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水银一Hg
B.钙离子------Ca+2
C.2个氯原子----- -Cl2
D.二硫化碳一S2C
2.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种类厕所清洁剂桔子汁牛奶草木灰水厨房清洁剂
pH 1 3 6.5 11 12.5
A.牛奶的酸性比桔子汁强
B.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厕所清洁剂测其pH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桔子
D.草木灰水显酸性
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4.如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牙膏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苹果
C.醋酸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上述物质碱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5.除去如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水蒸气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B CaO粉未CaCO3高温煅烧
C NaOH溶液Ca(OH)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D 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等质量块状或粉末状的CaCO3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探究加MnO2与不加MnO2对等质量、质量分数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
A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小,不易被压缩C
不易被压缩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
来
A.A B.B C.C D.D
8.参加六盘水市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觉肌肉酸胀,原因是人体产生了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
下列关于乳酸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属于有机物B.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O%
9.玛仁糖又叫新疆切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零食,下列玛仁糖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芝麻香油
B.玉米饴
C.红枣
D.巴旦木(杏仁)
10.液化石油气中含有丙烷,下列关于丙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烷属于无机化合物
B.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C.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是CO2和H2O
D.丙烷是由3 个碳原子和8 个氢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2019年1月,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玉兔二号”月球车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伟大壮举。
如图是“玉兔二号”探测车的结构图。
请回答:
(1)图中标示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2)用合金制作轮毂要比纯铝、纯镁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
(3)探测车上用到金属材料,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硅钢合金是变压器、充电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份是铁和硅。
向8.4g硅钢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硅及其杂质不溶于水,且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硅钢合金属于____________材料(选填“金属”或“有机物”)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请用化学知识填空: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的原因是_____。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
在炎热的夏天,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是因为_____。
生活中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的原因_____。
从微观角度解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
14.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和5%的盐酸溶液。
限定你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辨别出最浓的和最稀的盐酸溶液。
实验仪器:精密温度计、剪刀、钣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镁条
提示:①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
②在描述每种实验方案时,要求说明:观察或测定何种变量、需要控制的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及结果与推论。
(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
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终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方案:测定反应所需时间
你观察或测定的量需要控制的实
验条件
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结果与推论
测定不同浓度盐酸与足量镁反应所需时间。
①需___
②相同的、足量
的镁条;
③在相同的环
境温度下实验。
镊子、量筒、
秒表、烧杯、
大试管、胶
头滴管
①将镁条剪成相
同的长度。
②将镁条加入到
三支大试管中。
③____
④用秒表记录反
应所需时间。
___________
(3)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还应该如何完善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实验】将一定量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除水外,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方案一:测溶液pH 方案二:滴加碳酸钠溶液方案三:向溶液中加入铜片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无气泡冒出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只有Na2SO4
【实验结论】写出方案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
同时指出上面表格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
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其中一个即可)实验中若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现象分析,能否得出确切的结论?___为什么?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A
【解题分析】
A、水银是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故钙离子为:Ca2+,不符合题意;
C、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不符合题意;
D、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目点拨】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分子是用物质的化学式来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2、C
【解题分析】
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且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且pH越大碱性越强;故A选项错误的叙述;
B、使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厕所清洁剂测其pH,影响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叙述;
C、桔子是显酸性,胃酸过多不易多吃,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D、草木灰水溶液显碱性,选项是错误的叙述。
故选C
3、A
【解题分析】
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
故选A.
4、C
【解题分析】
根据pH判断酸碱性,及指示剂变色情况进行分析。
【题目详解】
A、由图示信息可知牙膏pH大于7,显碱性,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信息可知苹果的pH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吃苹果,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醋酸显酸性,而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及中性均不变色,故C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D、由图示信息可知炉具清洁剂PH最大,所以其碱性最强,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题分析】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氧化钙有吸水性,能将氧气中的水蒸气除掉,选项正确;
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可除掉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是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会引入碳酸钠杂质,选项错误;
D、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通过加入氧化铜的方法除掉硫酸铜中的硫酸,选项正确。
故选C。
6、C
【解题分析】
A、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B、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故选项图象正确。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增大到小于7,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7、D
【解题分析】
A、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选项A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花中具有香气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周围环境中的结果,选项B正确;
C、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所以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小,因此不易被压缩,选项C正确;
D、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而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因此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8、B 【解题分析】
A 选项乳酸分子中含有碳元素且不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物质,是正确的叙述;
B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一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选项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是正确的叙述;
D 选项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3÷90×100%=40%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 9、D 【解题分析】
芝麻香油富含油脂,玉米饴富含糖类,红枣富含维生素,巴旦木(杏仁)富含蛋白质。
故选D 。
10、C 【解题分析】
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
【题目详解】
A 、丙烷中含有碳、氢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 不正确;
B 、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故B 不正确;
C 、丙烷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是CO 2和H 2O ,故C 正确;
D 、丙烷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个丙烷分子是由 3 个碳原子和 8 个氢原子构成的,故D 不正确。
故选C 。
【题目点拨】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聚酰亚胺塑料 镁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强或更耐腐蚀 ①④ 【解题分析】
(1)图中标示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聚酰亚胺塑料国旗;
(2)用合金制作轮毂要比纯铝、纯镁更好,因为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的硬度大、耐腐蚀;
(3)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铜之前,银不与硫酸铜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铜之后,可以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银均不能和硫酸铝、硫酸铜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铝、铜之后,但是无法验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铜、银均不能和硫酸铝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铜、银之前,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铜不能与硫酸铝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铜之前,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银之前,可以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故选①④。
【题目点拨】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金属83.3% 17.9%
【解题分析】
(1)硅钢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设8.4g硅钢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生了0.25g的氢气。
2442
Fe+H SO=FeSO+H
561522
x y0.25g
↑
56x
=
20.25g
x=7g
152y
=
20.25g
y=19g
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7g
100%=83.3% 8.4g
⨯
答: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3.3%。
(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9g
100%=17.8% 7g+100g-0.25g
⨯
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7.8%。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增大了煤炉中氧气的浓度含碳量不同和混有的其它物质不同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分子构成不同
【解题分析】
(1)促进燃烧的方法有: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的原因是增大了煤炉中氧气的浓度;
(2)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和混有的其它物质不同;
(3)在炎热的夏天,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减小,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
(4)生活中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的原因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
(5)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从微观角度解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14、2H2O22H2O + O2↑分解反应混合物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微粒模型图的应用。
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物两个分子是相同的,每个分子都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所以反应物化学式为H2O2,生成物,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氧原子两两结合成双原子的分子即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 + O2↑;
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乙图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视线应该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先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取固体药品送入试管中,然后缓慢竖立试管
需体积相同的盐酸分别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浓度的盐酸加入大试管中反应时间最长的和反应最剧烈的盐酸浓度最大;反之则越小需要进行重复试验,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解题分析】
(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
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终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视线应该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②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是:先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取固体药品送入试管中,然后缓慢竖立试管;
(2)实验方案:测定反应所需时间
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实验中的变量为盐酸的浓度,所以定量应该是盐酸的体积相等;
实验步骤:①将镁条剪成相同的长度。
②将镁条加入到三支大试管中。
③分别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浓度的盐酸加入大试管中
④用秒表记录反应所需时间
结论与推断:反应时间最长的和反应最剧烈的盐酸浓度最大;反之则越小;
(3)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重复试验,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16、四NaOH Na2CO3+H2SO4═Na2SO4+H2O+CO2↑二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测溶液pH、铜片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否Na2SO4、H2SO4和BaCl2都反应
【解题分析】
【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故猜想四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酸碱过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
【实验探究】(1)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硫酸,滴加碳酸钠后,碳酸钠会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2 CO3+H2SO4═Na2SO4+H2O+CO2↑;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p H试纸上;铜属于不活泼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证明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
(2)实验中Na2SO4、H2SO4和BaCl2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实验中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现象,不能得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