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级公开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校级公开课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教育内涵发展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文化建设,激活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实小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推动我校"基于问题朝向素养的课程整合研究“向纵深发展,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举行实小校级公开课活动,具体要求如下:一、参与对象
50周岁以下的任课教师每学年必须至少执教一节校级公开课。

二、组织实施
由学校整体负责校级公开课的组织实施,各学科教研组辅助实施。

(一)校级公开课要与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相结合校级公开课要与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工作紧密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尤其是紧密结合区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研究,将前期专家驻校指导的理论研究、将专家入区培训的学习理论落地,将前期系列研究成果在实践教学中加以检验、完善、修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其一,学历案的撰写中要落实好教学目标的设计,重点检验分解后的校本化课程目标的实效落地。

即从国学课程标准一学期课程目标一单元目标一课时目标,层层落地的目标是否科学、合理。

同时保证评价任务设计的完整、多元,真正做到教、学、评一致。

其二,汇集全校教师力量,突破重点研究。

如各个学科基于教学评一致的从"课程纲要一单元整体备课一课时学历案”系列展示。

具体要求为:首先,课程纲要、单元教材整体解读时要
将本册书在本学年、本单元在本册书中承上启下的地位解读透彻,而本课时在本单元的地位同样也要解析到位,以此体现从国家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的层层落地。

其次,学情分析要切合单元教材解读,切合学生能力发展层次,将学生当下学习的现状、前因后果等——详细呈现,切忌笼统、模耦。

总之,这一系列的研究一定要做到知识贯通,能力分层,评价完整。

其三,在上学期专家入区培训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做实专业的课堂观察,每个学科教研组一学年至少要完成2份详细、完整的课堂观察报告
(二)校级公开课的公开范围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给青年教师提供磨砺机会,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成员以及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要执教全校公开课。

其他教师的公开课安排在教研组内进行。

(三)校级公开课的配档安排
上学期安排骨干教师执教公开课,下学期安科溟余教师执教公开课。

具体安排为: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成员率先垂范,先执教公开课,给其他教师以引领;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跟进执教,以撬动青年教师的增速发展;最后连动全校教师执教公开课。

三者结合,以切实保证校级公开课的质量,保证活动的高效。

(四)校级公开课的过程性管理
教师执教校级公开课时,本学科的教研组长、本组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听课研讨,教研组长要带领组内教师做好校级公开课研究、评价管理工作,注意收集、整理校级公开课的相关资料,如签到表、教学设计、课件、课堂观察量表、课后研讨、照片等过程性资料,作为研究的佐证材料。

各教研组长安排如下:低语组张金,高语组邹雨霞,数学组郭萍、石明莉,科学组王伟伟,英语组丛红艳,体育组唐丽萍,音美组徐安娜、宋霞。

(五)校级公开课的评委安排:
教导处两位主任以及各教研组长。

(六)教师执教校级公开课情况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50周岁以下的教师不执教校级公开课即为没有完成本学年的教学研究工作任务,考核中教学研究工作项计0分。

执教公开课是50周岁以下教师参加职称评聘、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选活动的必备条件之一。

只有按要求执教校级公开课的教师才有资格参加职称评聘;只有在校级公开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才有资格参加区级优质课、区级教坛新秀、区级骨干教师等的评选。

三、评价标准校级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从学历案撰写、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大方面综合评价,涉及学
评价1.评价任务明确指向目标,评价活动既贯穿于教学过程又能体设计现终结性评价。

(iob评价设计全面,呈现方式多样化,多元化。


每位老师要突破本学科的重点研究:如数学语文单元整体备课,要保证
单元教学主题一致,知识贯通,能力分层,评价完整。

英语“图片教学推动下的课堂有效整合研究”教学等,各学科需加强学科德育在课堂中的落实。

2.教学活动能围绕教孽目标来设4能有效实现教孚后标的达成;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究性。

1.拓辞课堂上能撼始终以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恿维,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交流。

Z 教师能够国绕目标清晰的任务活动而简单清晰的指令语组一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能利用微课、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蔡师善于捕捉而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并能围绕目标及时调整,进行有效引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师能时刻关注到李生的习惯问题门善养学生习惯的方法具有长期、稳定的特征。

6.教师能结合《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有重点地围绕某一个或几个德育范畴**德育教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