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
调查分析
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自1983的转基因烟草至今,转基因技术发展已存在三十多年,应用领域涵盖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

以转基因生物(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随着人口的迅猛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转基因生物具有传统生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抗除草剂、抗病虫害、高产、耐储藏等。

然而,从1995年转基因食品及其食品添加剂商品化发展至今,缺乏严谨科学的论证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2-3]。

该文以襄阳市为例,调查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消费意愿,进而为今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问卷设计和样本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襄阳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标识态度和消费态度。

问卷共设置12个问题:性别;职业;学历;年龄;您是否听说过转基因食品;您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是什么;总的来说,你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您是否担心过转
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您是否有注意过转基因标识;购买商品时,若看到转基因标识,你会购买吗;您觉得购买的商品,商家是否应该标识商品为转基因或者非转基因;您是否支持转基因食品的长久发展。

调查问卷的填写方式通过调查分析平台问卷星进行,在问卷星上对调查问卷进行编辑,发送链接至网络平台(例如:微信和QQ),最后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最终分析的有效问卷为157份,包括襄阳市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男性69人,占43.95%,女性88人,占56.05%;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人,占1.27%;中学39人,占24.84;大学及以上116人,占73.89%;就受访者的年龄段来看,30岁以下,30~50岁和50岁以上各占57.32%,38.22%和 4.46%;受访者从事的职业(政府、教育/研究、企业、自营、家庭主妇和其他)来看,其来自各行各业,基本反映了襄阳市消费者的情况。

2.2 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度的统计分析
在157名被调查者中,94.9%的人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仅有5.1%的人没有听说过,说明现代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绝大多数消费者听说过转基因食品。

而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
度来看,仅有7.01%的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非常了解,54.78%的人一般了解,31.21%的受访者不太了解,7.01%的受访者不了解,说明转基因食品在消费者群体中的科普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强,要让消费者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2.3 对转基因食品担心和购买意愿
在所有的受访者中,大部分人(73.25%)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表示担心,11.46%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没有概念,而15.29%的人不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在是否食用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13.38%的消费者对已经推广的转基因食品表示认同,21.02%的受访者认为吃不吃无所谓,54.78%的消费者尽量不吃转基因食品,而10.83%的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坚决抵制,说明大部分消费者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非转基因食品。

2.4 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和长久发展的态度
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标识也是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32.48%的消费者注意过转基因的标识,33.12%的消费者偶尔注意转基因标识,34.39%的消费者没有注意过转基因标识;虽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并不是非常注意转基因标识,然而,64.33%的人认为应该在醒目位置标识,29.94%的人认为需要标识,仅有5.73%的人认为无所谓,没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用标识;在受访者中,若购买商品时看到转基因标识,
25.48%的人坚决不会购买,51.59%的人会谨慎对比和选择,19.75%的人认为无关紧要,3.18%的人会放心购买,说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和消费者的选择还是有很大关联的;从襄阳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长久发展的态度来看,40.76%的消费者反对转基因食品的长久发展,仅有14.65%的人支持转基因食品的长久发展,说明襄阳市消费者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上存在很大的担忧。

3 讨论
3.1 转基因食品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当今社会处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而该次的调查方式采用了网络调查问卷形式,即被调查对象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接触到互联网信息。

在该次调查中,37.22%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处于不太了解或者不了解的。

据笔者了解,对网络覆盖率较低的偏远农村,其对转基因的科普认知率更低,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意识也较薄弱。

正是由于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缺乏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选择。

从购买意愿上,可以看到襄阳市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为13.38%,大部分受访者者不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一定程度上与相关部门的宣传科普有关,如今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时存在各种媒体的报道参差不齐,部分媒体及公众舆论危言耸听,造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而对转基因食品了解不深入的消费者偏听偏信,造成了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和反对。

有关部门的科普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一方面需要比较
权威部门进行大范围的科普宣传,使消费者理性对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媒体监管,对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不实报道要加强监管,避免虚假的信息对消费者的误导。

3.2 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需要完善
该次调查中,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仅32.48%的被调查者关注到此标识,大部分消费者对此不够关注。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并不知晓,另一方面,在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发展中,许多商家为了规避转基因标识,在标识中多采用模糊标识或者不标识,而国家对此并没有严格监管。

商家的模糊标识或者不标识会造成消费者认为商家不尊重其知情权,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误解。

因此,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管理方面,应该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立法,严格执法,严格监管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发展,正确的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方可有利于转基因食品今后的持续发展[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