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悬赏背后:如何举报暴恐分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额悬赏背后:如何举报暴恐分子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24期
新疆莎车“7·28”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造成无辜群众37人死亡,13人受伤,处置过
程中,击毙暴徒59人,抓捕涉案人员215人。

严峻的反恐形势下,8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决定,拿出3亿余元奖励所有参与近期围捕专项行动的群众及相关人员。

本刊以《南方人物
周刊》戴嘉琦的文章为主、综合《人民日报》记者韩立群、胡仁巴的文章对此进行了特别报道。

8月3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人民广场举行万人大会,先期对首批在围捕专
项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奖励金额423万元。

8月1日,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和田地区公安机关与墨玉县3万余名群众合力围捕,将
一暴恐团伙的10名成员逼至一废弃民房。

暴恐分子向民警和群众投掷爆炸装置,在警告无效后,民警果断处置,击毙暴恐分子9人,抓获1人,公安民警和群众无一伤亡。

案件侦破处置中,
陆续有70多名群众提供线索。

中午时分,墨玉县各乡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偌大的广场群情振奋。

当受到表
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身披大红花,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自豪地登台领奖时,全场爆发出
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受表彰的农民亚森身披大红花激动地说:“我们取得了胜利,如果再次遇到暴恐分子,
还会奋起抗击!父老乡亲们擦亮眼睛,拿起你们的坎土曼,共同保卫家园!”
此前不久,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举报奖励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及时举报涉恐涉暴线索。

根据举报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对群众重金奖励并及时
兑现,严格保护举报人。

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暴恐事件和刑事犯罪的举报者,情报获取会相对简单。

相对于经济犯罪而言,此类案件
征兆非常明显。

因为举报暴力犯罪和恐怖活动不需要非常明确的证据和线索,只要有异常现象
发生,即可进行举报。

以国内近期发生的暴恐事件为例,举报者往往系社区内的居民,他们熟悉街道和周边居
民的情况,容易发现异常。

唯一的问题在于,居民举报的热情高低与周边警方以及政府部门的
基层工作存在很大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居民不会无端与警方合作举报自己的邻居。

如果周边
警方很少与居民接触,或者警民关系紧张的话,居民甚至可能成为犯罪者的保护伞。

因此,要
想获得足够的情报,执法队伍就必须具备很强的基层发动能力。

经过一定的培训,某些职业类型的居民更适合成为举报者,因为他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更容易获得流动人口的情报。

严重暴力犯罪和恐怖袭击活动的实施者往往是流动人口。

很少有
人愿意在自己的住所周边犯罪。

即便是在天安门暴恐袭击案件中,常年在北京做生意的暴恐分子,也是受到外地来京的“使者”召唤后才开始行动。

一般而言,出租车司机、酒店及旅馆工作人员、物业保安、快递员、社区工作者等,往
往具备发现罪犯及犯罪征兆的机会。

因此,这类人是具有潜力的线人。

当然,谁也不会无端举报邻居或者刚刚入住社区的年轻人,要举报这些人员必须要有足
以说明问题的征兆。

例如,某家人口数量不多,近期却忽然大量购买各种日用品,而且消耗速
度极快。

如果这个家庭并未对外表示自己来了客人或者对于客人的身份支支吾吾,那么,这些
不速之客就很可能是外地流窜来的刑事罪犯或者暴恐分子。

购买超出日常需要的易燃易爆物品,则是暴恐活动的红色警报。

在家中囤积大量的汽油、火柴、天然气、油漆稀释液等,这些都属于非常典型的恐怖活动准备。

如果囤积此类物品的居
民还有昼伏夜出的习惯,那么,他是暴恐分子的概率就比较大。

只要周边的居民有足够的警惕性,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发现此类现象的蛛丝马迹。

不容忽视的举报动机
一般而言,举报者不会毫无原因地去举报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

因此,警方要想获得情报,就必须让“种子举报者”获得足够的动机。

例如,酒店和旅馆的经营者以及保安,均希望
获得与警方较为亲密的关系,这样有利于他们业务的正常运行。

同时,如果能够成功遏制犯罪
或者恐怖袭击,举报者将会获得朋辈的赞誉以及较高的社会评价,这也是举报者最潜在的动机。

对于举报者而言,经济上的获益是意外收获。

至少在存在赏格的情况下,群众提供情报
的积极性会增强。

不过,这种状况往往仅限于时效性非常高的案件。

例如,在校内杀死多名同
学的马加爵案件中,由于整体社会关注度非常高,远在海南的出租车司机仍旧将乔装后的马认出,并且成功获得了20万元的赏金。

根据海外反恐经验,对长期的反恐情报获取,悬赏并不具备诱惑力。

从人性的角度而言,人类为了短期收益而付出一定的努力,必须是特定且可以预知结果的,漫无目的且获益不确定
的情况将会影响其积极性。

在长期的反恐作业中,举报者和反恐部门的关系,应该更类似于合作者的关系。

也就是说,执法机关必须有计划地寻找固定线人伙伴。

这需要执法者必须满足举报者最低的要求,也
就是对其身份的保密和安全的保护。

另一方面,在发展反恐线人方面,执法部门必须有明确的计划和合作条件。

除了举报悬
赏之外,线人的直接领导(也就是“控制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控制者”的身
份为执法官员,却不能有上下级的架子。

线人提供情报的质量与其工作的积极性有关系。

类似
电影中刑警暴打自己的线人逼迫其提供情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一名好的“控制者”必须要与
线人保持良好的私人友谊。

在阿富汗,受过专业训练的美军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官员,非常善于和地方部族打交道。

他们不仅用美元收买当地部族领导人,还尊重当地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

在战斗中,他
们甚至和部族武装一起乘骡马。

为了援助当地居民,美军特种部队不仅提供大量空降物资,更
积极改善这些物资的质量和实用性。

因此,当地部族非常愿意提供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线索。

美国常规部队并未受过相应的情报关系训练,很难与当地部族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们接手当地防务之后,这种关系就遭到破坏,由此得来的情报数量和质量都大幅下降。

举报者如何全身而退
在暴恐事件中,举报者的安全是相对容易保障的。

涉及国家安全,主管部门具有较高的
权限和非常强的保密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举报恐怖活动是绝对安全的。

真正的风险窗口在举报者发现恐怖活动征兆到警方采取行动之间。

去年4月,新疆巴楚县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中,发现恐怖活动征兆的社区工作者在完成通报之后就被杀害。

被害过程就在这个时间窗口。

在发现恐怖活动的端倪之后,举报者应该尽快隐蔽地远离暴恐分子所在地。

巴楚的3位社区工作者就是在恐怖分子住所周边打电话举报时,被对方发现而遇害的。

同时,要注意的是,发现恐怖分子活动之后,除了警方和自己的亲人之外,不要随意相信任何陌生人。

更不要轻易向别人透露自己所发现的情况,因为恐怖分子活动地点周边可能存在同情者或者暗哨。

看似无害的路人甲很可能就是恐怖分子的同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