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七册练习题(共10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七册练习题(共10套)
四上数学练习一
姓名:学号:
一、读数:
184020:() 1567009:() 6302050:() 50060003:() 2060800:() 4302000:()二、写数: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五百零三万四千:()二十五万零七百:()一百万零五十:()四千三百零二万三千五百:()六万八千零一:()三、写数:
九百万、四十万、六万、五千组成的数是()。
三千万、五万、七百组成的数是()。
八千万、九十组成的数是()。
四、用0,0,0,9,8,7,6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1、读三个0:() 3、读一个0:()
2、读两个0:() 4、所有的0都不读:()
五、10个一万是();10个一千万是()。
一百万有10个();10个()是一百万。
一亿里面有()个万。
六、80050060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它是()位数。
“8”表示8个(),“5”表示()个(),“6”表示()。
七、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万位是第()位,亿位是第()位。
百万位的右边是()位,百万位的左边是()位。
一个六位数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位数。
四上数学练习二
1、读数或写数。
三千零六十八万零五百三十五亿六千零二万八千五百
()()
一千一百零九亿零四十万八百零三万零五十
()()
40100400200 2500050000
()()
20800005000 390001540000
()()
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99920 805000 59704200 4900000
3、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980099809 86540000 246500000 2500000000 4、把下列每组数从小到大排列。
9970 103000 89900 89904 90430
43080 38040 30085 38008 80036
四上数学练习三
一、口算。
130×5= 2×380= 150×6= 43×70= 54×30=140×7= 280×3= 350×2= 250×3= 140×6=340×6= 3×250= 850×2= 5×270= 650×3=二、笔算。
176×47 425×36 237×82 322×24
54×145 43×139 46×215 27×142
360×25 580×12 390×13 240×32
208×30 206×40 180×50 160×50
18×250 509×30 340×50 40×290
四上数学练习四
班级:姓名:
1、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6千米/时,小王双休日骑车15时,求他所行的路程。
2、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8个。
他带了1200元,钱够吗?
3、每棵树苗36元,买3棵送1棵。
如果一次买3棵,实际每棵便宜多少元?
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
它绕地球59周,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5、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某市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大约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
6、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7、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学猜想》每套18元。
如果每种买3套,一共要花多少钱?
8、邮局有一些新式电话机:A种:128元/台B种:158元/台
C种:198元/台D种:218元/台
李老师带了3000元为学校选购15台同样的电话机,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分别还剩多少钱?
9、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
去的时候用了3时,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用了2时。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2)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10、一块面积是560平方米的绿地,把宽从8米增加到24米,长不变。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11、苹果:5元/3千克香蕉:10元/2千克
妈妈打算买6千克苹果和6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12、一个粮店3天售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2千克、418千克,这个粮店30天大约可售出大米多少千克?
四上数学练习五
一、直接写得数。
45×12=540
45×24= 45×36= 45×60= 15×12= 90×12= 135×4=二、笔算。
384×75 462×49 912×25 563×68 24×813 647×95 84×287 159×34 619×49 89×211 290×70 560×30 304×80 870×50 460×90 450×63 460×25 89×320 620×37 320×85
206×39 360×25 280×30 67×108 308×24
四上数学练习六
一、写数或读数。
三千零六十八万零五百三十五亿六千二百四十八万八千五百二十六写作:()写作:()
一千一百零二亿零四十万40100400200 2500050000
写作:()读作:()读作:()二、读一读: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三、用量角器画角。
300 750 900 1250 1500
四、笔算。
253×52 15×698 520×80 605×82 703×80 五、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四上数学练习七
84÷3= 57÷2= 840÷32= 573÷28= 846÷45=729÷8= 245÷7= 729÷82= 245÷74= 648÷66=625÷6= 164÷8= 642÷31= 790÷39= 540÷27=800÷60= 800÷40= 7000÷400= 700÷80= 600÷15=384÷16= 118÷16= 775÷25= 234÷26= 393÷25=
四上数学练习八
1、每包30本,一共要寄240本书,?
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
3、有700吨货物,每节车厢装82吨,需要几节车厢才能装完?
4、王老师有296元钱,他买39元一本的词典,最多能买几本?
5、学校一共展示了336件昆虫标本。
每块展板排6行,每行放8件。
可以放满几块展板?
6、我有33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
7、12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868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8、今年在我国一个湖区越冬的有16只白鹤,176只白天鹅。
①?②?
9、张老师带800元买书包。
买了15只书包,剩80元。
每只书包的价钱是多少?
10、3箱苹果共计135元。
照这样计算。
①买12箱苹果共需多少元?②买8箱苹果共需多少元?
11、小张买4只足球花去116元。
①小李有580元能买同样的足球多少个?②300元能买这样的足球多少个?
12、陈老师带了270元钱,每个篮球32元,估一估,最多能买几个?
13、陈老师带了270元钱,每副球拍28元,估一估,最多能买几个副?
1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6分,他的速度大约是125米/分。
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千米?
这是求,()=(
15、一辆汽车5时共行450千米,这辆车平均每时行了多少千米?
这是求,()=(
第二课时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①朗读。
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②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a.朗读思考: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b.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词。
(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诚信)
c.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
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想象拓展
①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
也说话了,惟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
父亲可能说的话。
②同学们。
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请写出来。
●学习最后一段
①齐读最后一段。
(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请齐读最后一段)
②齐读中心句。
(投影)
●总结拓展
①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②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做修改写下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的的富有
6* 万年牢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8 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
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二、.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三.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四.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