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论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策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目前党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论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策略。
截至目前,在全国658所民办高校中,专任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已达40余万人,有校级党委510个,院(系)党委及党总支2037个,教职工党支部5059个,学生党支部6430个。
尽管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民办高校自身的快速发展相比,党建工作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改革创新,是党永葆生机的必由之路,如何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是新时期民办高校必须思考的紧迫课题。
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决策机制。
民办高校往往党委和行政工作两条线、两张皮,党政工作无法对接、融合,导致整个学校管理和运行不顺畅。
民办高校要创新党建工作,首先必须理顺领导体制,形成一个董事长、校长和党委书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一个决策、执行和监督有机结合的体制。
民办高校党委班子成员应进入董事会、行政班子交叉任职,二级院(系)党组织成员应兼任行政职务,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建立党组织与行政的沟通协商机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共同决策重大事项。
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领导机制。
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领
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领导;另一方面,加强党委宣传、组织、统战、纪检等职能部门的建设,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管理监督机制。
民办高校党组织必须对学校的决策过程和办学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重点监督学校办学方向、财务状况、招生收费、组织人事、党风廉政等方面的工作。
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教职工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切身利益问题提交教代会讨论。
通过党代会、院长接待日、领导信箱、校务公开等形式,畅通民主渠道,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促进办学民主化和管理的规范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简析新时期创新高校基层党建。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在高等学校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这个宏伟工程中最活跃的环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基层党建的探索和实践无疑是最佳突破口。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方法问
题是关键因素。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很好体现,为高校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核心主题,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坚强保障。
面对当前高校办学中各种纷繁芜杂的矛盾和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化解矛盾、应对挑战,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高校院(系)级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教育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核心,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
因此高校基层党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进一步理顺院(系)级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进一步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基地。
高校基层党组织扎根在校园生活的第一线,是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
动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旋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健康发展。
要大力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氛围,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高校日益成为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孕育时代先进文化的摇篮和基地,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创新理论教育形式。
传统的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抽象、枯燥乏味,往往脱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
往往偏重单向灌输,缺乏双向互动交流,特别是缺乏对社会新问题、新现象、新矛盾以及学生思想困惑问题的释疑解惑,导致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员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教育形式的局限,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主动回应时代关切,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个人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报告会、看录像、座谈会、辩论会、学习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邀请著名科学家、大学校长、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讲学、上党课,以生动感人的事例,确保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2.强化实践体验教育。
提高学生党性修养,除了加强理论教育,还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育。
崇高的思想境界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逐步砥砺形成,民办高校要高度重视党员实践教育环节,强化行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实际体验,增长知识,砥砺品质。
利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组织开展党员实践活动,如到烈士陵园聆听英雄事迹、走访老红军及烈士遗属、参观改革开放成果展、参与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调研等,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在实践中强化理性思考,感受祖国发展进步,牢固构筑理想信念基石。
3.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是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党员教育是新形势下一种有效途径。
民办高校应加强红色教育网站、党校手机课堂、网上党校的建设,开辟时事要闻理论学习党史知识历史人物红色教育基地入党指南等栏目,丰富网上学习内容,吸引学生浏览,拓展党员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途径。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论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