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拓展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孟子〉二章》拓展阅读
立节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①焉,曰:“请以此修衣②。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③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④,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邑: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
②修衣:添置衣服。
③奚:什么,疑问词。
④不我骄也: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
【参考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封赠他一大片土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买一些好衣服吧。
”曾子坚决不接受。
那人回去,又再送,曾子还是不接受。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送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即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
苏武壮节
单于使卫律①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②。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
欲降之。
会论虞常③,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④。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注释】①卫律:本是汉臣,后出使匈奴时降于匈奴。
②张胜: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的汉臣。
③虞常:本是降于匈奴的汉臣,后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反叛。
④坐:连坐。
【考点必练】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古义:今义:
(2)复举剑拟.之。
古义:今义:
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苏武的性格特点。
3.文中描写卫律、张胜等人有什么作用?
《苏武壮节》
1.(1)古义:讼辞,口供今义:告别(2)古义:比划,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今义:比拟
2.热爱祖国,威武不屈。
3.侧面烘托苏武坚贞不屈、忠君爱国的形象。
【参考译文】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污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
武的伤势逐渐好了。
单于想要苏武投降。
就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审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之后,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
”苏武说:“我本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
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
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⑦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说苑》【注释】①令尹(yǐ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
⑤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⑥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⑦意益下:越发看低自己。
【且读且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一国吏民皆.贺
(2)有一老父衣.粗衣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2.文中的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1)都(2)穿
2.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可以治理楚国了。
3.谦逊有礼,虚心纳谏。
附参考译文:
孙叔敖当了楚国的令尹,整个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祝贺他。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制成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吊丧。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祝贺,只有您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老人说:“是有话说。
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的身上。
”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该索取分外财物。
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可以治理楚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