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龙井市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井市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倪向舒 分值:100分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彳亍(chù) 惩创(chuāng)? 浸渍(zì)? 长歌当(dàng)哭
B.桀(jié)骜 河畔(bàn) 漫溯(shuò)? 博闻强识(zhì)
C.戮力(lǔ)? 惊愕(è) 飨士卒(xiǎn)? 叱咤风云(chà)
D.遒劲(jìn) 颓圮(qǐ)寂寥(liào)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目? 精悍? 廖落? 绿草如阴
B.箕踞? 峥嵘? 扼腕? 殒身不恤
C.笙萧? 长蒿? 喋血? 星晖斑斓
D.凄惋? 租赁? 忸怩? 沧茫大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_____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2)满载着爱的嘱托,满载着爱的希望,救援飞机腾空而起,破云穿雾,_______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3)经过世代的人工筛选,________至今的谷肉果蔬,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和吸收。
A.渺茫? 消失? 流传
B.渺茫? 消逝? 留传
C.微茫? 消逝? 流传
D.微茫? 消失? 留传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网吧,从而荒废了学业,真叫人痛惜不已。
B.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
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C.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态度,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严重损害了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D.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封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B.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C.上海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D.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史书是《》。
C.巴金原名李尧棠,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
其中,《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等,是公认的传世之作。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被称为狄更斯 “半自传体” 的小说。
?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程度深的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
C.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D.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
.加点词语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从”字用法相同的一是? ( )
A.
B.?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越国以鄙远.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
A.失其所与,不知? ? B.距关,内诸侯
C.卒起不意?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1.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常以身翼蔽沛公?
第Ⅱ卷(共76分)?、文言翻译(每题分,共分)
13.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句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分)
17我希望逢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4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23.“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分)
?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分 )
怀念萧珊?
巴金
①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 ②她是我的一个读者。
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
一九三八年和一九四一年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的住在一起。
一九四四年我们在贵阳结婚。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
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
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
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
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 ③在抗日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一起在日军进城以前十多个小时逃离广州,我们从广东到广西,从昆明到桂林,从金华到温州,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
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的确,只有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我们要分别了。
”
? ④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
但是我并没有好好地帮助过她。
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
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
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作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
她听一个朋友的劝告,得到后来也是给“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叶以群同志的同意,到《上海文学》“义务劳动”,也做了一点点工作,然而在运动中却受到批判,说她专门向老作家组稿,又说她是我派去的“坐探”。
她为了改造思想,想走捷径,要求参加“四清”运动,找人推荐到某铜厂的工作组工作,工作相当忙碌、紧张,她却精神愉快。
但是到我快要靠边的时候
,她也被叫回“作协分会”参加运动。
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急风暴雨般的斗争,而且是以反动权威家属的身份参加,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她张皇失措,坐立不安,替我担心,又为儿女们的前途忧虑。
她盼望什么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可是朋友们离开了她,“同事们”拿她当作箭靶,还有人想通过整她来整我。
她不是“作协分会”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勒令”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
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 ,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
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巴金的臭婆娘”。
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
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恢复健康。
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年,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
? ⑤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⑥我绝不悲观。
我要争取多活。
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
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节选自《怀念萧珊》,有删节)24.请根据文章②—④段的内容,概括萧珊的性格特点。
(分)
答:?
25.第①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6.作者为什么说“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5分)
答:?
27.读完文章请你对巴金叙事时的语言风格进行评价。
(4分)
答:七、语言表达(3分)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中央气象台10月3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
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今天白天至后天早上,内蒙古大部、陕西中北部、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淮、江南大部等地将有5~7级偏北风,江河湖面风力可达7~8级;上述地区的气温也将先后下降8~10℃,其中,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南部、辽宁大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14℃。
一句话新闻: ?八、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
2.?有朋友问我楼里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回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的茶水,走过他扫过的洁净的楼道
,甚至漫不经心将自己的脏衣服随意丢放在他的杂物间。
朋友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
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是回报一次微笑。
”
读过这则材料,你是否也联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人?他们虽平凡却充实,他们虽普通却重要,他们虽陌生却很熟悉,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人性之美在闪光。
那么,不妨就来讲述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以“熟悉的陌生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凸显人物的个性,表现他的人性美。
不少于00字。
?
参 ?考 ?答? 案
第Ⅰ卷?
2.参考答案:死亡是萧珊生命的终点(1分),但是她对我的影响一直要延续到我的整个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
,萧珊的生命还没有结束(2分)。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1分),“我”只有充实乐观地活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有了好的结局,她才会有个无憾的结局(2分)。
2 参考答案:没有雕琢的文字,不采用华丽的词藻,(1分)追求自然的美,朴素的美,(1分)于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凝聚着巨大的感情。
(2分)
2. 中央气象台发出橙色警报,全国将大幅降温。
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