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民乐队建设中提高学生音准把握能力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小学民乐队建设中提高学生音准把握能力的研究
作者:李国芬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音准是乐队的基础,在我们中小学生民乐队中,孩子们对音准的把握能力非常欠缺,个人音準不过关,合奏出来的乐曲声线模糊,不和谐因素频频出现,再怎么努力都难有美的享受。
如何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训练出灵敏的耳朵,能凭自己的能力演奏出优美的音乐,为乐团输入准确、清晰的声线?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音准,听辨音准,解决音准问题。
关键词:调音;练习;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204-03
1.现象思考
在一次中美学生交流活动中,双方的孩子都准备表演器乐合奏。
中方的孩子打算表演一首民乐合奏,他们在教室里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伍等老师给他们调音。
美方的孩子打算表演一首管弦乐小合奏,他们拿着借来的乐器,自己调音,相互对音,也井然有序。
双方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都还可以,但美方孩子的乐曲比较简单,而中方孩子的音准相对欠缺。
虽说管弦乐大部分乐器调音相对容易,但美方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乐器、音准的把控能力令我感慨万千。
同样作为乐队指导老师,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依靠老师帮助调音,需要老师指出明显的音准问题,缺乏一双具有灵敏音准的耳朵和解决问题的小手。
没有这些基本的素质,我们的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就走不长,走不远。
音准是乐队的基础,如果连自己的乐器都完全不会调试,如果没有一个较好的音准概念,演奏出来的乐曲怎么会有生命?在我们的学生民乐队中,孩子们对音准的把握能力非常欠缺,个人音准不过关,合奏出来的乐曲声线模糊,不和谐因素频频出现,再怎么努力都难有美的享受。
2.应对策略
如何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训练出灵敏的耳朵,能凭自己的能力演奏出优美的音乐,为乐团输入准确、清晰的声线?有人说:学生是琴键,只要音准律谐,能否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就看老师这双巧手了。
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音准,听辨音准,解决音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