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接地保护细则”的要求,为确保矿井及人身安全,建立此规定。
l、井下供电线路,禁止中性点接地。
2、矿井禁止使用无接地芯线无接地护套的电缆。
3、禁止使用铝导体接地。
4、36伏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铠装电缆的钢带、铅皮、胶皮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均须接地,构成不间断的接地系统。
5、井下主接地、局部接地、辅助接地母线以及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均应符合细则要求。
6、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欧姆。
各局部接地板、接地芯线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l欧姆。
7、每个采区变电所、每个机电峒室、每台单独供电的高压设备,每个单独供电低压配电点及高低压铠装电缆接线盒均应设局部接地极。
8、每年至少要将主接地板和局部接地极从水仓或水沟内提出详细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并作好检查记录报机电科。
9、各变电所的检修要责任到人,每季度至少一次对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摇测。
作好详细记录报机电科备查。
无人值班的变电所,机电峒室的接地装置,检修人员每周至少一次表面检查,发现松动、接触不良、严重锈蚀、损坏等现象。
应向分管干部汇报及时处理。
10、电缆组负责高低压铠装电缆局部接地极的检查维修工作。
11、电气设备安装、检修或移动后应检查其接地保护完善情况,接地保护不完善或未修复前禁止送电。
l2、对于无故损坏接地保护设施的人员,除给予经济处罚并作违章登记。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2)
是指为了保护井下设备和人员安全,确保接地系统有效运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井下接地保护的责任和管理机构:明确井下接地保护的责任分工,指定相关管理人员负责井下接地保护工作。
2. 接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标准:规定井下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标准,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3. 接地系统的检测和维护:明确井下接地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电阻和绝缘情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接地设备。
4. 接地系统的记录和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检测和维护等情况,确保接地系统的可追溯性。
5. 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接地保护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井下接地保护的重视和理解。
6. 接地保护设备的购买和更新:根据需要,及时购买和更新接地保护设备,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7. 事故处理和问题解决:制定井下接地保护事故处理和问题解决的程序,及时处理和解决井下接地保护相关的问题和事故,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严格执行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井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3)
是一套用于维护井下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管理规范。
其目的是通过规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确保井下设备的接地符合安全标准,防止电流通过接地系统引发触电事故。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接地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规定井下设备的接地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包括接地装置的种类、规格和安装位置等。
2. 接地系统的维护和检修:规定井下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包括定期检查接地设备的连接状态、接触电阻和绝缘电阻等。
3. 人员岗位责任:规定井下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责任,包括负责接地设备的巡视、检修和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4. 培训和教育:规定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接地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包括接地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和安全防护知识等。
5.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规定井下接地设备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程序,包括事故报告和调查、救援和伤员处理等。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井下设备的故障和人员的触电事故,保障井下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