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杨慧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6期
杨慧娟
(江苏苏州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江苏苏州 215131)
摘要:语言学习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经常会受到母语语言的影响。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问题,应该引起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的注意。

充分了解迁移现象及其规律,有助于教师提高思想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语用和句法四个方面,论述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并提出了一些有效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语言迁移母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151-01
语言迁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语言学家Lado最早提出。

他《在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一书中提到:“学习第二语言和学习第一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任务。

基本的问题不在于新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的特点,而在于由第一语言习惯所形成的一整套特有的习俗。

”通俗的说,就是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过程中,与母语相似的成分易学,不同的成分难学。

学习语言的困难来自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

现在语言学家们普遍认为: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外语是一致的,那么母语的规则迁移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这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则是指,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就会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英语某些的发音,用法,语法规范等和汉语的一致,学生们就很容易掌握且不易犯错;反之,学生则不易掌握,甚至学生的错误会“屡教不改”,很难纠正。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如句子成分方面。

英语的句子成分与汉语的基本相同。

比如汉英句子中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母语知识,引导学生把汉语中的这些句子结构成分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去。

促进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掌握新的语言知识,从而加速学生英语学习的进程。

但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在英语方面犯的错大部分来自于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

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尽量避免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过程中发现,汉语负迁移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四个方面。

下面我列举了这四个方面汉语负迁移的具体表现和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

1 语音方面
在英语发音中,中英文发音相似的音节学生就容易掌握,如[au],[s]等,而一些中文中没有相应发音的音标学生就很难发好音,如音标[i:],学生就容易发成“衣”;而[θ]音,学生的舌头不知道该如何卷,通常会直接发成[s]。

这些都是受到汉语的负面影响。

对此我采用的对策是首先要教会学生一些发音技巧。

同时让学生多接触原版的英文电影,录像,名人演讲,歌曲等。

让学生听到最纯真的语音,让他们去体会,去模仿。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让他们与英语本族人接触,体味他们的发音。

2 词汇方面
其次学生在词汇层面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造成的错误如下:
(1)Our social is developing.
(2)We should give attention to the harm of smoking.
(3)Smoking made him slim.
第一句话中的错误体现在词性的误用。

在我们的母语中,一般来说名词后加个“的”就能构成形容词。

但英语当中名词与形容词在拼写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第二句话的错误在于学生
使用了中文的思维方式,误用汉语搭配习惯。

第三句话的错误在于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根
据单词表中的解释将英、汉两种词义机械对立, 只抓住了词的字面意义,而忽略了词的内涵。

在这个例句中,学生只是大致了解了“slim”这个词的意思是“瘦”而没有搞清它内含的褒贬之意。

对此我认为词性属于英语基础知识,经常犯此类错误的学生,英语基础往往不扎实,教师平时应注意把同一词根不同词性的词加以归纳,让这些学生能识别并正确记忆,帮助他们掌握语言基
础知识。

对于出现第二句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妨归纳出英语中常用的动词搭配,并不断加以强化,打破他们汉语中的“先入为主”。

要避免学生出现第三类错误,教师在教授新单词时就要注意语言的整体输入,而不是单个词的孤立的意义,如有必要的话,要讲解与其近义的词的区别,如教师
可以把:“thin”“slim”“skinny”放在一起来理解。

3 句法方面
下面是在句法层面上会出现的汉语负迁移情况:
①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support his opinion.(×)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who support his opinion.(√)
②He didn’t come to the party disappointed us all.(×)
His not coming to the party disappointed us all.(√)
学生经常写出第一句错误句子的主要原因是受汉语影响:“有很多人支持他的观点”。

学生把这句直译过去就很容易翻译成了第一句错误的句子。

由于英汉定语位置的不同,定语从句本身对中国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学生想不到这句句子需要使用定语从句,这就需要教师要教学生
分析英语句子结构的能力,并要经常强化正确的句子,向学生指出英汉的差异,避免学生下次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第二组第一句的错误也是因为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没有注意到这句句子主语应用动名词充当。

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英汉对比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找出
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要让学生注意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因为这是他们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心教导,让他们领悟这些不同之处。

教师可以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比性练习如判断是非、改错等。

平时多积累一些学生易出错的句子,重点提出来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

同时
教师要注意多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要学生每次都是先在大脑中形成中文,然后再“翻译”成英语。

授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多用英语讲授。

平时可以选一些优秀的典型的英语小文章多
读多背,逐步减少语言输入与输出中的翻译倾向,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

最终帮助让他们解除母
语的束缚,克服母语干扰,真正掌握纯正的英语。

4 语用方面
在语用层面出现的汉语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我们的高中学生在中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在学到语言的同时却没有学到西方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

因此学生往往会随口说出带有母语
文化烙印的英语。

学生使用的英语常常会出现所谓的英语的表达、中文的思维。

这种语言是在
两种语言文化的冲突中产生的畸形儿。

而学生通常意识不到他们频繁出现的语用错误。

比如说
学生经常会以这种方式与师长打招呼:“Good morning,teacher Zhang”,“Good
afternoon,Director Li”,“Hello,Principle Yang”等。

这是因为学生套用了他们熟悉的中
文打招呼方式,而没有意识到在英语中称呼和职业职务的区别。

对此,我的对策是在教学中注意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

课堂上
多创建真实情境,在语言学习中多穿插文化意识,特别是在容易出现负迁移的地方,教师要做好启发诱导工作,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英语。

如我在上课时就引导学生称呼我“Miss Yang”,而避免他们出现类似teacher等的称谓。

为了让学生融入英语环境,我经常会模拟一些就医、就餐、打的、约会等真实情境,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总而言之,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到汉语的负迁移影响较大。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这种母语的负迁移,帮助学生敏锐地觉察英汉差异,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避免负迁移造成的错误频繁发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谓裨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金艳妮,宋黎.(2008)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探究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法语写作中的词汇错误.
新西部.
[2]李美英.(2010)促进正迁移以提高英语学习效能探究.英语教师.
[3]郭晓燕.(2002)英语学习中的负向迁移南昌大学学报.
[4]李然.(2007)中式英语成因浅析及性质分析.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