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优质课导学案_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内容较多,知识点细碎,学生不易整体把握,时空观较弱。而且他们认识问题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能力较弱,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与分析,历史解释和史料分析都很欠缺。虽然本课内容有不少学生在阅读积累或通过其他渠道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在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不足。特别是对井冈山道路的理解和当时中国国情的认识都较弱。
课题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八年级上册(2017年7月第1版)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单 位
课程内容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
第三子目则在前两个子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毛泽东在井冈山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古田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建党建军的原则,各地根据地的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中国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初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学习,以及初二阶段前15课的学习,已储备了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有一定基础。学生整体素质较高,阅读面较广,对毛泽东诗词有一定储备,小学阶段学习过《朱德的扁担》、对建军节有所了解等。多数学生多才多艺,书法、绘画基础较好。
思考和讨论
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匡庐:指修水、铜鼓; 潇湘:指平江、浏阳)
提问:从这首词中你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呢?
学生回答后过渡到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
教师展示学生画作和地图,引导学生讲述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毛泽东
(4)军队:工农革命军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
教师展示学生画作和地图,引导学生讲述
1.背景:在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共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地点:南昌
4.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等
5.军队:革命军
6.经过:占领南昌城
①手绘画作《南昌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第一子目概述了南昌起义的背景、经过、意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尝试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挽救中国革命。
第二子目内容较多,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涵盖了秋收起义的背景、经过,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经过及意义,井冈山会师的经过,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等多个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相继失败。实践证明,俄国的革命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主要内容: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本课知识点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时间轴填空,巩固课堂知识点。
结束语:
材料:天无绝人之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独辟蹊径,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山沟里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③落实井冈山会师的知识点。
落实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知识点
课堂讨论并回答。
回答并填时间轴
用毛主席诗词烘托课堂氛围,过渡下一个主题
手绘图、画的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性,又生动有趣,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
探究的方式拓展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手绘图、画的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性,又生动有趣,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
培养史料阅读能力。
⑦《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南昌起义展览巡礼》(人民出版社)
⑧任毅著《诗说百年》;
⑨《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⑩沈谦芳主编《亲历南昌起义》
2.网络资源:视频、音频等
3.学生资源:手绘图画、书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播放一分钟视频——《建军90周年阅兵》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方式生动切入主题
(5)作用: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扩大。
课堂探究:你们知道为什么改编后的军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呢?
材料:朱德说:“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第一、二子目总结:呈现时间轴的方式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带领学生填时间轴)。
5.了解毛泽东、朱德等为中国革命做出伟大的贡献,感悟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内容共计三课,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是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转变的重要阶段。全课有三个子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经过艰苦斗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2.古田会议
教师提问方式讲述
(1)时间:1929年12月
(2)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
(3)主要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各地根据地创建
展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方式讲述
(1)时间:1931年冬
(2)地点:江西瑞金
——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思考:从材料中得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哪些重要内容呢?
课堂探究:井冈山精神
播放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展示图片《朱德的扁担》,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堂探究:你们知道为什么毛泽东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呢?
教师总结:
(1)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
(2)农村远离大城市,敌人力量薄弱
(3)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利于打游击战
(4)粮食丰富
(5)群众基础好
过渡: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攻打长沙,中共都是选择了在主要的大城市发动武装起义,学习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此时,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了井冈山,从城市到农村。就是认清了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主要内容: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过渡:展示毛主席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5)经过:攻占一些县城
(6)结果:严重受挫
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教师继续结合手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讲述文家市决策和三湾改编,带领学生看书中的相关史事,指出三湾改编的重要意义,接着讲述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到达了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讲述起义经过。
③落实南昌起义知识点。
手绘图、画的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性,又生动有趣,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师结合手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讲述南下广东和转战湘南的最终结果。提问学生回答南昌起义的意义。
7.结果:南下广东,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听歌曲,讲故事,课堂讨论
回答古田会议知识点
结合地图回答各地根据地的创建
回答知识点
回答并填时间轴
探究的方式拓展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情感升华,感悟井冈山精
神。
时空观和读图识图能力培养。
注重时空观培养。
知识拓展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
播放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提问:这些军纪和注意对同学们学习和生活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呢?
2.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共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
3.读图、识画、观看视频、听音频、阅读文字材料,提升获取历史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张士义《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
从1927年8月1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短短几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勇敢、坚强、奋斗、乐观,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
回答并落实知识点
回答: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紧密结合。
注重时空观培养。
工农武装割据
1.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教师提问方式讲述
(1)开创者:毛泽东
(2)军队:工农革命军
(3)地点:井冈山
(4)方式: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
(5)结果: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课堂探究:展示材料
毛泽东阐述“工农武装割据”是党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密切结合……
重难点
重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难点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学资源
1.论文著作:
①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②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
③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资料组编写《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集》
④张士义著《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
⑤罗章龙等著《亲历秋收起义》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新课过渡
回顾第15课内容(用时间轴的方式在课件上展示)
材料: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提问: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该怎么办?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通过衔接15课内容过渡到南昌起义的背景
3.井冈山会师
教师展示学生画作和地图,引导学生讲述
(1)时间:1928年4月
(2)地点:井冈山
(3)会师军队: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湘南的工农武装、工农革命军
4.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教师提问方式讲述
(1)时间:1929年6月
(2)番号: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人数:一万多人
(4)军长和党代表:朱德、毛泽东
过渡: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后,克服困难,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78页找找,他们在井冈山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呢?
回答知识点
齐声朗读
回答问题
①手绘画作《秋收起义》。
②结合画作和手绘地图讲述起义经过。
③落实秋收起义知识点
落实.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知识点
课堂讨论并回答
①手绘画作《井冈山会师》
②讲述井冈山会师经过
8.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教师带领学生看书中的相关史事。提问何时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何时又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呢?
学生回答时间,分别是1933年7月和1949年6月。
回答问题
阅读相关史事
回答问题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教师提问方式讲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