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清韵任焕——毛正聪青瓷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质清韵任焕——毛正聪青瓷艺术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评论》 2016年第9期
栏目策划:王焕(特邀)
毛正聪,1940年生于浙江省龙泉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世界当代杰
出陶瓷艺术家,国务院授予为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颁发国务院特殊津贴,人类
“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第二届、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

从1995年开始先后为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朱镕基、李鹏三任总理制作专用国礼一千六百余件,25件代表作品分别被中南海紫光阁、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中
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龙泉市青瓷博物馆以及邓小平、汪东兴、梅德韦
杰夫总统、福田康夫首相、施罗德总理,韩国、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德国贝多芬博物馆收藏。

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台湾、澳门举办作品展览,并获得中国陶瓷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
首届当代名窑传承奖等。

王焕
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有着较长且持续的发展历程,是青瓷的重要代表品种之一。

中国的陶瓷文化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展起来的。

对玉的敬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精髓,龙泉青瓷在釉色上追求“如冰类玉”的感觉,以釉色和装饰取胜。

为了突出釉的“青”和“润”,古代的匠人们往往增加釉的厚度,用多至十数遍的上釉使得青瓷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

现代的龙泉青瓷不仅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
更有新的突破,开发出了更多的釉色、装饰和造型。

毛正聪是当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
大师。

其从事陶瓷事业六十年,先后主持了半自动化修坯技术革新和自动化上釉技术革新项目,在龙泉最早尝试采用液化气梭式窑烧制青瓷,有力地推进了当代青瓷的发展进程。

他准确地把
握住了龙泉青瓷在南宋时期确立的美学,继承了古代优良的制瓷工艺和设计追求。

从原材料、
工序、成型技术,到造型艺术的特点、釉色、烧成等,他均衡地综合了各方面因素,始终遵循
着“精于心简于行”的朴素工艺观原则,以简洁的造型和美玉般的釉色,呈现出了龙泉青瓷一
种特有类玉的品格和崇尚玉的精神,给观者带来一种极佳的审美体验。

无论在造型设计方面,还是瓷釉配置、烧成工艺方面,毛正聪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
创作手法。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钻研传统的哥窑瓷的烧造技艺,在挂盘釉面上利用象形
开片技艺装饰形态各异的人物形态、飞禽走兽、植物纹样,开拓了釉面开片造型技术的新工艺。

与传统的“金丝铁线”相比,他的装饰方法更符合当代艺术的潮流,堪称哥窑开片的一种创新。

同时,他还查阅了大量古代青铜器、玉器资料,从古代青铜器中寻找灵感,在釉的配制与施釉
方法上找到突破口,设计并烧制出了“紫光瓶”与“紫光盘”,被誉为“有龙泉窑的技艺,有
当代瓷器的气魄”,成为当代龙泉青瓷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常常被作为重要的
国礼,因此得到了“国礼青瓷专利型大师”的名号。

纵观毛正聪的青瓷作品,有如一汪清泉润透了人们渴求审美的眼睛。

“玉质清韵”不仅是
其对龙泉青瓷完美的诠释,也是对其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

作品介绍:
《枫叶尊》高9厘米、直径17厘米,是毛正聪在研究釉色配方时烧制的一件作品。

这件作品吸取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简洁造型,将器物表面装饰简化,仅以一片枫叶嵌刻在胎体之上,突出作品本身的釉色特点。

由于使用了新的釉料配方和浸釉喷釉相结合的施釉工艺,器物表面釉层肥厚,色彩莹润,真正达到了似玉非玉的青瓷最高境界。

《玉壶春》是宋代的传统造型。

这种造型在宋代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后来逐渐演变为具有观赏性的陈设瓷。

作品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

整件作品如同“空中一滴水”,简洁、大气、美观。

毛正聪的这件作品对各个部位的比例塑造得很到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每一部分都是完美的整体,结合温润、透亮的梅子青釉色,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佳品。

毛正聪通过对修坯工艺的娴熟运用,将自己对玉壶春造型的形态理解塑造出来。

《双耳炉》通体梅子青釉,釉色肥厚、莹润清透,犹如千年古泉中的幽幽碧水。

他并没有刻意的修饰这件作品中的手工痕迹,只以寥寥数笔描绘出两条活灵活现的小鱼,但口沿与底足却修正得极其认真,整件作品粗犷中不失细腻、规整中又透着不羁。

毛正聪的这件作品线条极其简练,整体感觉大气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