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刘 敏
摘 要: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但要有专业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学生 能够在当今发展中便于生存。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职业素质教育这块不太重视,在本文中,笔者通 过日常教学中的调查研究、走访企业、请教专家等途径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土建类专业高职 学生职业素质要求、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三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土建类 专业职业 素质培养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7-0144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众多高职院校将土建类专业作为其发展的重点专业之一,为我国在城市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一线管理人才。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对其这方面的人才倍加需要。
事实上,土建类专业高职毕业生求职不难,但用人单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太满意,在建筑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中,职业素质欠缺被列为第一位。
例如,在工作中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有团队精神;做事缺乏主动性、创新性;过多计较报酬,频繁跳槽;上班纪律松散;应用写作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差等。
面对“90后”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且个性张扬的学生特点,对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该给予重视,并且应该列入学生日常课程中。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
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文件,再三强调并指出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同等重视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教育。
为高职院校“培育什么人”“如何培育人”指明了思路、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现今,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众所周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的探究一直列于所有高职院校之首。
但从调研数据来看,国家第一批28所高职院校虽然总计采用了155 种人才培养模式,却只有1所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提到了职业素质培养。
可见,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明显薄弱。
高技能人才素质由专业能力、文化知识、职业素质三类基本要素构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与重要性已成共识,同时这也是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最根本要求。
因此,只有重视并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深受社会认可。
二、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概括而言,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包含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职业意识。
要求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应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并遵守劳动纪律。
2.职业道德。
要求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吃苦耐劳、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精神;具有服务观念、大局意识、安全守法意识等;
3.职业技能。
要求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制图识图能力、预算能力、钢筋下料计算能力、测量仪器操作能力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自己能胜任建筑行业工作;
4.职业行为习惯。
要求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有高度的责任心。
三、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路径
高职毕业生要发展成为职业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质培育体系和校园环境,能进一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1.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隐性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高职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面对需要引导教育的工科学生,自身要求必须技高一筹。
要想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优秀辅导员,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就必须具有很高的隐性职业素养(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教育管理和研究能力、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具有勤奋工作和主动意识、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等)。
如今,较高的职业素质成为衡量一个人从事并胜任职业岗位的重要条件。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自身的职业生涯。
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育,除了课堂教育外,更多的就是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与辅导员的接触与沟通交流,由此可见,长时间、高频率与学生接触的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隐性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态度、观念、言行、责任心、价值观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由此可见,辅导员对工作的责任心、敬业度等隐性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由此可见,态度、观念、言行、责任心、价值观等无声无形的隐性职业素养,应该引起高职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重视。
2.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贯穿于理论、实习实训等课程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应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编入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土建类专业教师应注重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理论、实践教学等课程教学环节中,注重运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如讲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管理等课程时,可通过案例教学,对比职业道德正反案例,因职业素质的缺乏而引起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危害贯穿在每位大学生的心中。
各种实地实践中是训练学生的重要环节。
在专业实训期间,教师可利用岗前培训对土建类专业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纪律教育,加强学生守纪律、讲安全、重质量、抓效率的职业意识;学生在具体现实工作中,能够在
(下转第143页)
DOI:10.16534/13-9000/g.2016.1403
・144・
・实习就业导航・
文化知识层次相对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要找到创业“点子”比较难,加上对创业相关政策、规章制度不够了解,创业流程、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也比较欠缺,这就极大地限制他们的创业行动。
因此,要对高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既要突出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的教育,也要加大创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公司运营管理知识的学习。
另外,还要兼顾介绍国家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创业流程,新公司注册流程。
保证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学到更全面的创业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2.重视学生的创业训练与实践,提高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首先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以科技创新、课程实践、就业实习等为目标的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和实践,让他们对社会、行业、企业情况有更多了解。
另外还可以请技术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作为创业教育的师资,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训和实践。
其次,在校级活动中融入创业技能实践内容。
如定期举办创业比赛、创业实践周活动、文化沙龙节、实验技能大赛、ERP沙盘比赛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操能力,培养创业技能。
3.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积极的创业态度
创业态度的形成有赖于良好创业氛围的熏陶,良好的创业氛围是形成创业意愿的催化剂。
首先政府应建立学生创业支持和保障系统,将创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大学生创业的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和优质社会资源。
其次高职院校要全方位加强中央创业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校园网络、电台、校报等媒体宣传政府相关创业政策与规范,从而最广泛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如在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演练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咨询和创业研究工作,形成“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良好氛围。
考虑高职学生的人格特质形成与早期的学校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息息相关,所以应尽早为学生创设创业教育的氛围,对他们进行创业信息的宣传与熏陶。
参考文献:
[1]姜雪梅,邵晶晶.性别与专业类别差异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创
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04
[2]祝敏丹.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3]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调查与思考[J].江苏高教,
2005.02
[4]马继迁,赵志鹏.高职生创业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常州市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2
[5]王满四,李楚英.基于6因素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11
[6]赵 立,大学生农业创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
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2.04
(本文系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项目,项目编号:GDGZ12Y059)
作者简介:陈植乔,副教授,硕士
实际工作中与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向一线的员工学习和交流经验,潜移默化功能使他们对职业素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大程度的提高。
四、营造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氛围,构建多方参与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工学结合的学生职业素质养的方式应被教育体系的高职院校采用。
具体实践方式,如培养高素质的养成教育师资队伍,开发职业素质教育本校教材;建立 “学生走进企业,名师请进课堂”的职业素质教育体验课程;建立健全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等。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激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磨砺意志,逐步提高个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再次,现代“校园文化”中蕴含着一种极富魅力、力量强大的精神,它对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隐性作用。
现代“校园文化”中蕴含的隐性课程对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张扬学生的兴趣、爱好,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等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健康、文明、蓬勃、富有特色的现代校园文化精神,具有感化、启迪学生的奇特功效,对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与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五、注重土建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职业道德是当代社会道德的主要表现。
它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道德不仅能反映出个人的爱岗敬业的态度,也可反映出一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有利于维护和高个人及行业的声誉与竞争力。
更体现出与其他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决策。
土建行业在如今激烈的竞争行业中,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在学习、工作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很多建筑类工作仅凭自身力量已难以完全处理,只有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精诚合作才能创造奇迹, 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
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切身体会、感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有很大益处。
所以,高职土建类专业应根据其专业的职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将学生与企业、职业进行无缝对接,实行在专业课程实训、“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实践中“让学生带出去、将专家请进来”的职业实践模式。
总而言之,“职业素质”是毕业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着决定性作用重要因素,重视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始终。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培养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高职教育现在与未来必须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的一项久远工程。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一批批深受欢迎的“零距离对接”岗位职业人,必须坚定不移地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全程中,深入和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这样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坚实的人才力量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梁 毳.职业素养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胡飞雪.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陈 凯.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
教育,2010
[4]沈高峰.以隐性职业素养为引导的高职院校职业人培养探索
[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5]蒋 菁.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成人教
育,2008
[6]安静宜.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
[7]徐国庆.如何培养职业素质[J].职教论坛,2007
[8]安静宜.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
(上接第144页)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