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技巧延伸提问的运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山居情 》写作背景
舒淡兮
淡兮年少时居于山野,每天都能享受天籁之声,对于 大自然的景物非常爱好。长大后搬到人烟稠密的地方, 眼所见尽是酒家市集,耳所闻尽是叫卖声,感到很不 是滋味。直到「天命」之年,作者与家人搬到山庄居 住,重拾儿时经历。在一个暮春的早晨,淡兮看着初 出的太阳,听到鸟语,嗅到花香,忽然有感,即兴写 下这首诗,表达出他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光景。
选择用哪些方法去解决问题是学生来决定 例如
运用传销方法去推销「太雕」
7
分析
分拆某一个问题,找出它的成分及 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及互相的影响 例如
破解「太雕」 酿制之谜
8
综合
创造新的东西,它不一定是空前的,只要 对于某学生是新的便可
由于时间和评核准则,在大班常被忽略 例如
提出酿制极品「太雕」 的秘笈
方法修订自林德成 (2004):探究教学法,载霍秉坤 (主编), 《教学方法与设计》,页105 – 114,香港,商务印书馆。
18
。能
: 提 问 》 , 香 港 ,
陈 锦 荣 、 严 佩 筠
(2011)
香
港
教 育 学 院 小
班 教 学
发 展 与
研 究 中
心 。
: 《 小 班 教 学 专 题 系 列
知识 理解 应用
高层次的问题
分析 综合 评鉴
4
知识
零碎的事实 从记忆回取已有知识 例如
说出黄酒的种类
5
理解
把已有知识用不同形式表达出来 能举例说明某概念 例如
从两瓶酒樽所列的成分,辨别出哪瓶是「女儿 红」,哪瓶是「太雕」
6
应用
不但明白某一个概念而且能用它来解决一 个没有遇过的问题
本课节的学习内容大纲
一、问题的高低层次类别 二、延伸提问的特征 三、探究式的延伸提问 四、引导式的延伸提问
1
一、问题的高低层次类别
2
活动(一)
请就讲义第二页各题,按 Bloom’s Taxonomy 对问题层次的高低类别进行分类
3
Bloom’s Taxonomy (Bloom, 1956)
低层次的问题
2009)
• 教师给小组中每一个学生分配一个号数,并 提出问题
当组员一起商讨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便随 机说出一个号码,被分配到该号码的学生便 可以举手,教师从中选一个或多个学生作答
教师给予回馈 学生的答案正确,可为小组赢取一分
14
延伸提问的特征
高层次的问题 一问多答 充分的候答时间 师生的互动最少维持30秒
ã ã ã (1,3,5)+(2,4,6)+(1,2,4) +(1,2,3)+(3,5,6)+(4,5,6) = 6
ã(1,2,3,4,5,6) = 1
2
一共: 16
4
6
25
引导式的延伸提问进行情况
师 :试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生1:6个。 师 :请说说你怎样算出这个数目。 生1:xxxxxxx 师:有趣啊!谢谢你。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2:9个。 师 :请说说你是怎样多算3个。 生2:xxxxxxx
15
三、探究式的延伸提问
16
探究学习的步骤 (Eggen & Kauchak, 1995)
l 辨析问题 l 作出假设 l 搜集资料 l 评估假设 l 达致通则
17
活动 (二)
探究式的延伸提问
四个步骤: (1) 教师提出问题 (2) 学生说出假设 (3) 教师用 “是” 或 “不是” 来回应学生的假设 (4) 如果教师回应 “不是”,学生继续说出其他假设,直到教师 回应“是”
Anderson, L.W., & Krathwohl, D.R. (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Y: Longman.
Bloom, B.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NY: Mckay.
Eggen, P. D. & Kauchak, D. P. (1995).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l
(综合)
¡ 假如你是这首诗的作者,你在闲时会做些什么?
(综合)
你欣赏这首诗的什么地方?
(评鉴)
9. 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人?
1. (分析)
22
四、引导式的延伸提问
23
活动 (四) 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 个三角形
24
1 3
5
ã (1)+(2)+(3)+(4)+(5)+(6) = 6 ã ã (1,3)+(2,4)+(5,6) = 3
( 二 )
提 升 小
班
教
学
的
效
闲劳暮朝 对伴听迎 凤丝霎暾 蓁竹虫花 铭醑声荣
舒 淡 兮
19
探究问题
《山居情 》舒淡兮
朝迎暾花荣 暮听霎虫声 劳伴丝竹醑 闲对凤蓁铭
l 作者在早上做些什么? l 作者在晚上做些什么? l 作者在忙时怎样应付? l 作者在闲时怎样打发时间? l 作者想借这首诗表达些什么? l 你可以给这首诗另起一个名称吗? l 如果你是这首诗的作者,你在闲时会做些什么? l 你欣赏这首诗的什么地方? l 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人?
12
充分的候答时间
延伸提问不容易回答,宜给予充分的候答 时间
候答时间最多可给 8-10秒 为什么? 如果候答时间已过,仍然只有很少学生举
手回答,怎么办? 可以使用「数字头」(Numbered Heads
Together)
13
数字头 (Numbered Heads Together) (Kagan,
Teaching content and thinking skills (3 r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Kagan, S. (1994 / 2009). Cooperative Learning. San Clemente,
CA: Kagan Cooperative L (主编),《教学方法与 设计》,页105 – 114,香港,商务印书馆。
陈锦荣、严佩筠 (2011):《小班教学专题系列(二)提升小班
教学的效能:提问》,香港,香港教育学院小班教学发展与研
究中心。
29
21
活动 (三) (页3)
二人小组讨论:
把下列问题按Bloom Taxonomy分类
¡ 作者在早上做些什么?
l
(理解)
¡ 作者在晚上做些什么?
l
(理解)
¡ 作者在忙时怎样应付?
l
(理解)
¡ 作者在闲时怎样打发时间?
l
(理解)
¡ 作者借这首诗想表达些什么?
l
(分析)
¡ 你可以给这首诗另起一个名称吗?
师:谢谢你。还有其它的组合吗?
生3:有。我数到一共有16个。 师 :请说说你怎样再多算出5个。 生3:xxxxxx 师:对了。谢谢你。
26
总结
活动 (五) 延伸提问有甚么好处? (页4)
可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可让学生自行发现及纠正错误
27
请你提问或给意见!
28
参考数据
9
评鉴
根据评核准则去判断及评价 准则要合理而不是基于个人价值观 如法官按 “盗窃法” 判案
例如
品牌
10
二、延伸提问的特征
11
下列哪些是属于延伸提问?
香港的市花是什么?(否) 有什么原因使学校收生不足?(是) 怎样把青蛙的生活史由出生前至成虫各阶
段顺序排列? (否) 这个故事可以有哪些新的结局? (是)
《山居情 》写作背景
舒淡兮
淡兮年少时居于山野,每天都能享受天籁之声,对于 大自然的景物非常爱好。长大后搬到人烟稠密的地方, 眼所见尽是酒家市集,耳所闻尽是叫卖声,感到很不 是滋味。直到「天命」之年,作者与家人搬到山庄居 住,重拾儿时经历。在一个暮春的早晨,淡兮看着初 出的太阳,听到鸟语,嗅到花香,忽然有感,即兴写 下这首诗,表达出他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光景。
选择用哪些方法去解决问题是学生来决定 例如
运用传销方法去推销「太雕」
7
分析
分拆某一个问题,找出它的成分及 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及互相的影响 例如
破解「太雕」 酿制之谜
8
综合
创造新的东西,它不一定是空前的,只要 对于某学生是新的便可
由于时间和评核准则,在大班常被忽略 例如
提出酿制极品「太雕」 的秘笈
方法修订自林德成 (2004):探究教学法,载霍秉坤 (主编), 《教学方法与设计》,页105 – 114,香港,商务印书馆。
18
。能
: 提 问 》 , 香 港 ,
陈 锦 荣 、 严 佩 筠
(2011)
香
港
教 育 学 院 小
班 教 学
发 展 与
研 究 中
心 。
: 《 小 班 教 学 专 题 系 列
知识 理解 应用
高层次的问题
分析 综合 评鉴
4
知识
零碎的事实 从记忆回取已有知识 例如
说出黄酒的种类
5
理解
把已有知识用不同形式表达出来 能举例说明某概念 例如
从两瓶酒樽所列的成分,辨别出哪瓶是「女儿 红」,哪瓶是「太雕」
6
应用
不但明白某一个概念而且能用它来解决一 个没有遇过的问题
本课节的学习内容大纲
一、问题的高低层次类别 二、延伸提问的特征 三、探究式的延伸提问 四、引导式的延伸提问
1
一、问题的高低层次类别
2
活动(一)
请就讲义第二页各题,按 Bloom’s Taxonomy 对问题层次的高低类别进行分类
3
Bloom’s Taxonomy (Bloom, 1956)
低层次的问题
2009)
• 教师给小组中每一个学生分配一个号数,并 提出问题
当组员一起商讨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便随 机说出一个号码,被分配到该号码的学生便 可以举手,教师从中选一个或多个学生作答
教师给予回馈 学生的答案正确,可为小组赢取一分
14
延伸提问的特征
高层次的问题 一问多答 充分的候答时间 师生的互动最少维持30秒
ã ã ã (1,3,5)+(2,4,6)+(1,2,4) +(1,2,3)+(3,5,6)+(4,5,6) = 6
ã(1,2,3,4,5,6) = 1
2
一共: 16
4
6
25
引导式的延伸提问进行情况
师 :试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生1:6个。 师 :请说说你怎样算出这个数目。 生1:xxxxxxx 师:有趣啊!谢谢你。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2:9个。 师 :请说说你是怎样多算3个。 生2:xxxxxxx
15
三、探究式的延伸提问
16
探究学习的步骤 (Eggen & Kauchak, 1995)
l 辨析问题 l 作出假设 l 搜集资料 l 评估假设 l 达致通则
17
活动 (二)
探究式的延伸提问
四个步骤: (1) 教师提出问题 (2) 学生说出假设 (3) 教师用 “是” 或 “不是” 来回应学生的假设 (4) 如果教师回应 “不是”,学生继续说出其他假设,直到教师 回应“是”
Anderson, L.W., & Krathwohl, D.R. (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Y: Longman.
Bloom, B.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NY: Mckay.
Eggen, P. D. & Kauchak, D. P. (1995).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l
(综合)
¡ 假如你是这首诗的作者,你在闲时会做些什么?
(综合)
你欣赏这首诗的什么地方?
(评鉴)
9. 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人?
1. (分析)
22
四、引导式的延伸提问
23
活动 (四) 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 个三角形
24
1 3
5
ã (1)+(2)+(3)+(4)+(5)+(6) = 6 ã ã (1,3)+(2,4)+(5,6) = 3
( 二 )
提 升 小
班
教
学
的
效
闲劳暮朝 对伴听迎 凤丝霎暾 蓁竹虫花 铭醑声荣
舒 淡 兮
19
探究问题
《山居情 》舒淡兮
朝迎暾花荣 暮听霎虫声 劳伴丝竹醑 闲对凤蓁铭
l 作者在早上做些什么? l 作者在晚上做些什么? l 作者在忙时怎样应付? l 作者在闲时怎样打发时间? l 作者想借这首诗表达些什么? l 你可以给这首诗另起一个名称吗? l 如果你是这首诗的作者,你在闲时会做些什么? l 你欣赏这首诗的什么地方? l 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人?
12
充分的候答时间
延伸提问不容易回答,宜给予充分的候答 时间
候答时间最多可给 8-10秒 为什么? 如果候答时间已过,仍然只有很少学生举
手回答,怎么办? 可以使用「数字头」(Numbered Heads
Together)
13
数字头 (Numbered Heads Together) (Kagan,
Teaching content and thinking skills (3 r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Kagan, S. (1994 / 2009). Cooperative Learning. San Clemente,
CA: Kagan Cooperative L (主编),《教学方法与 设计》,页105 – 114,香港,商务印书馆。
陈锦荣、严佩筠 (2011):《小班教学专题系列(二)提升小班
教学的效能:提问》,香港,香港教育学院小班教学发展与研
究中心。
29
21
活动 (三) (页3)
二人小组讨论:
把下列问题按Bloom Taxonomy分类
¡ 作者在早上做些什么?
l
(理解)
¡ 作者在晚上做些什么?
l
(理解)
¡ 作者在忙时怎样应付?
l
(理解)
¡ 作者在闲时怎样打发时间?
l
(理解)
¡ 作者借这首诗想表达些什么?
l
(分析)
¡ 你可以给这首诗另起一个名称吗?
师:谢谢你。还有其它的组合吗?
生3:有。我数到一共有16个。 师 :请说说你怎样再多算出5个。 生3:xxxxxx 师:对了。谢谢你。
26
总结
活动 (五) 延伸提问有甚么好处? (页4)
可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可让学生自行发现及纠正错误
27
请你提问或给意见!
28
参考数据
9
评鉴
根据评核准则去判断及评价 准则要合理而不是基于个人价值观 如法官按 “盗窃法” 判案
例如
品牌
10
二、延伸提问的特征
11
下列哪些是属于延伸提问?
香港的市花是什么?(否) 有什么原因使学校收生不足?(是) 怎样把青蛙的生活史由出生前至成虫各阶
段顺序排列? (否) 这个故事可以有哪些新的结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