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6 受迫振动 共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物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迫振动共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概念,掌握共振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理论作业
(1)完成课本相关理论知识的预习笔记,重点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基本原理。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共振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及危害。

2. 实验操作
(1)自主设计一个受迫振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可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音叉、钟摆、扬声器等。

(2)尝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共振现象的变化,记录并分析原因。

三、作业要求
1. 理论作业需认真书写,确保理解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需认真执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拍照或视频记录实验过程,以便提交作业时使用。

3. 实验报告需总结实验现象及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4. 完成作业的时间:理论作业请在上课前提交;实验操作和报告请在课后及时完成并提交。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理论作业的书写情况、实验报告的分析结论以及实验操作的执行情况,给予评价。

2. 分值设定:理论作业(20分),实验报告(40分),实验操作(40分)。

3. 优秀标准:理论扎实,实验现象明显,分析全面,操作熟练。

五、作业反馈
请学生们在完成作业后,将作业图片或视频以及书面报告通过学习平台进行提交。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批改,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通过学习平台与我们进行交流。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概念,掌握共振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作业反馈和交流,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我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最后,请同学们在作业中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使用,并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室规则,确保安全无事故。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
1. 巩固和加深对受迫振动和共振概念的理解;
2. 掌握共振的测试方法和应用;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避免共振现象;
4.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测试共振现象:请学生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如小闹钟、音叉等,进行受迫振动实验,观察并记录哪些频率的振动会引起共振现象。

2. 观察共振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请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共振现象的应用,如乐器演奏、汽车鸣笛等,并分析其原理。

3. 预防共振现象:让学生分析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一些共振现象,如桥梁、电梯等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独立完成的作业,不得抄袭和讨论;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或家庭实验的规则;
3.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实验照片或视频,以便教师评估。

四、作业评价
1. 评估学生对受迫振动和共振概念的理解程度,包括对共振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2. 评价学生是否能分析出共振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是否能够给出正确的预防措施;
3. 结合学生的作业反馈和实验照片或视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将在作业提交后的几天内,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包括解答疑惑和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也可随时向教师提问,寻求进一步的帮助和建议。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受迫振动和共振概念的理解,掌握共振的测试方法和应用,同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避免共振现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评价和反馈过程中,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操作规范性、分析问题准确性等方面,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最后,希望通过本次作业,能够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