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7分)
1. (7分)(2019·平谷模拟) 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
”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
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
他提倡“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
屈原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
每到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屈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辟)痴心不改(zhī)
B . 开(僻)痴心不改(chī)
C . 开(僻)痴心不改(zhī)
D . 开(辟)痴心不改(chī)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甲)顿号(乙)冒号
B . (甲)逗号(乙)冒号
C . (甲)逗号(乙)破折号
D . (甲)顿号(乙)破折号
(3)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 (8分) (2019七下·封开期中)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
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3) 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4)《木兰诗》中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3. (1分)(2011·福州) 名著阅读。
《水浒》中的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的他却在高俅等人步步追杀之下,雪夜上梁山。
他既有骁勇善战的一面,又有隐忍退让的一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4.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
榭祠
(2)该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3)上片中“孙仲谋”指________,“寄奴”指表面上赞颂这两位建立了赫赫伟业的历史人物________,但同时寄寓了作者________的感慨。
(4)下片中作者以________自比,表明自己老当益壮,希望为________尽力的雄心。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14分)
5. (14分) (2018七下·温州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敦颐传(节选)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
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
言之。
”二年果有得。
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乃委手版归________
②将弃官去________
③语之曰________
④南昌人皆曰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 2 处)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3)“老吏不如也”中“也”写出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阅读文章,摘录与“是能辨分宁狱者”呼应的语句。
(5)“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应用了对比手法,有何作用?联系《爱莲说》,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 (12分) (2020七下·吴兴期中) 【环节三:会阅读·悟情怀】
在该活动时,老师出示了以下两则阅读材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然后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代大师的家国情怀
①“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虽然李四光先生已经离开40余年了,但是他的这些话仍像星辰一样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正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评价的那样,“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
②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农村的一个贫寒家庭,原名李仲揆。
他勤奋好学,13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小学,为振兴海军,15岁的他东渡日本学习造船机械。
在日本,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教育,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创始会员。
孙中山赞赏李四光:“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还送给他8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李四光用他的一生践行着这8个字。
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政府。
李四光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改为实业司司长。
不久,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李四光愤然辞去实业司司长职务。
1913年,他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
191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1920年2月,李四光应邀在巴黎留法勤工俭学会做学术报告时提出“学术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凡遇着新境象、新学说,要分析它,看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搞科学研究的,心只管细,胆只管大。
掌握逻辑思维,天经地义的学说,也不能吓倒我们,要知真正科学的精神,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对于西方先进的学说,可以为我所用,但决不能受它束缚。
”同年,李四光接受蔡元培的聘书回国,到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任教授、系主任等职。
在北京大学,他一面教书,一面进行科学研究。
他把备课、讲课、带学生实习当作实践的极好机会,不断积累资料,不断思考和研究问题。
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1934年~1936年,他先后在
伦敦、剑桥、伯明翰等8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受到英国学术界的欢迎和赞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李四光闻讯欣喜若狂。
他克服了一系列艰难险阻,终于在1950年春天,化名回到了祖国。
他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④李四光毕生研究地球科学,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著作。
他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解放前,由于受旧中国历史条件限制,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解放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在基础研究方面,1923年他提出了虫筳鉴定方法,创立了10项标准,将虫筳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并可以减少文字描述的烦琐,从而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和科学性。
这10条标准,一直被国内外虫筳学者所采用。
李四光用这个方法,鉴定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写成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北方之虫筳科》,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
⑤在北京大学教书期间,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第四纪冰川进行研究。
他以很大的兴趣关注中国东部有关第四纪冰川作用问题,在上世纪30年代,完成了《冰期之庐山》一书,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的很大兴趣和探讨。
上世纪40年代,他又对贵州高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等地做了调查,发表了不少有关我国冰川的文章,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篇章。
⑥李四光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错误论断。
长期以来,中外地质学家一致认为“中国贫油”,这是因为在当时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大油田的地层都是海相地层,因此认为只有海相地层才有生油的条件。
而中国的地层大多是陆相地层,所以断定中国是个贫油的国家。
李四光不同意这个观点,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考察,认为不论是海相地层还是陆相地层,只要具备了生油的条件和储油的地质构造,就能找到大油田。
后来,国家陆续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
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⑦纵观李四光先生一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李四光精神在新时代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要更加注重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加强野外地质研究,注重加强地质基础科学研究。
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李四光精神,以李四光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每一位地质人都能在这种感召下收获一种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选自《中国矿业报》
【材料二】
浙江湖州,一名83岁的老人叫林子跟,有人常见他拾荒以补贴家用,这次匿名捐款1万元,用于抗击疫情。
当工作人员要写下他的名字时,他激动地摆手说:“不要写我名字!”“如果一定要写,就写‘知恩者’。
”他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倔强样子,真的很可爱。
当地网友无不被老人的善举深深感动,众筹1万元善款欲还给林子跟,因
为林子跟的84岁老伴身患残疾,需要卧床照顾。
但是林子跟再次将这1万元善款捐出,社区不愿再次接受,老人转而通过银行将钱汇入红十字会。
老人说,得知他要捐款帮助国家战胜疫情,老伴也为他高兴,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
——搜狐网
(1)材料一带有传记文学的色彩,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特点,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李四光的家国情怀。
小语对此做了探究,请你根据提示,帮她完成表格。
(2)阅读完材料一和材料二,老师请同学们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请写下你自己的想法,准备上台和同学们分享。
7. (22分)阅读《梦想永远是宝贵的》,完成小题。
在英国一个小镇,有一个女孩子,与别的女孩子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没有出色的外表,没有显赫的家庭,就连后来上的大学也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
但是,她有一个说不上优点的优点,她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上了大学后,她经常去图书馆看一些童话书,每天晚上都是在图书馆快闭馆的时候才回到宿舍。
大学宽松的环境和广泛的阅读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想像,在她的脑海中常会出现童话中的情景:穿着漂亮裙子的公主,蔚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还有巫婆和魔鬼……
在她快乐读书和想像的日子里,她也碰上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杰克。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也很爱她,可是后来杰克再也受不了她天天缠着他给她讲那些在他看来不切实际的童话故事。
杰克对她说:“你已经23岁了,但你看来永远都长不大。
”
失恋的打击并没有停止她的想像,她继续想像着这些在她看来是美好的童话故事,甚至把它们写了下来。
25岁的时候,她毕业了,去了她向往的具有童话色彩的葡萄牙。
在那里,她很快找到了一份英语教师的工作,业余时间继续想像着她的童话世界。
在当教师的日子里,一位青年记者很快走进了她的生活,青年记者幽默、风趣,两个人相见恨晚,很快就走进了婚姻世界。
但是她的奇思异想还是让他苦不堪言,他开始和其他姑娘来往。
不久,他们的婚姻生活走到了尽头,他留给她的只有一个女儿。
她经受了生命中最沉重的一击。
祸不单行的是离婚不久,她又被学校解聘了,无法在葡萄牙生活的她只能回到故乡,领着政府的救济金生活。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的梦想,她依然很喜欢童话。
有一次,她去领取救济金的时候,她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等着地铁,突然一个她想像中的童话人物造型涌上心头。
回到家,她铺开了随身带的稿纸,多年的积累让她的灵感和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
一个星期后,她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哈利·波特》问世了,在找了好多家出版社后,终于在一个小出版社出版了。
没有想到的是,书一上市就畅销全国,销量达到了几百万,让出版商都吃惊。
后来她又陆续创作出了一系列童话作品,而书的稿费也让她过上了比较舒适的生活。
她叫乔安娜·凯瑟琳·罗琳,她被评为“英国在职妇女收入榜”之首,被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列入“100名全球最有权力名人”的第25位。
每一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可是不同的是当遭遇挫折时,好多人的梦想都放弃了,可是乔安娜•凯瑟琳•罗琳却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即使在遭受人生的重大挫折时也没有放弃,坚持梦想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梦想永远是最宝贵的。
(1)请简要概括凯瑟琳•罗琳在成功之前遇到了哪些人生的重大挫折。
(2)开头写“一个女孩,没有什么……没有……”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你觉得凯瑟琳•罗琳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4)走进初中,很多课文都与理想有关,老师、家长都会和你谈梦想的话题,读了本文后请联系实际,谈谈你认为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2014·衡阳)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相信你的才思,抒写你的真性情,生花的妙笔就在你手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等。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7分)
1-1、
1-2、
1-3、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1、
2-2、
2-3、
2-4、
2-5、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3-1、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4-1、
4-2、
4-3、
4-4、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14分)
5-1、
5-2、
5-3、
5-4、
5-5、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1、
6-2、
7-1、
7-2、
7-3、
7-4、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