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高考必会题型专题8概率和统计第36练概率的两类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练 概率的两类模型
题型一 古典概型问题
例1 某班级的某一小组有6位学生,其中4位男生,2位女生,现从中选取2位学生参加班级志愿者小组,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选取的2位学生都是男生;
(2)选取的2位学生一位是男生,另一位是女生.
破题切入点 先求出任取2位学生的基本事件的总数,然后分别求出所求的两个事件含有的基本事件数,再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
解 (1)设4位男生的编号分别为1,2,3,4,2位女生的编号分别为5,6.从6位学生中任取2位学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为(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共15种.
从6位学生中任取2位学生,所取的2位全是男生的方法数,即从4位男生中任取2个的方法数,共有6种,即(1,2),(1,3),(1,4),(2,3),(2,4),(3,4). 所以选取的2位学生全是男生的概率为P1=615=2
5
.
(2)从6位学生中任取2位,其中一位是男生,而另一位是女生,其取法包括(1,5),(1,6),(2,5),(2,6),(3,5),(3,6),(4,5),(4,6),共8种. 所以选取的2位学生一位是男生,另一位是女生的概率为P2=8
15
.
题型二 几何概型问题
例2 (2013·四川改编)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________. 破题切入点 由几何概型的特点,利用数形结合即可求解. 答案 34
解析
设在通电后的4秒钟内,甲串彩灯、乙串彩灯第一次亮的时刻为x 、y ,x 、y 相互独立,由题意可知⎩⎪⎨⎪

0≤x≤40≤y≤4
|x -y|≤2
,如图所示.∴两串彩灯第一次亮的时间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为P(|x
-y|≤2)=S 正方形-2S △ABC S 正方形
=4×4-2×1
2×2×2
4×4=1216=3
4
.
题型三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综合问题
例3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9x2+6ax -b2+4=0,a ,b ∈R.
(1)若a 是从1,2,3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概率;
(2)若a 是从区间[0,3]内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区间[0,2]内任取的一个数,求已知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
破题切入点 本题中含有两个参数,显然要将问题转化为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条件问题.
第(1)问利用列举法将基本事件罗列出来,再结合题意求解.
第(2)问将a ,b 满足的不等式转化为可行域——平面区域问题,从而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解 设事件A 为“方程9x2+6ax -b2+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事件B 为“方程9x2+6ax -b2+4=0有实数根”.
(1)由题意,知基本事件共9个,即(1,0),(1,1),(1,2),(2,0),(2,1),(2,2),(3,0),(3,1),(3,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a 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b 的取值. 由Δ=36a2-36(-b2+4)=36a2+36b2-36×4>0,得a2+b2>4.
事件A 要求a ,b 满足条件a2+b2>4,可知包含6个基本事件:(1,2),(2,1),(2,2),(3,0),(3,1),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同实根的概率P(A)=69=2
3.
(2)由题意,方程有实根的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 故所求概率为: P(B)=6-π6=1-π6
.
总结提高 (1)求解古典概型问题的三个步骤
①判断本次试验的结果是否是等可能的,设出所求事件A.
②分别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n 和所求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③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P(A)=m
n 求出事件A 的概率.若直接求解比较困难,则可以利用间
接的方法,如逆向思维,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进而再求所求事件的概率.
(2)几何概型并不限于向平面(或直线、空间)投点的试验,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有无限多个等可能的基本结果,每个基本结果可以用平面(或直线、空间)中的一点来表示,而所有基本结果对应于一个区域Ω,这时,与试验有关的问题即可利用几何概型来解决.
(3)几何概型的概率求解,一般要将问题转化为长度、面积或体积等几何问题.在转化中,面积问题的求解常常用到线性规划知识,也就是用二元一次不等式(或其他简单不等式)组表示区域.几何概型的试验中事件A 的概率P(A)只与其所表示的区域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或体积)有关,而与区域的位置和形状无关.
1.从标有1,2,3,…,7的7个小球中取出一球,记下它上面的数字,放回后再取出一球,记下它上面的数字,然后把两数相加得和,则取得的两球上的数字之和大于11或者能被4整除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649
2.已知实数a ,b 满足⎩
⎪⎨
⎪⎧
0≤a≤4,
0≤b≤4,x1,x2是关于x 的方程x2-2x +b -a +3=0的两个实
根,则不等式0<x1<1<x2成立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3
32
解析 由题意,关于x 的方程x2-2x +b -a +3=0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f(x)=x2-2x +b -a
+3满足f(0)>0,f(1)<0,即⎩
⎪⎨
⎪⎧
b -a +3>0,b -a +2<0,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满足题意的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故所求概率P =3
216=3
32
.
3.(2014·陕西改编)从正方形四个顶点及其中心这5个点中,任取2个点,则这2个点的距离不小于该正方形边长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35
解析 取两个点的所有情况为10种,所有距离不小于正方形边长的情况有6种,概率为6
10=
35
. 4.有一底面半径为1,高为2的圆柱,点O 为这个圆柱底面圆的圆心,在这个圆柱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3
解析 设点P 到点O 的距离小于等于1的概率为P1,由几何概型,则P1=V 半球
V 圆柱=
2π3×13π×12×2=13,故点P 到点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P =1-13=23
.
5.在面积为S 的矩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
4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如图,M ,N 分别为AB ,CD 中点, 当点P 位于阴影部分时,
△PBC 的面积小于S 4,根据几何概型,其概率为P =S 矩形MBCN S 矩形ABCD =1
2
.
6.已知点A 在坐标原点,点B 在直线y =1上,点C(3,4),若AB≤10,则△ABC 的面积大
于5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524
解析 设B(x,1),根据题意知点D(3
4
,1),
若△ABC 的面积小于或等于5,则12×DB×4≤5,即DB≤5
2,
所以点B 的横坐标x ∈[-74,13
4
],而AB≤10,
所以点B 的横坐标x ∈[-3,3],所以△ABC 的面积小于或等于5的概率为 P =3-(-74)
6=19
24

所以△ABC 的面积大于5的概率是1-P =5
24
.
7.(2013·湖北)在区间[-2,4]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若x 满足|x|≤m 的概率为5
6,则m =
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由|x|≤m,得-m≤x≤m.
当m≤2时,由题意得2m 6=5
6,解得m =2.5,矛盾,舍去.
当2<m<4时,由题意得m -(-2)6=5
6,解得m =3.
即m 的值为3.
8.在区间[1,5]和[2,4]上分别各取一个数,记为m 和n ,则方程x2m2+y2
n2=1表示焦点在x 轴
上的椭圆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方程x2m2+y2
n2
=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m>n.
如图,由题意知,在矩形ABCD 内任取一点Q(m ,n),点Q 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即为所求的概率,易知直线m =n 恰好将矩形平分, ∴所求的概率为P =1
2
.
9.(2013·江苏)现有某类病毒记作XmYn ,其中正整数m ,n(m≤7,n≤9)可以任意选取,则m ,n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
2063
解析 P =4×57×9=20
63
.
10.平面内有一组平行线,且相邻平行线间的距离为3 cm ,把一枚半径为1 cm 的硬币任意投掷在这个平面内,则硬币不与任何一条平行线相碰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3
解析 如图所示,当硬币中心落在阴影区域时,硬币不与任何一条平行线相碰,故所求概率为13
.
11.已知向量a =(-2,1),b =(x ,y). (1)若x 、y 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b=-1的概率; (2)若x ,y 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求满足a·b<0的概率.
解 (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个);
由a·b=-1有-2x +y =-1,
所以满足a·b=-1的基本事件为(1,1),(2,3),(3,5),共3个; 故满足a·b=-1的概率为
336=112
.
(2)若x ,y 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Ω={(x ,y)|1≤x≤6,1≤y≤6}; 满足a·b<0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
A ={(x ,y)|1≤x≤6,1≤y≤6且-2x +y<0}; 画出图形如图,
矩形的面积为S 矩形=25,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阴影=25-1
2×2×4=21,
故满足a·b<0的概率为21
25
.
12.某同学参加省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化学、生物成绩获得等级A 和获得等级不是A 的机会相等,且三个学科成绩获得等级A 的事件分别记为W1,W2,W3,获得等级不是A 的事件分别记为W1,W2,W3.
(1)试列举该同学在这次水平测试中物理、化学、生物成绩是否为A 的所有可能结果(如三科成绩均为A 记为(W1,W2,W3));
(2)求该同学参加这次水平测试获得两个A 的概率;
(3)试设计一个关于该同学参加这次水平测试物理、化学、生物成绩情况的事件,使该事件的概率大于85%,并说明理由.
解 (1)该同学在这次水平测试中物理、化学、生物成绩是否为A 的可能结果有8种,分别为(W1,W2,W3),(W1,W2,W3),(W1,W2,W3),(W1,W2,W3),(W1,W2,W3),(W1,W2,W3),(W1,W2,W3),(W1,W2,W3).
(2)由(1),知有两个A 的情况为(W1,W2,W3),(W1,W2,W3),(W1,W2,W3),共3种,从而所求概率为P =3
8
.
(3)方法一 该同学参加这次水平测试物理、化学、生物成绩不全为A 的事件概率大于85%. 理由如下:该同学参加这次水平测试物理、化学、生物成绩不全为A 的事件有如下7种情况:(W1,W2,W3),(W1,W2,W3),(W1,W2,W3),(W1,W2,W3),(W1,W2,W3),(W1,W2,W3),(W1,,W2,W3),
故物理、化学、生物成绩不全为A 的概率是P1=7
8
=0.875>85%.
方法二 该同学参加这次水平测试物理、化学、生物成绩至少一个为A 的事件概率大于85%. 理由如下:该同学参加这次水平测试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全不为A 的事件有1种情况,即
(W1,W2,W3),其概率为18,则物理、化学、生物成绩至少一个为A 的概率为P2=1-1
8=
7
8>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