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大纲
《管理会计》考试大纲
![《管理会计》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cd59d25ccbff121dd368371.png)
管理会计考试大纲第一篇现代管理会计基础一、总论1.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2.熟悉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特点;3.熟悉管理会计的内容与体系;4.熟悉管理会计的对象、方法和职能。
二、成本核算系统与传统成本计算法1.熟悉成本核算系统的基本内容;2.熟悉成本计算的传统方法;三、作业成本法1.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及其特征;2.了解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3.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4.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5.掌握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计算过程,能够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计算分析;6.掌握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7.熟悉作业成本管理。
四、变动成本法与本量利分析1.掌握成本性态分析,能够结合实际业务进行成本形态的分类和管理分析;2.掌握变动成本计算法,能够在不同损益期间进行成本分析;3. 掌握本量利分析,并能够利用该方法对具体产品进行盈亏临界分析。
五、战略成本核算1.了解战略成本核算概述;2.熟悉战略价值链分析;3.熟悉战略定位分析;4.熟悉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第二篇决策与规划会计六、企业战略决策会计1.了解传统的会计模式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描述存在的缺陷;2.掌握价值评估的现金流折算法;3.掌握价值评估的经济增加值法;4.熟悉战略地图:描述企业战略的平衡记分卡。
七、资本投资决策1.掌握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够熟练的分析和计算经济活动的现金流量;2.掌握资本投资的基本评价方法,能够熟练的运用到项目分析中;3.掌握资本投资方法的比较;4.掌握资本投资的风险处理。
八、短期经营决策1、熟悉短期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及考虑因素;2、掌握经营决策方法,能够运用决策方法对决策过程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案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3、掌握是否生产决策的判定方法;4、掌握生产品种决策,能够熟练地运用到新产品开发、转产等方面进行分析决策;5、掌握如何生产决策;6、掌握定价决策的一般方法。
九、适时生产系统与质量成本管理会计1、了解适时生产系统;2、熟悉质量成本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最全最新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最全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10fbc1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1.png)
课程编号:03013课程名称: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财务会计类专业(会计电算化、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人们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集经济学、数学和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交叉科学。
是现代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发展。
管理会计学科的建立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是通过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其理论与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分析,编制预算、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及对责任中心及整个企业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
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基本要求:通过识记管理会计等重要概念,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以及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理解管理会计的职能,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管理会计的内容;了解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内容以及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会计的概念教学难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了解成本性态的涵义,掌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与内容,了解和掌握成本性态分析模型和成本分类,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程序和方法。
教学重点:成本性态的涵义,各类成本的特点、内容。
教学难点:混合成本的分解。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理解变动成本法的涵义及其理论依据。
明确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明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各有哪些优点及局限性。
教学重点:运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其分期损益,比较其差别。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153e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9.png)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能力。
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全面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掌握相关的工具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发展和作用;2. 学习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和方法;3. 掌握成本核算和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技术;4. 培养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管理会计概述1.1 管理会计定义和作用1.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3 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2. 成本核算2.1 成本概念和分类2.2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2.3 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3. 业绩评价3.1 业绩评价的目标和方法3.2 投资回报率和经济附加值的计算3.3 基于业绩评价的绩效管理4. 预算管理4.1 预算编制和控制的基本概念4.2 预算类型和编制程序4.3 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5. 决策分析5.1 短期决策分析5.2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5.3 风险管理和不确定性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PPT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和调研,并进行管理会计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针对一个实际管理问题,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4. 课程总评: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论文质量。
六、参考教材1. 管理会计教程(第一版),李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管理会计:原理与实践(第三版),张华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773f2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3.png)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一、引言- 课程背景和目标- 课程重要性和学习价值二、课程概述-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管理会计在决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角色三、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 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四、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方法与系统- 过程成本与作业成本制- 成本估算与成本审核五、预算管理- 预算概念与预算体系- 预算编制与预算控制- 预算执行与预算调整- 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六、绩效评价- 绩效指标的设定与使用- 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 绩效评价在激励与考核中的应用- 绩效评价与绩效改进七、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的概念与目标- 投资估值方法与技术- 投资风险评估与管理- 投资决策在战略制定中的应用八、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战略成本管理与战略定价- 战略投资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战略绩效评价与战略控制九、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实际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案例- 实践中的管理会计问题与挑战十、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学生反馈与体会- 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全面理解和熟练运用能力。
通过对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投资决策和战略管理会计等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会计问题,并为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本课程将结合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管理会计大纲
![管理会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a495db7b9d528ea81c77933.png)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1.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1)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是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的;(3)是一个信息系统。
2.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1)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2)既为企业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3)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用来解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和非货币性信息;(4)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3.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与特征(1)相关性。
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
(2)准确性。
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3)一贯性。
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4)客观性。
要求管理会计信息是中立的,不带任何偏向。
(5)灵活性。
指数据能够成为几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从而为不同管理目的服务的程度。
(6)及时性。
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当局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
在准确性与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更重视及时性。
(7)简明性。
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当简单明确,易于理解。
(8)成本效益性。
管理会计的信息取得都要花费一定的代价。
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方面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职能规划未来(经营管理型)反映过去(报账型)服务对象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约束条件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约接受会计准则、制度及其他法规的制约报告期间不受固定会计期间限制按规定会计期间编制会计主体企业、部门(多层次)企业计算方法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一般数学方法信息精确程度相对精确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计量尺度货币和非货币量度全部使用货币量度(2)联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企业会计的范畴,联系主要有下:A、起源相同。
在传统会计中孕育、发展和分离出来。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4fb66a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d.png)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崔秀梅、殷俊明 审核人:杨 政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一、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02110090(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管理会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阐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利用系统,是为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它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有机融为一体,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以便其有效地经营管理企业,制定企业政策,计划和控制企业活动,评价、选择决策方案,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学分:3 学时:48(三)适用对象适用于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本科生。
二、课程简介《管理会计》将现代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作为内部报告会计,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会计信息支持,以便其有效地经营管理企业,制定企业政策,计划和控制企业活动,评价决策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其价值。
《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知识模块:第一模块为管理会计基础篇部分,主要包括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的分析与应用、本量关系解析、变动成本法;第二模块为预测和决策部分,主要包括分部报告和分权制、短期经营决策;第三为规划和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管理;第四模块为责任与评价部分,主要包括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
Management accounting, as accounting for internal reporting, integrates modern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provid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nagers of enterprises to facilitate their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nterprise activities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scheme, for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enterprise value.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cluding overview of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cost behavior,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andvariable costing.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making, mainly including the segment reporting, system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short-term business decision. The third part is concerned with planning and control, covering comprehensive budgeting management, control of standard cost, and 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The last part is about responsibility and evaluation, including the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预测、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内容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a588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7.png)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日期:教研室: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课程类型:专业课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重点掌握管理管帐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管理管帐与财务管帐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管帐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一般了解管理管帐原则和管理管帐机构。
【基本内容】一、管理会计的含义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三、管理管帐与财务管帐的关系四、管理会计的地位及其组织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讲授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成本的主要类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内容,进一步分类,降低途径、项目、相关范围,成本性态分析目的与方法,各种决策成本的定义;一般掌握边际利润。
【基本内容】一、本钱及其分类1.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2.多种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性态与相关范围1.成本性态的含义2.成本按其性态分类3.相关范围的意义三、成本性态分析1.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与目的2.本钱性态分析程序3.成本性态分析方法第三章变动本钱法【讲授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重点掌握变动本钱法的含义、前提,尤其是变动本钱法损益计算方法程序,变动本钱法与完全本钱法在本钱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一般掌握两种本钱计算方法的损益,计算变动纪律和变动本钱法的应用。
【基本内容】一、变动成本核算法概述1.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3.变动本钱法的优缺点4.变动本钱法的沿革与发展趋势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三、两种基本计算法净收益差额变动纪律的提示四、变动本钱法的应用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保本分析、XXX分析。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84d29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1.png)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1. 引言1.1 学科背景和定义1.2 学习目标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2. 教学内容2.1 管理会计基础知识2.1.1 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2.1.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2.1.3 管理会计信息的特点与需求2.2 成本管理与控制2.2.1 成本概念与分类2.2.2 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驱动因素2.2.3 掌握成本控制技术与方法2.2.4 成本分析与决策2.3 经营预算与控制2.3.1 预算概念与分类2.3.2 预算编制与执行2.3.3 预算控制与管理2.3.4 预算与绩效评估2.4 经营绩效评估2.4.1 绩效概念与指标体系建立2.4.2 绩效测量与评估方法2.4.3 绩效改进与激励机制2.5 法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2.5.1 管理会计与法律的关系2.5.2 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5.3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管理3. 教学方法3.1 讲授与课堂讨论3.2 个案分析与小组讨论 3.3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3.4 学生报告与批判性思考4. 评估方式4.1 个人表现评估4.2 小组项目评估4.3 期末考试5. 教学资源5.1 教材5.2 参考书目5.3 电子资源和期刊6. 参考要求6.1 阅读教材6.2 完成课堂作业6.3 参与小组讨论6.4 准备并参与评估项目7. 课程安排7.1 第一周:管理会计基础知识介绍 7.2 第二周:成本管理与控制7.3 第三周:经营预算与控制7.4 第四周:经营绩效评估7.5 第五周:法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8. 总结8.1 教学成果评估8.2 学生反馈与改进措施8.3 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教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将深入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概念、成本管理与控制、经营预算与控制、经营绩效评估以及法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7c621b15ef7ba0d4a733bb1.png)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必修课
学时:管理会计
学分:2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理念是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会计信息服务于当今企业的各项决策,真正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的目标,这需要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了解成本会计与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把握管理会计的脉搏。
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传授学生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各项技术方法,以及将成本信息运用于企业的预测,预算,决策,控制和考核等各项管理活动。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管理架构,本量利分析,作业成本核算,全面预算管理,短期经营决策,平衡积分卡,长期投资决策以及业绩考核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结合案例的解剖,能够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的完整知识体系,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企业经营的现实问题。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掌握企业管理与会计的基本操作。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3e167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3.png)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英文名称:教学对象:学时学分:先修课程:执笔人:修订时间:1109306Management Accounting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共 54 学时(其中实验 8 学时) ,3 学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审校人:一、课程简介管理会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限选课,开设于第五学期。
它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相关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配合所构成的经济信息系统,共同服务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一些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教授法为主、讨论法为辅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的形式是闭卷考试。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 30%+实验成绩 10%+期末考试成绩 60%组成。
五、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课程教材:王郁茹、冉铖主编,《管理会计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2、主要参考书:[1] (美)威廉.罗奇主编,《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2]贺颖奇、陈佳俊主编,《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3]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主编,《管理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六、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课、课外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0722201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学院(系):经济管理系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课程学分:2学分
执笔人:黄娟
审订人:康晓东
修(制)订日期:2012年9月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为会计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业务提高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会计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程——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的基础上,能对现代管理会计——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客观经济形势变化引起的会计领域的新发展有比较系统、深刻的了解。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全面、系统介绍西方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外,应着重引导学生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实践,对照传统财务会计,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管理会计的新路子。
着重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决策能力。
本课程为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尚不成熟。
为此在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过于强调概念、理论的记忆,而应注意引导学生消化理解其精神实质。
平时加强案例分析及习题练习,笔试方式采用理论实践并重,更侧重实例题的灵活分析与判断。
三、课程内容(重点△难点★)
1 现代会计向传统的挑战(案例分析)1.1 “亏损产品应否停产?”
1.2 零部件该否外购?”
1.3 企业如何增盈?
1.4 产品生产如何组合
1.5 货币资金时间价值
1.6 投资决策分析
1.7 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评价分析
1.8 变动成本实例
2 总论
2.1 管理会计的定义
2.1.1 国外综述
2.1.2 国内综述
2.1.3 定义
2.2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2.2.1 成本控制阶段
2.2.2 预测决策阶段
2.2.3 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2.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3. 1区别
2.3.2 联系
3 变动成本法
3.1 成本分类与成本概念
3.1.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3.1.2△成本按性态分类
3.1.3 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类
3.2 ★混合成本分解
3.2.1高低点法
3.2.2回归分析法
3.2.3账户分析法
3.3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4.2.1 变动成本法基本原理
4.2.2 变动成本法的优越性
4.2.3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适用
4 成本——产量——利润分析(CVPA)
4.1 △CVPA基本原理及前提条件
4.1.1 基本原理
4.1.2 前提条件
4.2 ★多品种同时产销情况下的CVPA
4.2.1 加权市场法
4.2.2 其它方法
4.3 CVPA在规划企业目标利润中的应用
5 经营预测
5.1 △决策概述
5.1.1 相关概念
5.1.2 几种常用决策分析方法
5.2 预测方法
5.2.1 预测概述
5.2.2 销售预测
5.2.3 成本预测
6 经营决策
6.1 定价决策
6.3.1 最优售价决策
6.3.2 结合生产能力确定最优售价
6.3.3 特殊订货定价决策
6.2 △生产决策
6.4.1 亏损产品应否停产
6.4.2 新产品开发决策
6.4.3 生产条件一方面受限制时,产品生产决策
6.4.4 生产条件多方面受限制时,产品生产决策
6.4.5 零部件自制外购决策
6.4.6 产品应否转产决策
6.4.7 半成品直接出售或最终完工出售决策
6.4.8 多种工艺方案选择
6.3 成本决策
6.5.1 经济批量法适用
6.5.2 价值工程
7 标准成本法
7.1 标准成本的制订
7.2 △差异分析.
7.2.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7.2.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7.2.3 变动制造费成本差异分析
7.2.4 固定制造费成本差异分析
7.3 差异处理
7.3.1 例外原则
7.3.2 帐务处理
8 全面预算
8.1 概述
8.1.1 全面预测体系
8.1.2 全面预算特点
8.2 △几种先进的编制预算的方法.
8.2.1 弹性预算
8.2.2 零基预算
8.2.3 滚动预算
8.2.4 概率预算
9责任会计
9.1 概述
9.1.1 内容
9.1.2 如何建立
9.2 △责任中心及考核指标
9.2.1 成本中心
9.2.2 利润中心
9.2.3 投资中心
9.3 内部转移价格及经济仲裁
9.3.1 内部转移价格
9.3.2 经济仲裁
四、时间分配
课程分段标识各章
序号
各章名称
教学环节(学时)
讲
课
习
题
实
验
上
机
课
外
小
计
1 .现代会计向传统的挑战
2 2
2 .总论 2 2
3 变动成本法
4 4
4 .成本——产量——利润分析(CVPA 4 4
5 .经营预测 4 4
6 .短期经营决策 6 6
7 标准成本制度
8 .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 3 3
9 .责任会计 3 3 总计32 32
五、课程说明
英文课程名称Management Accounting
主要选修课程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适用专业类别工商管理类
主要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康晓东.管理会计.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6
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内容提要
管理会计学是20世纪50年代从会计学中分离出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集中体现了会计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西方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围绕“规划与决策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两大主体内容,阐述了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与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诸方面的内容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鲜明反映了管理会计所独有的评价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重要职能,从而能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必开
实验
项目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