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对如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答案】B
【解析】通过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15世纪后我国科技落后于西方故A项错误
通过图片可以看出15世纪前后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科技出现逆转故B项正确
C项错误我国科技达到最高峰是15世纪前排除
D项说法错误我国科技走向衰落应该是15世纪后排除
故选B
2.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一项科技发明的制作流程这项发明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雕版印刷术
D. 算筹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
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故C项正确
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C
3.清朝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他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今有成 "这从侧面反映了
A. 中西文化的全面会通
B.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C.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D. 传教士受民众拥戴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顺治帝对汤若望大力夸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科技具有先进性 C正确
A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西方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B项
皇帝的赞美不等于民众的拥戴排除D项
4.南北朝时期社会广泛信奉弥勒佛(梵名 Maitreya).有人统计在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群中除了释迦佛像还有大量的弥勒佛像这一现象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 民众对至高神权的否定
B. 传统主流思想地位稳固
C. 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D. 民族间文化融合的加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林立弥勒佛的大量存在是当时人民精神寄托的表现说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
苦故选C 大量弥勒佛的存在表现了人民的精神寄托而非否定至高神权排除A 材料信息不涉及儒家思想和民族文化的融
合 BD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5. 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
A. 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
B. 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C. 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
D. 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
【答案】A
【解析】
6.李贽曾说道“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谷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天然之理心至之符”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市民阶层对经济权利的要求
B. 李贽极端自私
C. 李贽主张重农抑商政策
D. 清初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贽认为人皆有私反映了市民阶层对经济权利的要求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7.以下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1296-1372年)在《水浒传》描写轰天雷凌振的文字“久闻东京有个炮手凌所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
陷山倒石裂第一是风火炮第二是金轮炮第三是子母炮竖起架子专打
寨栅响处风威大作发射如连珠般不停……”
该段描写可以印证()
A. 北宋时期已经广泛使用火药武器
B. 古人很早就已掌握火炮制造原理
C. 中国古代使用火药武器历史悠久
D. 元明时期的战争中已经使用火器
【答案】D
【解析】略
8.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答案】B
【解析】“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反映了君主专制、圣人崇拜的思想这一认识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故B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诸子学说趋向统一故A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未得到普遍认同故C错误
D项材料未体现故D错误
故选B
9.《汉书》记载“(董仲舒)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下列各项与之有因果关系的是()
A. “君人者国之本也”
B.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C. “信重于地礼尊于身”
D. “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答案】D
【解析】材料的含义是董仲舒以思想的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成为群儒之首所以D项与材料有因果关系
A项重在说明君主的重要性 B项宣扬的是君权神授 C项强调的是道德规范 A、B、C三项均与题干中思想的统一无直接因果关系排除
故选D
10.《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
A.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B.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C.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D.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符合传统儒家孝道从而以节日形式受到宫廷和民间的推崇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反映佛教在民间的流传状况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中契合传统主流观念的因素得以流传并非冲击主流观念排除C 项
D项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排除D项
故选A
11.
下面是我国古代书籍记录的农作物品种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A. 农学成就居世界之首
B. 农作物品种数量丰富
C. 饮食结构趋于单一化
D. 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我国古代的农作物品种数量较为丰富故B项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故选B
12.《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在强调()
A. 依法治国
B. 以德治国
C. 以政令、制度来治国
D. 以德主刑辅治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论语·为政》中提到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
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说明孔子提倡的是以道德为主、刑罚为辅的治国方式认为以德主刑辅的治国方式可以使百姓“有耻且格” 实现道德教化和国家升平故D项符合题意
ABC项内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D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3.(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异同并说明管仲法治思想产生的原因
13.(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法治发展的影响
【答案】同法治思想产生较早强调要约束统治者
异西方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古代中国统治者的权力不受限制
西方强调用法律保障人权古代中国重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以及教化民众
原因社会秩序发生变动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法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同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二者法治思想产生较早二者都强调要约束统治者二者都具有继承性制了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他坚信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古代中国统治者的权力不受限制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可转让”可归纳出西方强调用法律保障人权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集权的需要
【答案】影响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解析】影响根据材料“明刑弼教”“德主刑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4.(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集议制度的基本特点
14.(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集议制度的意义
【答案】(1)特点集议制度体系完备形式多样讨论内容广泛议政场所明确设有专门官员掌管廷议服务于君主专制
【解析】(1)特点根据在宋代得到发展并完备得出集议制度体系完备根据材料“宋代集议形式有朝堂集议三省集议、待从台谏集议等”得出形式多样根据“朝堂集议涉及帝后位号、祭祀、言制、财政、军政等国家大政”得出讨论内容广泛根据“三省集议在尚书省召开”得出议政场所明确根据“君主专门设有监议御史直接负责集议事项并向皇帝报告”得出设有专门官员掌管廷议根据“是为君主提供咨询而非决策”得出服务于君主专制
【答案】(2)意义为皇帝决策提供了较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失误有助于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有助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分歧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解析】(2)意义根据材料“对集议结论如有异议可不署名签字也可实封投进”得出为皇帝决策提供了较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失误根据“每遇重大问题最高统治者必下诏都省等通知各参与人员群集都堂详加讨论”得出有助于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根据“使各地骄兵悍将变为俯首听命之辈削夺州郡长官事权令其朝召而夕至”得出有助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分歧根据“推动了社会的相对安定”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15.(1)三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15.(2)请你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