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_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是现在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年龄不仅只限于中老年患者,年轻的患者也不再少见,而且并发酮症酸中毒的也逐渐增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特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其主要原因是机体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脂肪动员增强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酮体,使酮体生成量超过肝外组织利用能力,引起血中酮体升高,酮体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酸性产物,在体内积聚,消耗体内储备碱,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病情危重时可发生昏迷,危及生命,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科收治了3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21例,2型糖尿病12例,尿糖(+-+++),尿酮(+-++++),尿蛋白(0-+),入院时静脉血糖为19.6~56.9mmol/L,碳酸氢根为6~27mmol/L,钠离子大多偏低,少数正常,血K﹢正常或偏低,早期均有疲乏、极度口渴、呼吸深快,呼出气中含有丙酮如烂苹果味,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弹性差、脉细速、血压下降、神情淡漠。

19例患有恶心呕吐症状。

经过迅速补液,及早补钾、钠、碱及胰岛素应用,记录24h入量,心电监护测血压心率等变化。

33例患有酸中毒得到纠正。

2护理体会
2.1急救阶段护理迅速安置患者,急查生化、电解质和血常规。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第1d可达100~200ml/kg,速度要快,头1~3h 1000ml/h,24h 补3000~5000ml,因此,要求护士计算输液速度,经常巡视,防止因体位变动而影响滴数。

本组33例患者因及时补液,脱水得以纠正。

控制血糖本组患者血糖均偏高,为避免高渗影响循环和细胞内液,入院即给胰岛素微量泵推进,1~2h测微量血糖1次,2h查血生化,电解质,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护士应了解胰岛素过量,易引起低血糖,导致心脑并发症,诱发脑水肿;低血钾导致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增加病死率。

因此,观察有无心慌、手抖、出汗、饥饿、头晕和视物模糊等低血糖反应,发现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和补液量。

另外,补钾应积极,补钾的量一般24h总量为6~10g。

在静脉补钾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血清钾的变化,勤测血压、脉搏,防止氯化钾过量而导致心率减慢、心脏停播。

2.2建立特别护理酮症酸中毒时,电解质和代谢代谢产物紊乱,致使心肌收缩力减低,搏出量减小,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贱,脱水和血容量不足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休克。

当PH值小于7.2时,呼吸深慢,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出现倦怠、嗜睡、头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因此,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及呼出气
味,定时测血压、心率,记录出入量,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

由于我们加强了对重症患者的特别护理,使患者酮症酸中毒代谢紊乱全部纠正。

2.3饮食护理本组33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等容易导致严重失水,极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因此,应尽快控制恶心、呕吐、腹泻及抗感染治疗,尽快补液,纠正代谢紊乱,防止上述诱因,加重酮症酸中毒。

在护理工作中,关心体贴患者,指导饮食,如果早期症状轻,脱水不严重,神志清楚,鼓励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对昏迷患者应插胃管,以保证饮食量的摄入,并注意进食时间与胰岛素注射时间配合,防止低血糖发生。

对呕吐物和排泄物应及时清除,避免恶性刺激,影响进食。

2.4防止并发症及时防止感染等合并症和其它诱因,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措施,另外,良好的护理也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患者活动无耐力,加上持续输液、卧床等,容易发生坠性肺炎等并发症。

因此,应协助日常生活,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对卧床者每天用温水擦背,骨突出部位要经常按摩以增加血液循环。

对昏迷患者要翻身拍背1次/2h,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应该注意吸痰和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留置尿管患者要保持管道通畅,定时消毒尿道口及膀胱冲洗。

由于我们加强了护理,本组患者无一例坠积性肺炎发生以及继发感染。

2.5心理护理糖尿患者常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沮丧、激动或各种应激刺激使病情加重,因此,护士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及其家庭与疾病有关的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特点和个人在生活经历中发生的应激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根据具体问题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用整体理论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2.6出院后健康指导通过患者对防治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发现知识了解越多,对此病控制越好。

所以不仅要进行一般的教育,还要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

具体的指导内容如下:一般知识的指导:①采取多种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如讲解、放录像、发放宣传资料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其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②强调饮食治疗与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掌握具体实施及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

③指导患者学习和掌握监测血糖、血压、体重指数的方法,如微量血糖仪的使用、血压的测量方法、体重指数的计算等。

④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说明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

强调糖尿病的可防、可治性,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负担,树立起与糖尿病做长期斗争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2.7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执行饮食计划并长期坚持。

2.8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还可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

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

2.9胰岛素的使用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熟悉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剂型及作用特点;出院后遵医嘱用药,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

短效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注射时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可导致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局部硬解。

如在同一区域注射,必须与上一注射部位相距2 cm 以上,选择无硬解的部位,如产生硬解,可用热敷,但要避免烫伤。

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同时注意监测血糖,如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持续高血糖,应及时告知医生。

3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

临床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特征。

久病可导致全身重要器官损害,临床过程复杂,治疗需长期进行。

但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配合饮食、适当锻炼等综合措施可消除其症状。

通过对33例患者的出院指导,深刻体会到,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宣传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的预防和减少了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沈渔屯.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16 - 459.
[2]李俊江.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9-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