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据的分类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组(如k个地区),再随机抽
取部分群,并将被抽取得各个群得全部观察单位 组成样本。 方法 班级编号:1,2,3,……,40 随机数字:22,56,07,97,75 … …←40~80者减40, >80者减80。 抽中班号:22,16,07,35… …
随机分组经常通过随机数来实现。 获得随机数得常用方法有两种: 查随机数字表与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
随机分组分为:完全随机化分组与分层随 机化分组。
完全随机化分组:直接对受试对象进行随 机化分组。
简单易行,但各组例数可能不同。
例2 将18名乙脑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 分别给予A、B、C三种药物治疗,比较治 疗后得退热时间。
(一)原始研究证据(primary evidence) 原始研究证据就是对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 得有关病因、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等 试验研究所获得得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 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得结论。 包括试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
原始研究得基本设计类型
试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 交叉试验(cross-over trials) 自身前后对照试验(before-after study)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trials)
即先将调查总体得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 或者抽签等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方法 先将总体中得所有个体顺序编号,再用随机得方 法抽取个体组成样本。 本例学生编号:1,2,3,4,5,6,…,2000 假设需调查得样本数为200,则需要查随机数字200个
注意:查取得随机数字得位数等于样本含量得位数。
观察性研究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病例对照试验(case control study) 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 叙述性研究(descrptive study) 病例系列(case series) 个案报道(case report)
1、随机对照实验(RCT)
编号
随机数 序号R 组别
一区组 1234 22 19 16 78 3214 CBAD
二区组 5 678 03 93 78 23 1 432 A D CB
三区组 9 10 11 12 15 58 57 48 1432 ADCB
编号
随机数 序号R 组别
四区组 13 14 15 16 61 36 18 88 3214 CBAD
随机对照试验特点:
研究者可以通过随机抽样及随机分配得方法主 动地控制试验,排除干扰,消除某些已知或未知 得偏倚因素对结果得干扰,就是研究得结果有 着良好得真实性。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必须同步 地开展研究,并且试验得条件与环境应该保持 一致。
随机对照试验就是一种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得用途:
五区组 17 18 19 20 09 12 85 38 1 243 A BDC
区组
一 二 三
分组结果
处理组
A
B
C
D
3( ) 2( ) 1( ) 4( )
5( ) 8( ) 7( ) 6( )
9( ) 12( )11( )10( )
四 15( )14( )13( )16( )
五 17( )18( )20( )19( )
整群抽样优缺点 优点:便于组织、节省经费。 缺点: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
(四)分层抽样(分类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得不同程度分为若干类型(层),再 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得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 样本。
用于分层得特征就是指影响观察值变化得主要因素。
按地域将17个市分为3层 每层随机抽取2个市 每个市随机抽取3个县
每个县随机抽取4个镇
(2)分组得随机:
每个受试对象被分配到各组得机会相等。 保证受试对象得其她状况在对比组间尽 可能平衡,提高组间得可比性。
随机分组最简单得方法就是抽签、掷硬 币、掷骰子等等。
简单易行,但不适用于受试对象数目较大 得多组分配。
非等量随机对照试验、组群随机对照试 验
2、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将一个范围明确得人群按就是否暴露于 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得亚 组,追踪其各自得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 结局得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 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得一种观察 性研究方法。
特点: 就是由因到果得研究,它所研究得暴露因素在研究开始 以前就已经存在,能明确提出暴露与疾病得因果关系。
方法 本例:6个年级,每个年级为一层,每层随机抽取学生,合 起来为200学生。 优点: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
注意:
各种抽样方法得抽样误差大小就是不同得。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 层抽样。
(五)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 阶段来进行,就叫多阶段抽样。
主要用于临床治疗性或预防性试验研究,探讨 或比较某一新药/治疗措施,对疾病治疗与预防 得效果,为正确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随机对照试验也可以用于病因学研究。但必须 保证研究得可能致病因素,必须证明对人体无 害。
其她形式得随机对照试验:
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
与随机对照试验得区别就是试验对象以 半随机方式进行,如依患者入院顺序、住 院号、出生年月及星期等分别分配到试 验组或者对照组。
随机化得目得
随机化就就是采用随机得方式使每个受 试对象都有同等得机会被抽取或分到不 同得实验组与对照组。
随机化就是对付大量不可控制非处理因 素得一个重要统计学手段。
它使不可控制得混杂因素在实验组与对 照组中得影响相当。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 静
随机化应贯穿于研究设计与实施得全过 程,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方法
本例 2000/200=10(人)— 抽样间距
1,2,3,4,5,6,7,8,9,10
样本: 6,16,26,36,… ,1996 — 200人
先将总体中得个体顺序编号,再每隔相等得间隔抽取 一个个体组成样本。
系统抽样优缺点
优点: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缺点: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 性。
对照组采用一种无药理作用得假药,在药物剂 型或处置上不能为受试者识别,成为安慰剂 (placebo)。
有助于避免对照组病人产生与实验组病人不同 得心理作用,克服研究者、受试者、评价者等 由于心理因素所形成得偏倚。
实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
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就是施加某种与处 理因素有关得实验因素。
随机对照试验就是采用随机分配得方法, 将符合要求得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实验 组与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得试验措施与 对照措施,在一致得条件下或环境里,进行 研究与观察试验效应,并用客观得效应指 标测量试验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 出试验结论。
随机分配(随机分组)
就是在临床试验中,将被选择得合格得研 究对象用随机得方法分配到相应得试验 组(experimental group)与对照组 (control group)。
(1)抽样得随机:
How?
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机会被抽到样
本中来。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基本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 样、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
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
例1 某中学有2000名学生(6个年级、 40个班),调查其近视眼患病率。
(一)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ampling):
赖氨酸添加试验中,实验组儿童得课间餐为添 加氨基酸得面包,对照组为不加氨基酸得面包。
自身对照(self control)
对照与试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进行。如身体对称部 位或试验前后接受不同研究因素,一个为对照,一个为 实验,比较其差异。
研究某治疗烧伤新药得疗效,就可选用一部位用烧伤新 药,另一部为用其她公认有效药物。
随机数字:2217,6865,8168,9523,…,0102 共200个 抽取学生编号:0217,0865,0168,1523,…,0102
随机抽样得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均数、率及相应得标准误 计算简单。
缺点:总体较大时,难以一一编号。
(二)系统抽样(等距或机械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为等距抽样或者机械抽样。即先将总体得观察单 位按某一顺序号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第k 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距,机械地从每一部分各抽一 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 判断抽样(Judgment sampling) 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 滚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
例2:要调查某种疾病在山东省得发病情 况,试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研究某种疾病长期发生发展变动趋势,为 制定新得预防规划与措施提供依据。
3、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以确诊得患有某特定疾病得一组病人作为病例, 以不患有该病但有可比性得一组个体作为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历,搜集既往 各种可能得危险因素得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 组中危险因素得暴露比例,并作统计分析,从而 估计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有无关联得研究。
就是基于观察人群自然暴露于可疑病因因素后疾病变 化规律得研究,也成为自然实验,本质就是观察性研究, 不就是实验研究。
其研究对象不应当患有所研究得疾病,但就是要求每个 研究对象都有可能成为所研究疾病得病例。
应用范围: 可用于病因学研究,主要验证某暴露因素 对某种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得影响。
描述疾病得自然史
研究证据的分类
什么就是证据? 您了解得证据有哪些?
学习目标
掌握临床研究证据得分类;原始研究证据 与二次研究证据得概念 熟悉临床研究证据得来源 了解证据分级得标准与分级演变过程
循证医学定义
最佳
证据
临床医生专业技能 与经验
患者得参与 循证医学
第一节 证据得分类
按照研究与应用得不同需要分类
一、按研究方法分类
完全随机化虽W然HY提?高了各组得均衡性,但 就是并不能保H证OW各?组间一定达到良好得 均衡性。
此时应该对可能影响实验过程与结果得 混杂因素进行分层,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 完全随机化,即进行分层随机化。
例3 为比较4种抗癌药物(A,B,C,D)得 疗效,拟用20只小白鼠做实验,该如何做?
应将体重作为分层因素
如何进行随机分组?
患者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随机数字:58 71 9630 24 18 46 23 34 27 85 13 99 28 44 49 09 79 序号(R) :13 14 17 8 5 3 11 4 9 6 16 2 18 7 10 12 1 15 处理组别:丙 丙 丙 乙 甲 甲 乙 甲 乙 甲 丙 甲 丙 乙 乙 乙 甲 丙 规定R值:1~6为甲组,7~12为乙组,13~18为丙组。
(3)实验顺序得随机:每个受试对象先后 接受处理得机会相等,它使实验顺序得影 响也达到可均衡。
可以查随机数字,规定干预措施得分配顺 序。
对照得原则
设立施加处理得实验组得同时设立不施 加处理因素得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除 了处理因素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或接近。
对照就是比较得基础。
对于某些会自然痊愈得疾病进行防治效 果研究时,没有对照就难以说明疾病得痊 愈就是防治得效果还就是自然痊愈。
对照得形式,根据研究得目得与内容:
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
观察维生素A得防癌作用,实验组石棉矿 工口服维生素A,对照组不服用,追踪一定 时期后,比较两组工人癌症得发生率。
简单易行,但容易引起心理差异,影响实验 效应得测定。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
又如研究盐酸布曲明得减肥效果,以肥胖病人用药前得 体重作对照,自身对照简单易行。但若实验前后某些环 境因素或自身因素发生了改变,就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难以确定药物疗效。
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
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作为对照。 这种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用得较多,常用于 证明某种新检验方法就是否能取代传统 方法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