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word教案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搏的能力。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
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提高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抗美援朝有关材料,学习通过收集、调查获得资料的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讨论、交流,加强对土地改革的认识及对中国抗美援朝胜利初步的认识,学习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整理、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和志愿军战士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收集抗美援朝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提纲式 8分钟)
课前五分钟活动内容;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意义?
二、导入新课(总结式 2分钟)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彻底结束,但新生的中国还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
三、探求新知(直观讲述、讨论、对比归纳式 20分钟)
(一)稳定物价之战(5分钟)
本目是小字内容只需学生简单了解,因此教师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来完成,辅之以图片资料。
让学生明确两个问题:新中国的经济形势;“米棉之战”,同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6分钟)
指导学生看书,建议以谈话形式展开学习:
1.说一说我国现在农民生活情况。
(提示:从住房、耕地、衣食、教育等方面谈。
)
2.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乃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提示:无地、少地,租种地主土地,繁重的地租、劳役,苛捐杂税,剥削沉重,生活贫困等。
)
3.假如你是生活在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民,请写出你人生经历的一件大事,并谈几句当时的感受。
(提示:经历了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地主,农民分得了土地,成了主人。
)
4.讨论:土地改革对新中国的发展具有怎样重大意义?
(提示: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除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
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热情大大提高,促进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
积极支持国家建设,也有利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9分钟)
1.背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经过: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下入朝作战。
分析中国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
(战争的目的、性质)教师出示《抗美援朝形势图》,帮助学生了解战争概况。
3.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的故事:英雄:邱少云、黄继光(图片、视频)战役:上甘岭战役(可指导学生阅读“每课一得”)欣赏:《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4. 结果:胜利。
1953年美军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5.意义:小组讨论归纳。
四、归纳升华(问答、感悟式 3分钟)
以板书为线,师生共同归纳:为巩固新政权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谈一谈: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五、达标测评(学生完成 7分钟)
P14自我测评、《创新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稳定物价之战
背景
二、土地改革过程:195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
原因
三、抗美援朝经过及结果:1950.10—1953.7 彭德怀
意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