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
一、工作流程
进入作业地点周围环境安全检查(顶板、瓦斯)安全防护检查(个人防护用具
防护设施)停电检修验收送电
二、危险源
1、巷道片帮,顶板离层、脱落及支护不完好;
2、作业现场没按规定检查瓦斯;
3、个人防护用具和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4、没有停电、闭锁挂牌或设人监护;
5、打开检修的设备没有验电、放电,就触及电气元件;
6、电气设备检修完毕后,设备内遗留工具、杂物;
7、带电搬迁电气设备;
8、检修完毕未检查确认就送电。
三、预控措施
1、发现巷道片帮严重,人员必须撤离至安全地点,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进行敲帮问顶时,人员要站在顶板完好的安全地点,先顶后帮、由外向里的顺序对其进行认真撬除;撬除帮顶时,必须有两人进行作业,一人敲帮问顶一人负责观察顶板,以确保敲帮问顶人员的安全。
撬除作业只限一组进行,撬除点下方严禁站人。
且撬帮顶时必须由班长亲自指挥进行;
2、维修电工必须佩戴完好的瓦斯报警仪,检修电气设备前,必须检查电器设备周围及巷道帮顶可能有瓦斯积聚的所有地点,经检查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打开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工作;
3、维修电工检修电气设备前,必须配备防护手套、绝缘手套、验电笔、停电牌、绝缘台、放电地线及相关工具,以上有一项不完好或缺失不符合检修条件的,都不得进行检修工作;
4、维修电工检修电气设备前,须将上级电源(或持有效的停电工作票)断电并闭锁,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警示牌,并设专人进行监护,电气设备的停送电必须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之规定;
5、打开电气设备前,电工必须经检查检修地点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用合格的验电笔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将接地线先接接地端后接放电端进行放电;
6、电气设备检修完毕,维修电工必须认真检查设备内有无遗留工具、杂物,并检查接线及螺丝紧固情况,确认无问题,方可关闭柜门或盖板;
7、检修电气设备时,严禁带电搬迁电气设备,需搬迁电气设备时,必须将上级电源(或持有效的停电工作票)断电并闭锁,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警示牌,并设专人进行监护;
8、电气设备检修完毕,维修电工必须检查接线、螺丝紧固、插头插接、进出线、橡胶圈、挡板、接地线、防爆结合面等情况,确认无问题,方可合盖送电。
以上内容检查必须由班长进行复查。
四、作业标准
1、巷道无片帮,顶板无破碎,支护牢固可靠;
2、瓦检仪灵敏可靠,电压等数据显示正常,作业地点周围环境瓦斯浓度不超过0.5%;
3、携带的工具要有良好绝缘,验电笔应和电压等级相符,防护用具要符合绝缘要求;
4、检修设备前必须切断上级电源并闭锁,悬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
5、用验电笔验电确认无电,进行放电后,再进行检修工作;
6、检修完毕必须清理设备内工具、杂物,确认无问题后,拆掉接地线,方可合盖送电;
7、检修需搬迁电气设备时,必须把上级电源断电、闭锁;
8、检修完毕必须检查确认符合标准要求,方可送电运行。
2024年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二)____年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矿井维修电工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矿井环境的特殊性和维修电工工作的特殊性,维修电工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危险。
因此,为了保障维修电工的安全以及提高维修电工工作的效率,有必要对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
一、矿井维修电工的工作环境特点
1. 狭小封闭:矿井工作面和各种设备、管道之间的间距通常较小,矿井内空间狭小封闭,呼吸空气质量较差,存在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有毒有害气体超标的风险。
2. 湿度高:矿井环境湿度较高,维修电工的工作服容易潮湿,存在触电风险。
3. 潮湿恶劣:矿井环境潮湿恶劣,易导致维修电工工具和设备生锈,存在电气设备短路、起火的风险。
4. 照明不足:矿井内照明设施不足,维修电工的视野受限,存在工作不准确和误操作的风险。
二、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
基于对矿井维修电工工作环境的特点,我们可以辨识出以下的危险源:
1. 电气安全危险:矿井维修电工从事的工作与电力相关,可能涉及到高压、低压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改造等工作,因此电气触电危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电气设备的维护不当、检修不及时、维修工具损坏等都可能导致电气触电事故的发生。
2. 机械安全危险:矿井维修电工在工作中可能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剪刀车、电动工具等。
这些机械设备在巷道狭小、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操作,存在卡挤、撞击、损伤等机械安全危险。
3. 高空作业安全危险:矿井维修电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如维修矿井井筒、安装电线等。
高空作业存在坠落、滑倒、失衡等安全风险,尤其在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风险更大。
4. 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矿井环境通常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
维修电工长时间暴露于这些有害气体中,容易造成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5. 照明不足安全危险:矿井内照明设施不足,维修电工的工作环境暗淡,容易造成维修电工视野受限,导致工作不准确,伤害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三、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在辨识了矿井维修电工的危险源后,我们需要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风险的发生。
1. 电气安全危险的控制措施:
a. 确保所有电气设备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和测试。
b. 严格控制高压、低压电气设备的带电作业,必要时可采用远程操作或使用安全绝缘工具。
c. 维修电工必须具备相关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技能,严禁无电气资质人员进行电气维修作业。
2. 机械安全危险的控制措施:
a. 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b. 维修电工必须接受相关的机械设备操作培训,严禁未经培训和未取得上岗证书的人员操作机械设备。
c. 工作场所应配置安全护栏和安全网等安全设施,以防止意外坠落和损伤。
3. 高空作业安全危险的控制措施:
a. 对于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维修电工,必须配备安全保护工具,如安全带、防滑鞋等,确保其在高空作业时有足够的平衡和防护。
b. 高空作业时必须落实安全监护责任人,并且在进行高空作业前必须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c. 在高空作业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明确工作范围,确保周围人员不受危险源的伤害。
4. 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的控制措施:
a. 维修电工在进入矿井之前,必须接受相关的气体检测和防护培训,了解矿井内有毒有害气体的类型、浓度和防护措施等。
b. 使用气体检测仪等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一旦发现超标,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迅速撤离、通风等。
c. 维修电工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以保护自身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害。
5. 照明不足安全危险的控制措施:
a. 加强矿井内照明设施的建设,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充足亮度,以提高维修电工的工作视野。
b. 维修电工应佩戴合适的头灯或手电筒,以补充照明不足的地方。
c. 在矿井内设置适当的反光标识和指示牌,以提醒维修电工注意周围环境,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结论:
矿井维修电工的工作环境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存在着电气安全、机械安全、高空作业安全、有毒有害气体和照明不足等五个主要的危险源。
为了降低事故风险的发生,我们需要对这些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防护措施,才能保障维修电工的安全,提高维修电工工作的效率。
2024年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三)主要是对矿井电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识别,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以下是对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的一些重要内容的详细描述。
1. 电气设备故障:矿井中存在各种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缆线路等,这些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如短路、漏电等,从而产生火灾和电击危险。
电工在进行维修作业时,应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2. 高压电线:矿井中常存在高压电线,这些电线具有高电压和高电流的特点,一旦触碰可能引起严重的电击伤害甚至死亡。
电工在维修作业时应保持距离,避免接触高压电线,严禁擅自改动或触碰电线。
3. 不合格工具和设备:使用不合格的维修工具和设备会造成工作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因此,维修电工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 火灾和爆炸:矿井中存在易燃物质和爆炸性气体,维修电工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火源和电火花的产生,切勿使用明火和易燃物质,严禁吸烟。
同时,维修电工需要了解矿井紧急疏散路线,并随身携带逃生器材。
5. 导电介质:矿井中存在多种导电介质,如水、湿地面等,这些介质可能增加电击风险。
维修电工应注意踩踏坚实干燥的地面,避免踩踏导电介质。
6. 不良工作环境:矿井维修电工作业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存在狭窄、高温、通风不良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增加工作人员的受伤风险。
电工应严格遵守相关劳动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等。
7. 不当操作:矿井维修电工操作不当会引发事故,如错误连接电源、不正确的开关操作等。
因此,电工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并掌握正确的维修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综上所述,矿井维修电工危险源辨识是确保矿井电工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电工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严格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只有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