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版)单元评估检测(四)古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四)
第四单元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后汉书·宦者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57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 )
A.文献资料不可信
B.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
C.考古资料不可靠
D.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
2.有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大发明”,其中有四项出自史前、
三项出自夏至春秋、七项出自战国秦汉时期,唐代两项,宋代六项,
元明各一项,至清代便再也未出现任何原创性重大发明。

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原创力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巅峰状态
B.唐代仍具盛世气象,宋代承前朝遗泽、经济发达,是中国古代科技
发展的高峰时期
C.元明已呈衰颓之象,有清一代虽号称有“康乾盛世”,却昧于世界大势,不思进取亦无能进取,致酿成国弱民贫的百年落后局面
D.以上现象不一定与所处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联
3.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
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

但由于历法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法仍旧风行。

这反映了( )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5.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哪项最不适宜( )
A.造纸术: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D.印刷术:没有它就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文中说道:(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
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此时期市民化的特征主要表现有( )
①文人画②宋词③京剧④元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7.(2013·北京模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
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孟浩然
B.杜甫
C.李白
D.王维
8.有人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

”对“石破天惊”的准确解读是( )
A.有了文字人类才得以交流
B.文字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唯一载体
C.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D.文字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
9.仔细观察下列钱币的图片,根据其中的信息判断哪些一定是赝品(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0.(2013·辽宁五校模拟)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
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11.2012年是农历的壬辰年“龙年”,右图是“龙
年”剪纸画。

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C.体现了中国画工笔重彩的风格
D.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12.(2013·嘉兴模拟)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材料二
材料三这种特色,不仅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地学等自然科学各分支中表现出来,在工程技术、农学、医药学等方
面更突出地显示出来。

譬如,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
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各种原动力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声学知识是与乐器制造、音乐娱乐活动、礼乐制度的推进、特殊需要建筑的建造以及军事
活动等紧密相关;热学与物理学知识则与冶炼业和炼丹术、火药、火
箭的研制,气象、气候的观测以及日常生活等相联系,电学与磁学知
识则与雷电现象的观察、防避,冶铁业的发展,地形测量,航海事业,军事,医学以及日常生活等紧密相关,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照相、火的利用、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连。

——袁运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历史概貌及其特征》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历史现象并说明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比较并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
成果比较的走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走势的原因。

(1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这种特色”。

(4分)
14.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
界文明舞台,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
材料二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
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

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
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

当时学术风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

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偶然的,
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
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材料三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

他们创造着,体
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

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
去了感受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之际的主要哲学思想,中
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
方面?(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8分)
(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
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

(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材料中的描述涉及研究历史学的重要资料,即实物
史料和文献史料,两者都是我们后人研究历史必不可少的资料。

真实的历史需要两者互证,当只有其中一者出现时,会随着研究的深入,
逐渐接近历史的客观事实,不能说任何一种资料可信或者不可信。

2.【解析】选D。

本题根据材料选出不正确的说法,分析各选项,D 说法错误较容易选出,各类现象与所处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有紧密的
联系,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

3.【解析】选C。

火药的发明与道家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故火
药发明最能佐证题干材料的观点。

4.【解析】选A。

隋唐之际,我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材料中讲到政
府是颁布历法的法定部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私自用雕版印刷术来刻印历法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说明这一时期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在官方及民间都已经掌握。

5.【解析】选D。

A、B、C分别分析了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影响,都是正确的。

虽然印刷术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但不是根本因素,故答案为D。

【变式备选】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D。

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势力提供了武器保证,
故①有误。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早期,此时智者运动早已结束,故④有误。

②③都是对四大发明影响的正确理解。

6.【解析】选C。

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典型代表,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
就最为突出,也没有体现“市民化”,可以排除①;③出现于清朝,
也可以排除,故选C。

7.【解析】选C。

结合材料中信息“盛唐”“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反映的是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

8.【解析】选C。

本题强调的是“文字的发明”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文字是文明的象征。

故选C。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一要结合钱币上的字体进行排除,另一方
面也需结合一些历史常识辨别。

【解析】选C。

②是汉代的钱币,②上的字体是楷体,这是不正确的;
③钱币上的通宝都是以年号命名,而不以朝代命名,故不正确。

①是
秦的半两钱;④是唐朝的开元通宝钱。

【变式备选】《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以上材料反映了( )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解析】选D。

根据题干“隶书矣……施之于徒隶也”分析,故D符合题干意思。

A不符合题干内容,B不符合史实。

C不符合题目内容,隶书出现的先后顺序颠倒。

10.【解析】选B。

宋代的文人山水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而不是风俗画。

A、C、D的表述均符合史实。

【误区警示】中国古代文人画重表达观念和情感,强调主观的、个性
的自我表现,多借物寓意来表达志节和意趣,而且重墨轻色,这与西
方的传统绘画截然不同。

11.【解析】选C。

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绘画艺术,而图中是一幅风俗画。

12.【解析】选C。

由“传神写照”
“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的传神、赋彩、心源可以判断这是绘画技艺与理论。

1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特色,侧重考查从材
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分析能力。

解答第(1)题,应注意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归纳现象,主要原因应结合所学知识从活字印刷术的
发明,印书量的增加来加以说明。

第(2)题考查对曲线图表的解读和概括能力,同时审题要把握比较并指出走势、分析原因等关键,答案
中要体现中西两时期的走势,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层面
来分析。

第(3)题,注意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来概括“这种特色”。

答案:(1)现象:宋代士大夫大量藏书。

(1分)原因:宋朝时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得以大量印制,为士大夫藏书提供了方便。

(3分) (2)走势: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4分)原因: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发展缺
乏社会推动力;科举制阻碍了大多数读书人对科技进步的追求;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海禁政策则阻隔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传统“重道轻器”观念也对知识分子产生了负面影响。

(8分)
(3)特色: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

(4分)
14.【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结合秦汉
时期政治、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来回答。

第(2)题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答案可从材料中归纳,逐条列出,但注意不要照
抄材料原句。

第(3)题是开放性设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论证能力,要
求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结合教材知识加以论证。

答案:(1)哲学思想:董仲舒宣扬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表现:国家统一;独尊儒术。

(4分)
(2)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的发达;学术风气自由、学术环境宽松;尊重科技、重视科技的氛围;经济的迅猛发展。

(8分)
(3)同意材料三的观点。

宋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像四大发明那样的
科技成果;思想、文学、艺术上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是对
前人成果的总结,很少有原创性的发明或发现。

或不同意材料三的观点。

明清时期出现了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科学著作《本草纲目》等;产生了王阳明、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不仅是对前代思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启迪了后世;文学方面,当时流行的小说、戏剧等在历史上都具有相
当重要的地位。

(8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