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熟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儿熟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武珞路小学肖芳
一、教材分析:
《杏儿熟了》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气和他的小伙伴来偷摘杏儿。
淳朴善良的奶奶不仅没有责怪他们,还把杏儿打下来分给他们吃。
奶奶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愉快和喜悦。
文章赞颂了奶奶淳朴、善良的品格和美好的心灵。
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是本课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三维目标:
认知日标:学会“吩”等4个字,认识“谗”等5个字。
能力冃标:联系上下文理解“没好气”、“偏向J “吩咐”等词语的意思。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奶奶的言行举止的体会,感受到她宽容、善良、淳朴的优秀品质。
懂得“学会分享,才会感受到快乐,啲道理。
教学重点:“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我"对小伙伴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说的“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理念:
理念一,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果子大家吃才甜''这一价值观。
如何让学生懂得这一句话内在的含义,首先就得理解奶奶对待小伙伴们的态度,懂得奶奶在把果子分给大家吃时的快斥,懂得奶奶这样做让大家都得到了快斥。
学生懂得了的基础上,再来感受这一份快乐,让学生体验打杏儿时的不容易但快乐的感觉;让学生想像小伙伴吃杏儿的快乐场面。
通过这样的课堂感受,我想学生才会真正懂得“果子大家吃才甜''这一道理,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
理念二,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要注重读,读的魅力大家都深深感受过。
设计中首先让学生自由读5—8自然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步的读,是浅显的。
课文的语言易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肯定能读通。
所以在读后,我让学生想想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都能较准确地说出课文的内容。
第二次读是默读,我让学生关注我的态度变化。
这一读,深入了一步,学生不但找到了表示我态度的句子, 还还思考我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不同。
接下去就是更深入地读,关注重点人物奶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
这些读,读出自己对重点理解:感悟出奶奶的宽厚善良来。
理念三,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独特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理解。
这一课的内容似乎都有一个标准的理解尺度,怎么样才能体现这…教学理念呢?在读写奶奶颤颤巍巍打杏儿这…句时,般我们的理解都是应该读出奶奶打杏儿的艰难。
但仔细一想,这一句话还能不能体现出其他的感受呢?我让学牛闭上眼睛想像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结果我想学牛不但会看到了奶奶颤颤巍巍打杏儿的情景,还会看到杏儿一
个接一个落下来的情景,看到旁边小伙伴们欢快的情景。
这些独特的体验,不是比一个标准的理解尺度更珍贵吗?把看到的情景融入到朗读中去,学生会读得更有滋有味。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以疑促读。
1、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瞧,到了夏天麦收时节,树上挂满了杏儿。
杏上还有些词语,让我们读一读吧!
出示词语:橙黄橙黄馋猫结满摘杏儿尝鲜熟透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2、从这些词中大家看出了什么?是呀,这些又大又甜的杏儿挂满了枝头,怪不得: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树,羡慕的说响,好杏儿呀!"
3、杏儿熟了,又大又多,真是惹人喜爱呀。
在杏儿成熟的时节,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1、整体感知5—8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5—8自然段,想想发生了什么事?(归纳:我们以后概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要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2、了解我对小伙伴态度前后的变化。
(1)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我对小伙伴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呢?默读5—8 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
我没好气地说:“你们真是馋猫!"
我不高兴了,喑喑怪奶奶偏向他们。
从那以后,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相机引导联系生活或课文理解“没好气"“偏向")
(3)小结过渡:从开始对偷杏儿的小伙伴的埋怨、责怪,到后来主动给大家送杏儿,我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是谁教育了我影响了我?
3、由果溯因,感悟奶奶的品格。
(1)面对同样一件事,奶奶的态度乂是怎样的呢?自由地读6—7自然段,勾画出描写奶奶怎么做的句子,还可以把你的感受最深的地方标注在旁边,待会和同伴们交流。
(2)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第6自然段: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
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生读句子,生联系“快步走、扶起、揉揉”体会奶奶对孩子的关心。
师范读,生评价,练读。
情景再现,表演奶奶的动作。
师小结:书上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用“关心'‘这个词,但通过描写奶奶这一系列的
动作,我们立刻感受到她对孩子的关爱。
我们平时在习作中,如果也能准确地使用动词,
人物形像就会栩栩如生。
师范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奶奶的慈祥和对孩子的关爱。
第7自然段: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走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
不一会儿,打下了二十多个。
他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吃。
指名读,想一想,这儿的“挑"是什么意思?(选择,仔细的选择。
)
从这个“挑”字,你感受到了奶奶的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插图,你们看:奶奶挑得多么仔细呀,看到奶奶这样做,
旁边的小伙伴们是什么反应?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指名感情朗读。
师:看着几个小孩吃得那么香甜,怪不得奶奶笑着说:“傻孩子,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引读。
读了奶奶说的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创设情景,引到联想:
你好,我的小伙伴!请你吃颗甜杏儿,吃了我家的杏儿,你会说些什么呢?你好,老爷爷!请你吃颗甜杏儿,吃了我家的杏儿,你会说些什么呢?你好,过路的陌生人!
请你吃颗甜杏儿,吃了我家的杏儿,你会说些什么呢?
“我'‘听了小伙伴、乡亲的话,我的心情怎样?
师:谁能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句子,将你的快乐与大家分享。
8指名读
师:这里的“甜'',仅仅指味道吗,它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小组讨论讨论吧!
师:是的,快乐大家分享,心情就像吃了蜜糖一样。
所以说,果子大家吃才甜。
我们
再來读一读奶奶说的话,想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疑问呢?谈谈你的想法吧!
师归纳:杏儿越结越多,是说学会了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会更深厚。
快圧就象播种,撒下的种子越多,收获的快斥也会越多!让我们牢牢记住奶奶的话——牛齐读。
(5)我们明白了奶奶说的话,小作者也明白了,他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呢!齐读
最后一自然段。
(6)回顾全文。
小结:奶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影响了我。
相信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不仅会把杏儿和大
家分享,更会懂得关爱他人,把快乐传递给他人和大家共同分享。
三、加深体验,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有与人分享的经历和感受吗?说给大家听听。
2、许多有成就的人也说过类似与分享有关的名言,老师摘录了几条送给大家:
①师范读。
②有谁想和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那一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培根
快乐绝不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
有时你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古龙
四、板书设计:
13杏儿熟了
果子大家吃才甜
分享才会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