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以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以及注意事项
作者:任文,刘冬春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3期
任文刘冬春
(河南省信阳电视台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传统的电视新闻往往只提取重要的信息量,提炼重点,而忽视一些细节问题。

精炼的
新闻词,只是告诉了受众一个事件,却很难激起受众的感情共鸣,难易吸引受众的眼球。

电视新闻故事化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的弊端,将新闻的血肉完整的展示在受众面前,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文章主要针对电视新闻故事化的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故事化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098X(2011)01(c)-0253-01
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方式,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电视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CBS的《60分钟》栏目,我国最早出现于《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

由于其独特的新闻表现手法,赢得
了受众的欢迎。

《讲述》、《人与社会》、《道德观察》、《传奇故事》、《社会记录》等都
属于此种类型的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故事化所带来的新闻报道的变革与成绩。

电视新闻的故事
化是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对传统新闻的一种有益补充。

1 电视新闻故事化的策略
1.1 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传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播的。


语言符号可以用来填补、增加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的不足和欠缺。

有时非语言信号发挥着比
语言符号更重要的作用。

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些事情是语言所不能准确发表的,非语
言往往能更好的表达其意义。

非语言符号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更能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以《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为例,老人的神态、表情等态势语言,都在活
生生地展示一位目睹黄浦江变化的普普通通上海市民的心情。

每个人都从老人的神态中感悟到
老人想说的全部意思。

老人的身体语言也更能激起观众的共鸣。

1.2 合理的制造悬念
悬念在故事化新闻报道中被经常的利用,但不可否认,它确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通过
悬念,首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得人们知道从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节目都充分的利用了悬念的方式来进行。

譬如“一个
大有前途的年轻干部为何会成为阶下囚?”。

在涉及到关键的人和事时又变成一种问题式的阐
述“这个人是谁?”、“这件事又是怎么发生的”。

这些台词很简单,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但
很多时候都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受众在期待一个个谜团被解开,而谜团的破解过程也就是故事的讲述过程,谜团破解完了故事也讲述完了。

所以受众一直是被这些悬念牵着走的。

由此可见,悬念的重要作用。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悬念制作的技巧。

悬念必须能调动受众的情绪,但同时也要为下面的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1.3 巧妙的制造冲突
冲突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受众参与兴趣的方式。

在冲突中,不但受众的情绪会被调动起来,就连被采访的人的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从中发现新闻中的新闻。

王志形容自己对采访对象的质疑,实际上是有意制造一点冲突。

用冲突来激发被采访者的情感。

尤其是在采访正面人物的时候更是如此。

如对江苏省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采访《解读“天下第一村”》。

王志在采访时,有意制造冲突——“前一段时间我还记得你在说,要干到80岁,什么原因怎么就决定突然要退下来呢?”、“您儿子有这个能力,那您怎么说明别人没有这个能力呢?”、“那你怎么要求你的子女,怎么能保证他们不把公家的利益或者大家的利益放到自己家族来呢”。

经过这一系列的故意制造的冲突,吴仁宝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他理直气壮地回答,吴协恩即使不是我儿子也照样当选,他的位子是花两亿买来的,五年给集体赚了两亿,上税八千多万元,大家服气,所以大家投票选他。

在这里冲突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让大家真正明白了急着的意图,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当然,在运用冲突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如果由于运用不当,导致被采访人的情绪反弹,不愿合作,进而造成节目无法继续下去,那就是真正的冲突了。

另外还要充分的重视“情感”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影响。

故事之所以能够更吸引观众,情感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重视情感因素,是电视新闻成功的重要因素。

好新闻不只是单纯叙述事实,要能充分的调动受众的情感,从而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视性。

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更是如此。

2 电视新闻故事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新闻故事化确实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

由于新闻资源稀缺,对很多适合做粗放式新闻的题材,也被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为了延长节目的时间,一些小的问题被扩大化,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

2.2 不能因追求情节而损害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是新闻报道的首要职责,不论是任何的原因都不能损害这一原则。

没有了真实性的新闻也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也就不能再称作是新闻。

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新闻故事化是为新闻服务的,他通过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手法,更能调动受众的情感参与,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

2.3 不能因过度强调刺激性将新闻引向庸俗
为了实现创新,记者编辑在新闻选材上往往选取有生动、有趣味性的适合通过故事形式来进行的新闻题材,而与此同时,又在新闻事件报道中偏爱把那些故事性强的部分放大,进行细致的润色和加工,以延长节目的时间,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眼球。

新闻报道有时候成了为故事而故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为达到刺激观众的眼球和耳膜的效果,有意无意地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带有大量的粗俗语言或低俗画面的现象也由此出现,失去了新闻的内涵,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被引向了庸俗。

3 结语
当今电视媒体,正处于传播大众化的时代。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不断的壮大,各
电视台都绞尽脑汁,寻求电视节目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忠实的观众。

故事化这一新闻报道形式以
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

各电视台应努力探索,不断的在新闻报道故事化上寻求创新。

同时,还要警惕新闻报道故事化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避免走入极端,反而损害了新闻报道的价值,
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张波.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J].职大学报,2010(3):109.
[2] 张兰.从《传奇故事》的成功看电视新闻的故事化[J].江西蓝天学院学
报,2009,4(1):91.
[3] 刘伟锋.浅析我国电视新闻平民化及其原因[J].网络财富,2010(9):204.
[4] 张莹.电视新闻故事化探析[J].新闻传播,20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