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话剧《日出》中陈白露和小东西的人物角色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5
[摘 要] 通过比较分析话剧《日出》中两位女主人公陈白露和小东西的人物形象,深入剖析她们的外在形象、性格特征以及在剧中所承担的意义。

陈白露外在形象高傲却内心善良,小东西外在形象屈辱却内心向上,两人都展现出自强不息的品格。

她们的形象对比折射出剧作家曹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关怀,同时也丰富了话剧的意境与内涵。

通过比较分析,深入挖掘戏剧人物的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使人们更加理解剧作家的创作原意。

[关 键 词] 话剧《日出》;陈白露;小东西;形象对比
浅析话剧《日出》中陈白露和小东西的人物角色比较研究
尹梓伊 杨 欢
一、引言
《日出》是近代剧作家曹禺创作的戏剧,该剧于1936年6月在《文学季刊》第一期开始连载,同年10月首次出版。

该剧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人物,以陈白露住的某大旅馆(惠中饭店)华丽的休息室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翠喜的房间)为活动地点,描写了黎明、黄昏、午夜、日出四幕,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恐慌影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里,日出之前,代表腐朽势力的上层社会在黑暗中“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种种活动,和下层社会的悲惨生活。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比分析《日出》中陈白露和小东西的人物角色,希望能进一步明确该话剧里的人物特色。

二、陈白露的人物角色(一)陈白露的外在舞台形象1.傲慢虚荣的交际花形象
在话剧《日出》中,陈白露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注目的角色。

她的外在舞台形象和她的性格特征紧密相连,尤其是她傲慢虚荣的交际花形象。

陈白露出身书香门第,却因家庭的变故,独自一个人离开家乡。

她借助男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陈白露的傲慢和虚荣主要体现在她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

她享受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喜欢被人追捧,喜欢享乐的生活。

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反而使她感到空虚和痛苦。

尽管陈白露在外表上看起来傲慢和虚荣,但她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她渴望爱情和自由,却又无法摆脱物质生活的束缚。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得陈
白露这个角色更加复杂和立体。

2.为爱受苦的情人形象
在话剧《日出》中,陈白露除了展现出傲慢虚荣的交际花形象和善良的“母亲”形象,还展现出了为爱受苦的情人形象。

陈白露原名竹均,出生在乡下,从小长得落落大方、亭亭玉立。

她曾经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对婚姻的看法是消极的。

她认为,“他要我跟他结婚,我就跟他结婚;他要我到乡下去,我就陪他到乡下去。

他说,你应该生个小孩,我就为他生个小孩。

结婚以后几个月,我们过的是天堂似的日子……结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穷,不是嫉妒,不是打架,而是平淡、无聊、厌烦。

两个人互相觉得是个累赘。

懒得再吵嘴打架,直盼望哪一天天塌了,等死……”这段话揭示了陈白露对爱情和婚姻的深深痛苦和失望。

她曾经对爱情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然而现实却让她深感绝望。

她曾经尝试过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最终却发现自己无法摆脱物质生活的束缚。

尽管陈白露在外表上看起来傲慢和虚荣,但她内心深处渴望爱情和自由。

(二)陈白露的性格特点分析1.独立自主
陈白露是一位出生在书香门第的青年女性,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聪明伶俐、骄傲任性、愤世嫉俗的性格。

她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很高的要求,不愿意依靠别人,也不愿意被别人束缚。

她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然而,她的父亲去世后,她不得不进入社交界,成为一名交际花,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

她凭借自己的个人力量去闯荡,却陷入了资产阶级的泥潭,出卖了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陕西高校戏剧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课题批准号:SGH22Y1876);项目“讲好陕西故事,打造新时代‘戏剧陕军’文化品牌策略研究”(立项号:2022J006)。

026《名家名作》·研究
她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厌恶和鄙视,但又贪恋舒适的享乐。

她玩世不恭,又不甘堕落,她聪明而又糊涂,骄傲自负而又软弱。

她嘴角总挂着嘲笑,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2.坦诚直率
陈白露是一个性格开朗、直言不讳、不懂掩饰的女性。

她不喜欢虚伪和谎言,也不愿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她对自己和别人都很坦诚,不管是好是坏,都敢于直接表达出来。

例如,在她和方达生的对话中,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堕落和痛苦,也不回避自己的过去和现状。

她直接告诉方达生,她已经不是他心目中的那个纯洁无瑕的女孩了,而是一个“卖笑”的女人。

她说:“我现在是个卖笑的女人,你知道吗?我是个卖笑的女人!……我这样活着,比死还难受!”她也没有隐瞒自己对方达生的感情,她说:“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有爱过别人,只爱过你一个!”她还坦白地承认自己对舒适生活的贪恋,她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了。

我不能没有这种生活!……我不能没有钱!没有钱就什么都没有了!”
陈白露的坦诚直率既是一种优点,也是一种缺点。

作为一种优点,她的坦诚直率表现出了她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她不愿意欺骗和伤害别人,也不愿意欺骗和伤害自己;作为一种缺点,她的坦诚直率也容易使别人有可乘之机。

(三)陈白露在剧中的角色意义
陈白露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和批判。

她的堕落和悲剧是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思想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社会对青年女性的摧残和毒害。

她的死亡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绝望和抗争,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无情揭露和谴责。

陈白露是对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呼唤和追求。

她有着骄傲任性、愤世嫉俗、聪明伶俐、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她不愿意被别人束缚,也不愿意依靠别人。

她有着对生活和自由的热爱和渴望,她想摆脱堕落的生活,找回自己的尊严和幸福。

三、小东西的人物角色
(一)小东西的外在舞台形象
小东西是话剧《日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小女孩,被金八买来当作妓女。

她在剧中体现了一种反抗和挣扎的精神,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她代表了社会底层的苦难女性,弱小、可怜、无能为力。

她在不同的地方辗转求存,拼尽全力想要活下去,但先是被金八欺负,之后好不容易被陈白露救下,却又被王福生、潘月亭等人联手骗了出去,被重新卖给了金八,被金八买到了宝和下处,她挣扎过、反抗过、逃跑过,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些都没有用。

残酷的现实让她没有任何自由和选择,只能任人宰割和摆布。

(二)小东西的性格特点分析
小东西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力和生存意志的女孩,她不愿意被人摧残和毁灭,所以她忍受黑三的毒打,在宝和下处艰难度日,面对黑三的逼迫死活不从,直到被翠喜劝了又劝,才稍有妥协。

她试探着接纳苦难,试着在夹缝里生存,但铺天盖地的黑暗让她没有路走,所以她果断地选择了上吊,用自己的血来对残酷的命运发出挑衅。

(三)小东西在剧中的角色意义
小东西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和批判。

她的苦难和悲剧是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思想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社会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她的死亡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绝望和抗争,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无情揭露和谴责。

小东西是对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呼唤和追求。

她有着倔强不屈、宁死不降的性格,她不愿意被人当作商品来买卖和使用,她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她在黑三等人面前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和反抗,她用尖锐的语言、激烈的动作、坚定的眼神来表达自己的不屈和不服。

她甚至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屈服于黑三等人的威胁和诱惑。

四、陈白露和小东西的人物角色比较
(一)陈白露和小东西的外在形象对比
陈白露的外在形象是一个华丽而堕落的交际花形象,她出场时穿着颜色鲜艳的、极薄的晚礼服,多褶的裙裾上扣着两条红飘带,她的发髻上插着一朵红花,烫着时兴的发鬓,她的外在形象是明艳而张扬的,是俏丽活泼的。

而小东西是一个脆弱、可怜、弱小的孤女,她约莫十五六岁,胸前垂着两根小辫,头发也乱蓬蓬的,穿着沾满油污、肥大绝伦的蓝绸褂子,衣裾同袖管几乎都拖在了地上。

这样灰扑扑的形象让她显得更加瘦弱和可怜,也显得她瑟缩得更加厉害,进一步凸显出她的孤苦和可怜。

陈白露和小东西的外在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话剧《日出》中,她们代表了那个时代下层人民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也反映了人类在复杂环境中所经历的异化和痛苦。

她们是两个悲剧而又英雄的人物,也是两个堕落而又反抗的人物。

(二)陈白露和小东西的性格特点对比
陈白露和小东西是《日出》中两个重要的女性角色,
027
她们都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害者,也都有着倔强不屈、宁死不降的性格。

然而,她们的性格特点却有着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她们不同的命运和心理。

就陈白露而言,她有着骄傲任性、愤世嫉俗、聪明伶俐、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她不愿意被别人束缚,也不愿意依靠别人。

她有着对生活和自由的热爱和渴望,她想摆脱堕落的生活,想找回自己的尊严和幸福。

她在社交界中表现出了玩世不恭的态度,她用尖刻的语言、轻浮的笑容、嘲讽的眼神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鄙视和厌恶。

而小东西则是无辜的、善良的、懦弱而软弱的人,她在被“妈妈”送给金八时无能为力,不敢反抗,只在最后被金八逼急了时打了他一巴掌,之后被虐待,被扒光衣服,她都只能忍受。

面对陈白露时,她也只会可怜兮兮地求救,她像一朵纯白但脆弱的花朵,而在被卖到宝和下处时,她最初也是想活着的,所以她忍耐黑三的鞭打,却最终因没有客人光顾且看不见活路,而选择上吊自杀,她是脆弱的,也是卑微的。

(三)陈白露和小东西的表演形式对比
1.肢体动作对比
在表演中,饰演陈白露的演员使用了许多肢体动作,比如在听王福生念账单时,她会捂住耳朵,背转身体,小女生一样尖声高叫着“我不听我不听,你不要念”。

在单独跟潘月亭相处时,则会表现出噘嘴、撒娇等动作,还会放松地打呵欠,她会因为看见太阳出来了而高兴得叫出声,然后兴奋地跑过去趴在窗玻璃上看太阳,还会手舞足蹈地表示自己的高兴。

这一系列肢体动作都表现出她的放松,表现出她的有底气和活泼,她心里知道潘月亭会纵容她,哪怕她并不喜欢他,但在他面前会比较随意和松散,还会有底气地去跟来寻小东西的甲、乙等人对呛。

而她的所有肢体动作都是轻盈而优雅的,也显示出她小女孩似的天真。

而饰演小东西的演员肢体动作则相对拘谨,她在被陈白露发现时,全身都在瑟缩发抖,在表演时,演员也几乎不抬头看人,总是怯生生的、可怜兮兮的、小心翼翼的,飞快地看一眼,然后低下头,她的身体总是微微弓起来的,手指也紧张地捏着衣角,这些细腻的肢体动作都呈现出小东西胆小、惶恐的形象。

陈白露和小东西不同的肢体动作表达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

虽然演员的表达手法不同,但表演同样细腻,都让自己所表演的人物栩栩如生。

2.神态表情对比
陈白露和小东西的神态表情反映了她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也体现了她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陈白露的神态表情是优雅、漂亮、自信、傲慢、冷漠、厌倦、痛苦、绝望的,她的表情变化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但总体上是由自信到绝望的过程。

小东西的神态表情是单纯、无辜、害怕、困惑、倔强、顽强、悲哀的,她的表情变化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但总体上是由无辜到悲哀的过程。

陈白露和小东西神态表情的相似之处在于,她们都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们都试图摆脱自己所处的困境,她们都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她们都在寻求救赎和被救赎。

陈白露和小东西神态表情的差异之处在于,陈白露是一个经历过失败婚姻和纸醉金迷生活的女人,她对婚姻和爱情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她对自己和周围人都感到厌倦和冷漠,她在心底里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东西是一个从乡下来到城市的女孩,她对婚姻和爱情有着憧憬和期待,她对自己和周围人都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她在心底里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五、结论
通过对话剧《日出》中陈白露和小东西两个女主人公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她们虽然身份和境遇不同,但都展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尽管生活环境和人生际遇不同,但她们都在黑暗中挣扎求生,都渴望光明和幸福。

她们的对比,饱含剧作家曹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反思。

这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使整部话剧光艳动人、富含哲理,值得读者深思。

参考文献:
[1]王尔晴.浅析话剧《日出》中陈白露和小东西形象之相似性[J].戏剧之家, 2014(10):14,22. [2]周芳芸,宋光成.毁灭中的新生:试论陈白露悲剧的美学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4(1):27-30. 
[3]陈欣欣.浅析话剧《日出》中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塑造[J].剧影月报,2023(2):21-22. 
[4]曹瀛.曹禺《日出》的美学特征[J].剧影月报,2017(3):36-40.
[5]章池.个体对社会的皈依:论《日出》的悲剧疏离[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10):100-103.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