟. 现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纺织品印花图案设计研究[J]. 设计,2017(24):104-105.
[6]安东尼·邓恩,菲奥娜·雷比. 张黎,译.思辨一切:设计、虚构与社会梦想[M]. 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6-7.
[7]李鑫扬. 土家织锦菱形纹造型研究[J]. 美术大观,2020(04):116-118.
[8]叶洪光,冯泽民. 土家族的文化生态与视觉艺术[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56-58.
[9]马赟,张超,王小明.非遗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威海锡镶工艺的文创设计实践[J].设计,2022,35(05):21-23.[10]汪莉君,张亚池,柯清,杨丁,骆军.凉山彝族建筑与家具纹样研究及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22,43(06):232-242.
[11]顾家诚,赵雁. 智能家居照明系统中的光环境情感体验设计研究[J]. 设计,2020,33(11):17-19.
图10 产品效果图
图8 底座功能设计图9 产品设计细节图
4.设计说明
(1)底座功能设计。

底座四角的造型从九朵梅纹样中提取,与简
单呆板的正方形造型区分开;凹槽设计,使其也具有收纳的功能。

灯具底座设有充电指示灯、usb 插口以及开关,开关共3挡:常亮模式、关灯模式以及感应模式,如图8。

(2)不同模式下的使用场景。

在常亮模式下,可用作台灯,日常
照明。

晚上入睡时,打开感应模式,灯具内的光感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会根据人体的到来与离开,控制主体灯光的开与关,通过传感器主动感应和用户产生互动。

因此,晚上起夜时无需打开刺眼的主灯,只需靠近灯具,灯具感应后自动开启,当用户和灯具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灯光的亮度也会随之变化:靠近时灯光逐渐变亮并发出柔和的暖光,让人适应光线的变化,离开时缓慢熄灭。

这种自然的互动,是在无意识的情境下做到人性化关怀,给人以情感上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取下一根灯体,随身携带,可当作起夜灯,有效解决摸黑起夜的痛点。

主座与灯体之间采用磁吸充电技术,即1处设有磁吸充电插头且内部含有磁性物质,2处设有与磁吸充电插头接触配合的金属触点且内部含有磁铁,两端靠近,由于磁性原理,磁铁公母对吸即可充电,使得灯体方便摘取,即插即充,方便快捷,如图9。

(3)互联互通的交互场景。

用户可通过手机终端App 连接灯具,
进行具体的灯光、亮度调控,使之适应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同时结合当
今时代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可建立控制平台,让灯具和家中其他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智能生态圈”[11]。

“技”的融入与使用,不仅
增强了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也为西兰卡普完成从传统到当代的转换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四)设计总结
当代艺术不再只停留于追求装饰美感的体现及传统的表现形式,而
是探求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精神层面的碰撞。

设计也同样如此,
优秀的产品不应只局限于现有的形式与功能,还需让产品与用户之间建
立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使得产品不只是作为商品流通,而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积淀。

西兰卡普文化的融入,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情感寄托,增强了用户对产品的喜爱与关注的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产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以灯具为载体,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讲述有情境、有温度的西兰卡普文化,体现文化、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从而与众多同类文创产品之间形成差异,脱颖而出。

结语
在今天世界经济走向标准化、一体化的同时,设计更应朝着民族性、
独立性的方向发展。

西兰卡普虽在旧时传统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与当今发展难免会有冲突的部分,但要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赋予文化以新的生命和新的意义。

本文从全新的当代
艺术视域出发,寻求可供西兰卡普文创产品借鉴的设计点,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对西兰卡普中的九朵梅纹样的艺术特征进行梳理、总结,并
应用设计策略进行设计实践。

将其纹样及文化内涵依托于新的文创载体上,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灯具文创产品,延续人们对西兰卡普文化的
心理认同感,使得传统纹样从普遍的装饰用品延伸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功能产品,在传统和当代文化的共融中进行活态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