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和连除的计算方法。
2.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和连除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在班级黑板上写出两个数“2×3=?”和“12÷3=?”提问:“同
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式子的操作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第一个是乘法,第二个是除法。
”老师继续问:“那么,你们善于使用乘法和除法吗?”学生回答:“不太会。
”
2.乘法的简便计算
老师请求学生手中铅笔和草稿纸,然后展示乘法的简便计算,例如:“7×8=7×(5+3)=35+21=56。
”并让学生实践这个方法,并在草稿纸上进行演示。
3.继续学习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彼此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乘法简便计算方法,并让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用一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演示。
4.连除的简便计算
老师介绍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例如:(48÷3)÷4=(48÷
(3×4))=4。
”并让学生进行草稿纸上的演示。
然后,让学
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连除简便计算方法,并让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用一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演示。
5.总结
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掌握的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然后让赢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掌握方法。
最后,老师总结学生们的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们练习和强化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6.作业
让学生完成关于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的作业。
六、教学效果
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的过程,学生掌握了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善于运用乘法及连除计算方法使他们重视运算习惯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数学教学,我发现:
1.学生掌握数学基础能力和思维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
2.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交互式的教学,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乘法和连除的原理。
3.适当的依靠文化背景、生活场景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八、教学建议
1.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课外积极开展亲子家庭活动和兴趣班,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师应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和创造能力。
九、总结
通过本次数学课程的教学,我们在乘法和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上有了更多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发现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用于完成这些运算,这说明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并掌握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加快我们的计算速度,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掘和个性特点挖掘,通过确定个别教育和精细化教学,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程度、速度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技巧,进而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