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菊花的现代古风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菊花的现代古风诗词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菊花的现代古风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描写菊花的现代古风诗词
一、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菊花的诗句。
——杜甫
二、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
常恐更年轻,强饮亦无欢。
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
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
——白居易
三、今春闰好。
怪重阳菊早。
满槛煌煌看霜晓。
菊花的诗句。
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
——晁补之
四、芳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司空图
五、小院菊残烟雨细。
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
被暖橙香羞早起。
玉钗一任慵云坠。
——程垓
六、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
七、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
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
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
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
——李建勋
八、怎奈花残又莺老。
槛里青梅数枝小。
新荷长池沼。
当晴昼燕子声闹。
亭栏花绽颜色好。
风雨催催等闲开了。
酒醒暗思考,无个事甚刚苦恼。
——杜安世
九、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
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
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李峤
十、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杜牧十一、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
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
——顾况十二、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
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
——陈叔达
十三、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
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
谁偏管领。
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
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
——高观国
十四、黄花过也。
月酒何曾把。
寒蝶多情爱潇洒。
晴日双双飞下。
沈吟独倚朱栏。
采芳贻向□边。
枕上醉排金靥。
暗香付与谁怜。
——晁补之十五、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
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韩愈
十六、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
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贾岛十七、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芳香透入来。
——陆龟蒙
十八、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曦晚笑,风劲浅残香。
绿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李世民
十九、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
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
——晁补之
二十、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
只消可意更须香。
好个风流模样。
——陈师道
二一、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
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
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罗隐
二二、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
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白居易
二三、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
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
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
——崔橹
二四、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
兽炉闲拨尽,松明火。
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
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
——陈允平
二五、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
二六、乱蕊压枝繁。
积累金钱闹作团。
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
衣剩腰肢故着单。
薄瘦却禁寒。
牵引人心不放阑。
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
蝶横蜂争只倚阑。
——陈师道
二七、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韦庄
二八、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鲍溶
二九、东篱黄菊。
细捻香枝人事熟。
少缓芳尊。
且醉侬家麹米春。
——陈三聘
三十、三径芳根自不群。
每于霜后播清芬。
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行闻。
——陈德武
二.古代写菊花的诗都有哪些
菊花年月::体裁:类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又题作:不第后赋菊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也许是依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此诗的记载。
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
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
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
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
这首诗押入声韵,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概。
“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重量很重。
由于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布满热忱的期盼,是热闹的憧憬。
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行即,而是犹如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肯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布满信念。
“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芳香袭人。
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
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
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亮的对比,以显示其间的必定联系。
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明显是把它作为广阔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
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
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夫革命领袖果决坚决的精神风貌。
3、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美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
”
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
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
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
想象的奇怪,设喻的新奇,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
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行;这里却给予它农夫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夫革命战士之花。
正由于这样,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布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
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
“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概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现出农夫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成功前景。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
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
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理想、战斗性格,就不行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
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给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
“自古英雄尽解诗”,或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菊花年月::体裁:类别: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最终两句说明他偏爱菊花的缘由,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始终受人偏爱。
有人赞美它顽强的品行,有人观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缘由。
菊花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明刊本《唐诗画谱》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
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
而是用了一个比方——“秋丝绕舍似陶家”。
一丛丛菊花围围着房屋开放,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
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
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
如此美妙的菊景怎能不令人沉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用心致志地绕篱欣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3、四两句
说明宠爱菊花的缘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终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
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缘由,表达了诗人特别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行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奇自然,不落俗套。
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奇妙。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
三.菊花的诗词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问菊曹雪芹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孤独,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红楼梦——菊花诗忆菊-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
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孤独,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影-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临时分手莫相思。
四.菊花的诗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⑷ 王孙莫把
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⑸ 孤独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寒菊》)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
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刘禹锡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今播乐章。
菊袁崧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知道里面有相同的题目。
五.古代写菊花的诗都有哪些
菊花年月::体裁:类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又题作:不第后赋菊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也许是依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此诗的记载。
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
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
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
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
这首诗押入声韵,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概。
“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重量很重。
由于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布满热忱的期盼,是热闹的
憧憬。
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行即,而是犹如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肯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布满信念。
“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芳香袭人。
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
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
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亮的对比,以显示其间的必定联系。
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明显是把它作为广阔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
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夫革命领袖果决坚决的精神风貌。
3、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美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
”
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
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
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
想象的奇怪,设喻的新奇,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
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行;这里却给予它农夫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夫革命战士之花。
正由于这样,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布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
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
“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概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现出农夫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成功前景。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
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
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理想、战斗性格,就不行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
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给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
“自古英雄尽解诗”,或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菊花年月::体裁:类别: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最终两句说明他偏爱菊花的缘由,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句子。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始终受人偏爱。
有人赞美它顽强的品行,有人观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缘由。
菊花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明刊本《唐诗画谱》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
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
而是用了一个比方——“秋丝绕舍似陶家”。
一丛丛菊花围围着房屋开放,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
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
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
如此美妙的菊景怎能不令人沉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用心致志地绕篱欣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3、四两句说明宠爱菊花的缘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终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
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缘由,表达了诗人特别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行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奇自然,不落俗套。
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奇妙。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
,带你见识更多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