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在治疗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麝香保心丸在治疗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中的价值
作者:谈燕群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27期
【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中的治疗价值。

方法:52例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患者随机分成麝香保心丸组(18例)、心律平组(20例)和对照组(14例),各组均辅以体育锻炼、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治疗。

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麝香保心丸组和心律平组的总有效率相似(94.4% vs 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频发;房性早搏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043—02
房性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正常人与病理情况下均可发生。

功能性房性早搏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多数学者建议不用药物治疗,即使治疗其治疗效果也差,且容易复发。

但频发的功能性房性早搏导致的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应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麝香保心丸在治疗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中的价值,旨在进一步指导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门诊或病房收治的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患者共52例(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所有患者均有心悸、胸闷或心前区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其中有3例患者呈现房性早搏二联律。

所有患者均未经相关药物治疗。

经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均排除器质性病变。

52例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8~42岁,中位年龄29.6岁,病程3个月~2年。

52例患者随机分成麝香保心丸组(18例)、心律平组(20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麝香保心丸组:麝香保心丸,2片/次,3次/d,辅以体育锻炼及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治疗。

心律平组:心律平,2片/次,3次/d,辅以体育锻炼及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治疗。

对照
组:单纯给予体育锻炼及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治疗。

疗程均为4周,疗程中禁用其他相关药物,观察各组疗效。

4周后停药观察3个月,评估各组早搏复发情况。

1.3 疗效及复发评估
1.3.1 疗效评估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房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患者主观感觉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较前有所改善,房性早搏消失或减少50%以上,患者主观感觉较前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房性早搏较前无明显减少,患者主观感觉无好转。

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3.2 复发评估治疗有效3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或主观感觉再次出现,房性早搏较治疗有效时增加50%以上。

复发率为经治疗有效后复发患者占总有效患者的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经治疗4周后麝香保心丸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4.4%。

心律平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35.7%,明显低于麝香保心丸组及心律平组(P
2.2 复发率
经治疗有效患者随访3个月后观察复发率。

麝香保心丸组治疗有效的17例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达23.5%。

心律平组治疗有效的19例患者中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36.8%,明显高于麝香保心丸组(P
3 讨论
房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频发的房性早搏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焦虑等症状[1]。

功能性房性早搏常无明显基础疾病,多数学者建议不需用药物治疗,但频发房性早搏引起的症状常困扰着患者。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其本身引起心律失常的平均发生率就有10%[2],探寻毒副作用少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是研究重点[3]。

功能性房性早搏因无明显基础疾病,故治疗药物上有其本身的特点,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利弊有待进一步研究。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人参、冰片、肉桂、蟾酥、苏合香及牛黄等组成,是芳香温通药,具有益气、强心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肌作用的作用[4—5]。

本研究选择了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平能有效减少房性早搏并改善临床症状,而麝香保心丸也同样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并减少早搏数量,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对照组。

基于目前检查手段的限制,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的患者有可能存在心肌或心脏传导系统的改变,但目前的检查手段无法明确。

麝香保心丸特有的保护心肌、改善心脏血供的特性,对疾病本身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可能改善心脏传导系统的组织学改变,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同时两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药物除了治疗作用外它本身也可能起暗示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精神症状。

功能性房性早搏多与迷走神经兴奋、疲劳、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烟、酒、茶过度有关。

频发早搏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但也有一部分找不到基础疾病。

本研究中患者均未找到基础性疾病。

本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组在随访3个月后其复发率要低于心律平组,这提示对于功能性频发房性早搏虽然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当时疗效明显,但容易复发。

鉴于抗心律失常药本身的毒副作用,故有学者建议尽量避免用强制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以免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受到伤害。

功能性房性早搏的患者很多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李乃达等[6]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以心脏病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结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提示麝香保心丸可能对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心血管症状疗效显著。

这也提示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治疗频发功能性房性早搏的原因。

由此看出,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改善频发房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早搏数量,并有效预防其复发。

当然,功能性房性早搏有其诱发因素,患者可通过体育锻炼、调整情绪和生活习惯等方式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傅晓东,李纲.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5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5—27.
[2]马长生,汤日波.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J].实用药学与临床,2006,9(2):70—73.
[3]吴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36.
[4]曾群英.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2):18.
[5]黄振文.麝香保心丸改善心肌缺血的机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9):18—19.
[6]李乃达,张学坤,刘长虹,等.麝香保心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1996,17(8):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