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故乡在盘锦大洼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学良故乡在盘锦大洼县
作者:佟伟
来源:《侨园》2011年第02期
多年以前,学术界和文史界对张学良将军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其家乡到底在哪里展开了激烈争论。

说法分别有海城、台安、盘锦等三地。

后来,一些专家和学者通过几个证据,认为张学良的家乡在盘锦市大洼县。

首先,1984年《大洼文史资料选编》第五期刊载的1913年《张作霖丧母哀启》中曾写道作霖先世,自山左移奉省海城县,(后)徙居于海城西偏之小洼(今大洼县)。


由此看出,张学良的先祖是从山东迁来的,而高祖、曾祖、父亲,都是在大洼县繁衍生息的。

张学良于1936年发动了“西安事变”,随后被蒋介石囚禁。

他哪里知道,家乡已于1937年由海城划归盘山县了。

1970年又划归大洼区,大洼区于1975年底撤区立县。

地理位置丝毫未变,而行政区划已几易其名。

再有,在大洼县还有张学良的祖居遗址,并有其亲自题写的“张氏墓园”(在东风镇,即原来的驾掌寺,葬有其高祖张永贵、曾祖张发、祖父张有财、二伯父张作孚等人)。

张学良对家乡是有感情的。

解放前,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他曾投巨资兴办过驾掌寺新民小学、育红小学;为发展家乡体育事业,1929年,张学良责成辽宁省教育厅拨专款,在盘山县县知事公署北面(现市第一初级中学的位置)建了3万平方米的运动场:为发展家乡农业,他还在此开办过营田公司,为支持家乡的抗战,曾拨5万银元和枪支弹药资助抗日义勇军,并赏给义勇军将领张海天、项青山带有少帅肖像的金壳怀表各一块;他还关心家乡百姓疾苦,1930年,盘山大水成灾,十余万灾民流离失所,张学良接到报告后立即部署赈济;张学良还举贤不避亲,部下爱用家乡人,如王铁汉(盘山人,“九·一八”事变时,率部打响了抗日第一枪)、鲁穆庭(大洼人,曾任东北军司令部被服厂少将厂长)、栾贵田(大洼人,曾任东北军事务处处长)等。

通过这些事实,可以证明张学良就是盘锦人。

但说张学良将军是海城或台安人,也有一定原因。

如邻地台安县,是张学良的“出生地”(其实,他出生在一驾马车卜,而当时马车正好走在台安境内,台安就成了他的”出生地”)。

另外,张学良在民国时期还曾给《台安县志》撰过序,并拨款兴办过一所新民小学。

为纪念张学良,台安县先后出版了《张氏父子与台安》、《张学良与台安》、《千古功臣颂》等文史专辑;在硬件建设上,1990年,台安县政府将其旧居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张学良将军出生地纪念馆;1994年,全县人民又集资修建了“汉卿(即张学良)广场”:2005年,该县又在西平森林公园修建了一座总面积10公顷的“少帅陵”。

还有,由于张学良的老家1937年以前归海城管,所以张学良就成了很多人印象中的“海城人”。

对此,对张学良历史有着长期研究并卓有成果的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教授张德良先生的说法更客观。

他说,从历史上说,张学良家乡是海城县,从今天来说,张学良家乡是大洼县,张学良的出生地是台安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