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2019.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a-23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B.细胞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对细胞起到了支撑、保护等作用
C.蓝藻和硝化细菌都是能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糖类的原核生物
D.当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仍可能从外界吸收矿质元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分解产物有6种,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彻底分解产物有8种
B.基因重组能发生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C.想验证某病毒遗传物质,用同位素标记的U的宿主细胞培养来设计实验,观察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即可
D.神经递质种类较多,既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
3.二倍体(2N)髙等雌性动物性腺中某细胞经检测,发现此时染色体数目等于DNA数目且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产生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体积较小的细胞
B.产生该细胞的过程称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C.该动物性腺中可以检测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细胞
D.产生该细胞的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
4.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 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

实验分为A、B两组,分别培养至第1、8天,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甲。

另一小组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若测得经某一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前后的细胞内DNA、RNA、蛋白质含量相对值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时最好用IAA处理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
B.图甲中信息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
C.图甲中GA3单独处理的两组中,A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原因与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自身的IAA含量无关
D.图乙中用该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细胞的过程中,DNA含量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5.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 b、aX b、Y、Y的精子,这是由于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都出现了异常
C.有关害虫的抗药性,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抗药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大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结的是三倍体无籽西瓜
6.某人工生态果园中害虫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经害虫的总能量为568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是499.84KJ
B.果园中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获得了害虫体内的能量为1402KJ
C.图中X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D.引入天敌是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
7.高科技材料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重点发展的科技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天宫二号”的纳米陶瓷铝合金硬度大、强度高
B.生物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高性能分离膜可用于海水淡化
D.用于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纯净物
8.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3,3]庚烷()是其中的一种。


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环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共有6种(不含立体异构)
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
D.1mol该化合物含有20mol共价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态下560mL的氢气和氯气混合充分反应后共价键数目为0.05N A
B.标准状态下,将50mL0.01mol/L的NH4Cl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5×10-4N A
C.常温常压下,1.5 mol HCHO和C2H2O3的混合物完全充分燃烧,消耗的O2分子数目为
1.5N A
D.0. 1 mol/L的NH4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4+数目为N A
10.短周期W、Ⅹ、Y、Z、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W和Z位于同一主族。

已知w 的氢化物可与Q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且Y、Q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Z单质反应产生常见的还原性气体单质E。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Z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化合,生成的产物可用作防火剂
B.Y、Q形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
C.电解X、Q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常被用于实验室制备E单质
D.W、X、Q三种元素都能形成多种氧化物
化成硫沉淀。

已知甲、乙池中发生的反应为(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中得到H 2O 2的反应,H 2O 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B.电路中每转移0.2mol 电子,甲池溶液质量变化3.4g ,乙池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C.光照时乙池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H 2S+I 3-=3I - +S+2H +
D.甲池中炭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Q+2H +-2e -=H 2AQ
13.25℃时,向1L 0.1moL 某一元酸HR 溶液中逐渐加入BOH ,若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所得混合溶液的与pH 变化的关)()(lg BOH c B c +、)
()(lg HR c R c -系如图中M 或N 线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 线表示)()(lg HR c R c -随pH 的变化
B.若温度升高,两条线均往上平移
C.BR 溶液呈碱性
D.25℃,0.1 mol/L NaR 溶液的pH 约为10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2018年11月16日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了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4项基本单位定义方法。

其中开尔文将用玻尔兹曼常数(K)定义,玻尔兹曼常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个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E k 随热力学温度7变化的系数,表达式为E K =2
3KT ,那么玻尔兹曼常数的单位应为 A.sK
kgm 2
B.K s Nm 2
C.K w
D.K VAs
15.将两个点电荷A、B分别固定在水平面上x轴的两个不同位置上,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在水平面内由A点的附近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到B点附近的过程中,该试探电荷的电势能随位置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x AC>x CB,图中的水平虚线在C点与图线相切,两固定点电荷带电量的多少分别用q A、q B表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固定点电荷都带正电,且q A>q B
B在AB连线内,C点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等于零
C.因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始终为正值,可知AB两点间沿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始终向右
D.如果将试探电荷的电性改为正电,则该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最大
16.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我国是第一个在月球神秘的背面成功着陆的国家,显示出中国伟大的科学工程能力。

如图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环月圆轨道进入预定月背着陆准备轨道示意图,则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四号探测器”由100千米环月圆轨道需要减速才能进入近月点为15千米的预定月背轨道
B.“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近月点为15千米的预定月背椭圆轨道上各点的速度都大于其在100千米环月圆轨道上的速度
C.“嫦娥四号探测器”在100千米环月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其在近月点为15千米的预定月背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D.“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面2米时发动机停止工作,此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下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1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2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启动的加速度大于乙车启动的加速度
B.甲车启动15s 时,乙车落后甲车的距离最大
C.乙车启动时,甲在乙车前方50m
D.t=25s 时,乙车正好追上甲车
18.如图为特种兵训练项目示意图,一根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座山的A 、B 处,A 、B 两点水平距离为20m ,竖直距离为3m ,A 、B 间绳长为25m 。

质量为60kg 的士兵抓住套在绳子上的光滑圆环从高处A 滑到低处B 。

以A 点所在水平面为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

士兵在滑行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最小值约为(绳子处于拉直状态且形变量很小可忽略)
A.-1800J
B.-3600J
C.-5400J
D.-6300J
19.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 的金属上,只能测得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c 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B.图乙中的b 光光子能量为12.09eV
C.动能为le Ⅴ的电子能使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 0=6.75eV
20.在水平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竖直放置两根间距为L 的光滑金属导轨,底端接电阻R ,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棒,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

金属棒静止时位于A 处。

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向下运动时通过R 的电流方向是从右向左
B.金属棒第一次到达A 处时速度最大
C.金属棒能到达的最低点在A 位置下方k
mg 处
D.金属棒从释放到第一次下降到A 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
(r R k m gBL 21.某能量探测器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探测屏可通过传感器显示打到屏上各点的粒子动能。

P 是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

高度为h 的探测屏AB 竖直放置,离P 点的水平距离为L ,上端A 与P 点的高度差也为h 。

若在地球上打开探测器,发现打在探测屏A 、B 两点的微粒的动能相等均为E ,将此仪器放在月球表面探测时,测得打在探测屏A 、B 处的微粒动能分别为E A 、E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6
1)
A.L 与h 的关系满足L=22h
B.屏上A 下方(2-1)h 处粒子动能最大
C.在月球上仍有E A =E B
D.在月球上探测屏上各点粒子动能均不小于3
2E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为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将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靠近滑轮的B 处固定一个光电门,用质量为m 的重物通过细线(与长木板平行)与质量为M 滑块(带遮光条)连接,使滑块从A 点静止释放。

实验中,该同学保持滑块和悬挂的重物的质量不变改变释放点A 与B 间的距离S 多次测量完成本实验,对该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读数为d=10.05mm ,则该同学用的是
___________(填“10分度”、“20分度”或“50分度”)的游标卡尺。

(2)在实验中光电门记录的时间为t ,处理数据采用图象法建立21t
-S 坐标系,描出图像如
图所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 ,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用斜率k ,重力加速度g ,遮光条的宽度d ,滑块质量M 和重物质量m 表示)
(3)对本实验的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A.长度S 的测量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瞬时速度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C.某次实验中滑块没有从静止释放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D 本实验因不满足m 远小于M 而会产生误差
23.(9分)某同学用化学课所学的知识,用柠檬自制了一个水果电池,用万用表粗测得知它的电动势E 约为3V ,内阻r 约为40Ω,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20mA 。

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准备了如下器材:
A.待测电池
B.电压表V :量程0~15V ,内阻R v ≈15kΩ;
C.电流表A :量程0~1mA ,内阻R A =38Ω;
D.电阻箱R :0-999.9Ω;
E.定值电阻R 1=2Ω;
F.定值电阻R 2=19Ω;
G.定值电阻R 3=72Ω;
H.定值电阻R=108Ω
1.开关、导线若干。

(1)该同学设计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保护电阻R 0应选择器材中的___________(填
写器材前的选项字母)
(2)选择合适的器材,将虚线框中的电路补充完整,并在电路中注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3)将电阻箱的阻值调整到最大,闭合开关。

(4)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所选电表指针指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和所选电表的读数x ,电表读数用国际单位(A 或V)作单位。

(5)重复步骤(4)获取多组R 和x 的值。

(6)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7)根据所得数据在x
1-R 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V ,内阻r=___________Ω。

(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24(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B =3kg ,长为L=8m 的薄木板B 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A =2kg
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在一电动机拉动下从木板左端以v 0=5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在物体A 带动下,木板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率P=40W 。

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
(1)木板B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A 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
25.(20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LMN ,其中M 水平且足够长,LM 下端与MN 平
滑相接。

在OP 与QR 之间的区域内有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质量为m 和5m 的绝缘小物块C 、D(可视为质点),其中D 带有一定电荷量q ,C 不带电,现将物块D 静止放置在水平轨道的MO 段,将物块C 从离水平轨道MN 距离h 高的L 处由静止释放,物块C 沿轨道下滑进入水平轨道,然后与D 正碰(C 、D 的电荷量都不变),碰后物块C 被反弹,物块D 进入虚线OP 右侧的复合场中沿直线OQ 运动且恰好对水平轨道无压力,最后离开复合场区域。

已知:重力加速度g 、电场强度E=q m g 、磁感应强度B=h
g q m 28 求:(1)物块D 进入电磁场的速度大小;
(2)物块C 反弹后滑回斜面LM 的最大高度H ;
(3)若已知OQ 间距为h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电场强度增大为E 2=5E ,同时磁感应强度减小为B 2=8
B ,那么物块D 离开电磁场后所到达轨迹最高点离水平轨道MN 的高度?
26.(14分)超顺磁性的Fe 3O 4粒子(粒子平均直径为25nm)在医疗上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制备方法
如下:在有N 2保护和剧烈搅拌条件下,向FeCl 3、FeCl 2混合溶液中滴加氨水,可得到黑色的Fe 3O 4。

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N 2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反应温度应控制在50℃,加热方法为___________。

(3)制备超顺磁性Fe 3O 4粒子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充分反应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通过离心分离,然后水洗,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用无水乙醇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___;为了验证得到的固体是超顺磁性的Fe 3O 4粒子,实验
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检验超顺磁性粒子中含有+2价的铁,需要的化学试剂为___________(填代号)。

A、KSCN溶液
B、HCl溶液
C、H2O2溶液
D、K3[Fe(CN)6]溶液
(5)实验制得的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中含有少量的Fe(OH)3,为测得Fe3O4的含量,称取mg试样,放在小烧杯中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准确量取其中的20.00mL 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然后用cmol/L的KMnO4溶液进行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滴定,然后重复二次滴定,平均消耗KMnO4溶液ⅴmL,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已知MnO4-+5Fe2++8H+=Mn2++5Fe3++4H2O)
27.(15分)锌浮渣主要含Zn、ZnO、SiO2、Fe2+、Ca2+、Mn2+,工业上可通过控制条件逐一除去杂质以制备超细活性氧化锌,其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1的成分为___________。

(2)在S2O82-的结构式中只含有一根“O一O”非极性键,则S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惰性电极电解(NH4)2SO4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净化1是为了将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3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化回收溶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该物质循环使用的目的___________。

(5)碳化在50℃进行,“前驱体”的化学式为ZnCO3·2Zn(OH)2·H2O,写出碳化过程生成“前驱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 x O y、CO、SO2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①NO2+CO CO2+N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下同),每1mol下列物质分解
②N2(g)+O2(g)2NO(g) 2
③2NO(g)+O2(g)2NO2(g) △H=-112.3kJ/mol K3
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2)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可用NaOH吸收,所得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②向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低,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g)
2
②若N2O起始浓度c0为0.150 mol ·L-1,则反应至30mn时N2O的转化率a=___________。

③不同温度(T)下,N2O分解半衰期随起始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则T1___________T2(填“>”、“=”或“<”)。

当温度为T1、起始压强为p0,反应至t1min时,体系压强p=___________(用p0表示)
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 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____。

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 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0.(10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细胞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

相关研究揭示,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细胞的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

派姆单抗药物能抑制上述结合过程,从而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

下图表示该种药物的作用机理:
(1)细胞癌变是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2)由图可知,T淋巴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相结合实现的。

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依赖于细胞膜___________的功能。

(3)由图可知,派姆单抗药物作用机理是通过与___________结合,从而使癌细胞失去“伪装”和T细胞能重新识别癌细胞。

(4)药物派姆单抗能使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加强,但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人体免疫能力过强导致的___________病,该病可通过某些物质进行控制。

目前治疗癌症常用的化疗是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其毒副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分)图1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cm2·a),图2是该生态系统人工放养某种鱼后相关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群落内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其中A代表___________。

(2)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

植食物性动物从图1中的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J/cm2a。

(3)由于某种因素,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能力,该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2中,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C点后,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9分)某观赏鸟(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的彩羽对灰羽为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R、r控制,而长羽对短羽为显性,分别由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只考虑R、r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则该观赏鸟种群内雄鸟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雌鸟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

(2)现要测定某长彩羽雄鸟基因型,应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多只雌鸟与之交配:
①若子代中均为长彩羽个体,则该长彩羽雄鸟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中长彩羽个体为50%,则该长彩羽雄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③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长彩羽雄鸟的基因型为Z Br Z bR。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B.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C.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在真空、高温糸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E.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2)中学物理课上一种演示气体定律的有趣仪器哈勃瓶,它是一个底部开有圆孔,瓶颈很短的、导热性良好的平底大烧瓶。

在一次实验中,体积为V=1L的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瓶底的圆孔上配有一个截面积为S=2cm2的轻质橡皮塞橡皮塞与玻璃瓶间的最大静摩擦f m=60N。

瓶内由气球和轻质橡皮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实验开始前气球中的少量气体和气球膜厚度,向气球中缓慢打气,假设气球缓慢膨胀过程中球内外气压近似相等。


知:实验室环境温度T=290K恒定,环境空气密度ρ=1.20kg/m3,压强为标准大气压P0=105pa,求:
①橡皮塞被弹出时瓶内气体的压强
②为了使橡皮塞被弹出,需要向气球内打入空气的质量
34.[物理一选修3-4](15分)
(1)(5分)甲、乙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在两个地方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的实验”,回来后共同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中A、B所示,此外甲同学还顺便利用其实验的单摆探究了受迫振动,并绘制了单摆的共振曲线,如图乙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单摆的固有周期由摆长和所处环境的重力加速度共同决定
B.由图甲分析可知A图象所对应的实验地点重力加速度较大
C.若将单摆放入绕地稳定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则无法利用单摆测出飞船轨道处的引力加速度
D.由图乙可知,甲同学探究受迫振动的单摆摆长为8cm
E如果甲同学增大摆长,他得到的共振曲线的峰值将向左移动
(2)麦克斯韦在1865年发表的《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揭示了电、磁现象与光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即光是电磁波。

①某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2的玻璃砖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电场横波图象如图1所示,已知:c=3×108m/s求该光波的频率。

(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②折射率为2的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如图2所示,其中上、下两面平行,底角45°,现将①中的单色光以宽度为d的光束平行于CD边入射到AC界面上,a、b是光束的边界。

光线a在玻璃砖中的光路已给出且恰好从D点射出。

画出光线b从玻璃砖中首次出射的光路图。

并求出玻璃砖中有光射出部分的长度L以及出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