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开放以来老挝的发展成就与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开放以来⽼挝的发展成就与展望
《》2015年第4期
⾰新开放是⽼挝发展史上的⼀个重⼤转折点。

政策的实施对⽼挝经济、政治、⽂化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重⼤⽽深远。

⾰新开放政策已实施20多年,
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在⽼挝⼈民⾰命党的正确领导下,⽼挝⼈民取得了举世瞩⽬的辉煌成就。

就其根本原因,⼀⽅⾯⽼挝⼈民坚定不移⾛⽼挝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全⾯实施⾰新开放政策密不可分。

⽼挝⼈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新期待。

⼀、⽼挝基本国情概述
⽼挝⼈民民主共和国简称⽼挝,位于东南亚半岛偏北部,是⼀个典型的内陆多民族国家,分别与中国、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五个国家接壤。

⽼挝的国⼟总⾯积约有23.68万平⽅公⾥,据⽼挝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到2012年底,全国⼈⼝总数约为650万。

⽼挝
境内多⼭,⾼原、
平原和盆地相衬,⽓候宜⼈,⾬量充沛,⾃然资源⼗分丰富,湄公河⾃北向南,穿境⽽过,给⽼挝提供了丰富的⽔源和巨⼤的⽔能;森林覆盖⾯积超过全国总⾯积的50%,拥有⼤量的⽊材资源;矿
藏资源丰厚,具有储量⼤、
种类多的特点,⾦、铁、铜等矿藏最为典型;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挝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挝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保障。

但是由于⾃然和历史等诸多种原因,⽬前⽼挝的整体⽔平还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发展步伐有待加快。

近代以来,⽼挝的社会历史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

从1893年开始,⽼挝先后沦为法国、⽇本的
殖民地,直到1945年第⼆次世界⼤战结束后,
成为战败国的⽇本才被迫放弃对⽼挝的占领,⽼挝获得短暂的⾃治权。

1946年法国再次⼊侵⽼挝,经历了多年的
⽃争和妥协,尽管皇家⽼挝政府在1949年7⽉就宣
布⽼挝独⽴,可是在1953年⽼挝才实现真正的⾃治。

在国内外多种势⼒的争⽃中,⽼挝的政治局⾯尽管“⾃治”但长期处于动荡状态。

1975年12⽉⽼挝⼈民民主共和国成⽴,君主制遭到废除后动荡的政治局⾯才最终停⽌。

⽼挝⼈民民主共和国成⽴时⽼挝⼈民⾰命党成为执政党,⽼挝⼈民⾰命党积极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探索,⽼挝⼈民⾰命党最终确定领导⽼挝⼈民⾛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系列的改⾰措施,实现了⽼挝政治局⾯的稳定和经济实⼒
的增强,特别是在
“⾰新开放”政策提出后,⽼挝开启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

⼆、⾰新开放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挝⾰新开放政策的提出是⽼挝⼈民⾰命党探索救国图强的结果,是⽼挝⼈民⾰命党根据国内和国
际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的选择。

⽼挝⾰新开放政策的提出不但缓解了当时国内尖锐的⽭盾,⽽且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

实践证明,⾰新开放政策的实施给⽼挝带来众多的益处,有效地维护了⽼挝⼈民⾰命党的政权,稳定了动荡的政治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新开放政策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背景。

⾰新政策的提出是在1986年⽼挝⼈民⾰命党的“四⼤”上由当时的总书记凯⼭·冯威汉提出的。

政策的提出是基于⽼挝特殊的时代背景。

⾸先是历史原因
的限制。

⽼挝⼈民⾰命党成⽴后,
⾯对的是⽼挝经济不发达的事实。

⽼挝在近代发展史上经历了较为曲折
的历史,先后经历被殖民、
战争、政局动荡的侵扰,导致⽼挝的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形成薄弱的经济基础。

其次,当时经济状况的需要。

⽼挝⼈民⾰命党为了保
⾰新开放以来⽼挝的发展成就与展望

⽂1,2
(1.苏州⼤学,江苏苏州
215123;2.云南农业⼤学,云南昆明
650201)

要:⾰新开放是⽼挝发展史上的⼀个重⼤转折点,对⽼挝的全⾯发展具有重⼤意义。

⾰新开放政策实施20多年
来,在⽼挝⼈民⾰命党的正确领导下,⽼挝⼈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得到世界各国⼈民的普遍称赞,这与⽼挝⼈民⼀⽅⾯坚持⾛⽼挝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实施⾰新开放政策密不可分。

在简要介绍⾰新开放政策的基础上,分析⽼挝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以期⽼挝的未来能够实现⼜好⼜快发展,让⼈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活。

关键词:⽼挝;⾰新开放;成就;未来发展;幸福⽣活中图分类号:D72⽂献标识码:A ⽂章编号:1672-0547(2015)04-0067-04
收稿⽇期:2015-06-21作者简介:⽅
⽂(1969-),男,贵州纳雍⼈,苏州⼤学⽼挝-⼤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研究中⼼研究员,云南农业⼤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
授,博⼠,研究⽅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政法论坛DOI:10.16394//doc/1113987247.html
ki.34-1258/z.2015.04.018
《》2015年第4期
持胜利的果实,建国后采取较“左”的路线,推出农业合作化、⼯业国有化、统筹商业经营等措施。

在开始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稳定了社会局⾯,加快恢复⽣产⼒,促进了家园的重建。

可是由于照搬“苏联模式”,⽼挝的经济迅速陷⼊困境,⽼挝⼈民⾰命党开始酝酿改⾰。

再者,长期探索的结果。

在“⾰新开放”政策提出之前,⽼挝政府已经开始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在“⼆⼤”中确⽴的新的政治纲领,把⽼挝建⽴成“和平、独⽴、民主、统⼀和繁荣的国家”为长期⽬标。

但是由于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挝⼈民经历了多年的曲折探索。

⾰新开放政策的实施历程,是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主要的⼯作中⼼,以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为⾸要任务。

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历了⼀个长期的实践阶段。

关于“⾰新”思想最早是在1979年⽼挝党的⼆届七中全会上提出的。

指出特别是针对政治、经济⽅⾯存在的问题,急需探索调整相关的政策。

直到1986年党的“四⼤”⽼挝⼈民⾰命党才决定坚定不移地贯彻“全⾯⾰新”思路,具体实施“全⾯⾰新”有关的政策。

“四⼤”是在⽼挝历史上是⼀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从此⽼挝开启全⾯、⾼速发展的新局⾯。

在1989年10⽉基于当时⽼挝国内苗⼈的独⽴活动较猖獗,政局存在不安定的因素;党内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怀疑思想的出现;国际形式上苏东解体,造成⽼挝国际⽅⾯的压⼒剧增的变化。

⽼挝⼈民⾰命党在党的四届⼋次全会上颁布了“六项基本原则”⽅针,这个⽅针再次确保了坚持社会主义⽅向正确性和⾰新开放政策的落实。

“六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民主政权,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

”[1]在1991年5⽉⽼挝⼈民⾰命党“五⼤”上,总结了过去5年的经验,确定“有原则的全⾯⾰新”路线,同时对外实⾏开放政策。

这是⽼挝⼈民⾰命党⾸次以党的最⾼名义确定该发展道路。

从此,⽼挝⼈民⾰命党紧紧围绕“⾰新开放”政策,根据不同时期的遇到的问题,创新相关的理论成果。

三、⾰新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实施以来的成就和不⾜
(⼀)⾰新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近⼏年,⽼挝国家的综合实⼒得到⼤幅度的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

这都得益于⽼挝⾰新开放政策的实施,就⽼挝⾰新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多个部分,从总体把握主要集中在这⼏个⽅⾯。

在意识形态⽅⾯,⽼挝重视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把理论创新与⽼挝的国情相联系,政策的制定要完全依据⽼挝的实际情况,抛弃了以往相对抽象的想像和⽚⾯的依赖经验的做法;正确看待国内发展的现状,尽管国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期,但坚持⾛社会主义发展路线的⽬标⾮常明确;重新明确国内的主要⽭盾,基于当时⽼挝的实际国情,国内的主要⽭盾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盾变为落后的⽣产⼒与⼈民物质⽂化需求之间的⽭盾。

政治体制⽅⾯。

政治体质⽅⾯的⾰新采取以围绕巩固政权、进⼀步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为主要的宗旨。

为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民民主制度和依法治国⽅针双管齐下,也就是在维护⼈民权利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的⾏为和权限,这样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保障党的执政地位,提⾼政府的⾏政能⼒和办事效率,完善
了政府的组织结构,细化相关各部门的职责。

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对政府部门采⽤问责制;制定了扩⼤对外合作关系的总思路。

“在‘四⼤’上提出同世界上其他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发展外交关系”[2]。

在“五⼤”中明确指出扩⼤对外联系是⽼挝⼈民⾰命党全⾯⾰新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挝的国际地位,短时间内实现⽼挝经济实⼒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的对外⽅针,放宽对外投资的领域,积极的融⼊世界经济环境中,这样才能得到国际上资⾦、技术、管理经验等⽅⾯的帮助。

经济发展⽅⾯。

⽼挝⼈民⾰命党针对国内经济⽔平不⾼的现状,把突出发展经济作为主要任务,把⼤⼒发展经济、提⾼⼈民的⽣活⽔平作为国家长期的发展⽬标;推进经济制度改⾰,转变原有的对“市场调节”作⽤的看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向商品经济转变;对所有制和商品结构进⾏改⾰,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保障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

例如在1991年8⽉15⽇颁布的⽼挝宪法第⼆章第14条规定:“国家保护和促进国内外所有投资者在⽼挝的投资⽅式,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和私⼈所有制”[3]。

⽂化建设⽅⾯。

⽼挝⼈民⾰命党坚持“让教育先⾏发展”的⽅针,把“扫盲运动”定为近期⽂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制定了详细的未来教育发展战略,把“提⾼教育质量,普及受教育”作为教育长期发展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教育的⽅针、⽬标和原则。

注重发展⽂化产业,⽂化产业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满⾜⼈民不断增长的⽂化娱乐要求。

完善新闻出版事业,加⼤对报刊、⼴播、电视、图书等产业的扶持⼒度。

(⼆)⾰新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
⽼挝⾃实施⾰新开放政策以来在政治⽅⾯取得明显的成就,极⼤地促进⽼挝政治⽅⾯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个⽅⾯:⾸先,⾰新开放政策的提出,满⾜了⽼挝社会发展的在政策指导⽅⾯的需要。

政策实施的过程满⾜了全国⼈民实践的理论需要,得到了国内外民众的⼴泛⽀持,增强了⼈民对⽼挝⼈民⾰命党领导能⼒的信⼼,稳定了⽼挝的政治局⾯和⼈民民主政权。

其次,⽼挝⼈民⾰命党的领导地位得到强有⼒的巩固。

⾰新开放的实施重视⼈民民主权利制度的完
《》2015年第4期
善,这样不断增强了⼈民对⽼挝⼈民⾰命党的认同。

表现在⽼挝⼈民⾰命党的党员数量从“⼆⼤”以来的2万多发展到现在的超过10万⼈。

再次,⽼挝的对外合作关系得到积极的扩展,在“和平、独⽴、友好合作”政策的指导下,改善了⽼挝对外的关系,加强与他国的政治、经济交流。

⾰新开放政策的实施是扩展⽼挝对外合作关系的基础,同时⽼挝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作⽤⽇益提⾼。

⽼挝在1997年正式加⼊东盟;改善与美国、⽇本等国家的关系;到⽬前为⽌与⽼挝建交的国家已发展到121个。

⾰新开放政策的实施给⽼挝政治⽅⾯带来进步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经济⽅⾯的增长。

⽼挝在经济⽅⾯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

⾸先,⽼挝政府重视市场调控的作⽤,由在建国初单纯的实施国家控制计划经济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调控⽅式转变。

主要体现在重视企业性质改⾰,减少国有企业数量,推动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

扩⼤国有企业的⾃主权,企业除了年终按规定缴税外,⽣产、⼈事等⽅⾯有⼀定的决定权;国家逐步放弃控制价格,由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市场决定交易价格;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促进个体经济发展。

其次,⽼挝经济前期短暂波动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重视发展农业,提出⼯业、服务业与农业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实施⾰新开放政策以来,⽼挝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6%,从2006-2013年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8%。

粮⾷中单稻⽶产量就增加了⼀倍多,⼯业总产值增加了6.8倍。

再次,⼈民的⽣活质量得到很⼤改善,⽣活⽔平和幸福指数明显提⾼。

表现在⼈际收⼊在2011年超过1200美元,⼈均寿命从1979年的50岁左右上升到现在⼈均寿命在62岁左右。

⾰新开放政策提出后,⽼挝在⽂化建设⽅⾯也取得显著的成效。

⾸先,教育⽔平得到⼤幅提⾼。

全国范围内适龄孩⼦的⼊学率显著提⾼,从1985年的38%上升到2012年的70%;⾼校的教育质量提⾼,特别是重点发展了万象师范⼤学、⽼挝医科⼤学等知名⾼校;教育体质得到完善,形成完整的学前教育到⾼校教育机制。

其次,⼈民的⽂化娱乐⽔平提⾼,⽂化形式丰富,电影、电视、⼴播产业发展迅猛。

现如今,⽼挝有⼴播电视台63座,出版物120多种,电视成为较普遍的家⽤电器。

这些都丰富了⽼挝⼈民的⽇常⽂化⽣活;再次,对本国⽂化精华的保护和开发。

⽼挝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种⼈民能歌善舞,这样⽼挝产⽣了⼤量的古典舞剧和⾳乐舞蹈,⾰新开放政策实施后,在⽼挝⼈民政府的扶持下,⽼挝⼈民对本国原有的⽂化作品进⾏保护和创新,进⼀步丰富了⽼挝⼈民的精神⽂化⾷粮。

(三)⾰新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存在的不⾜
尽管世⼈肯定了⽼挝⼈民⾰命党的政治⽅⾯的进步,但也存在⼀定的不⾜,有待于进⼀步的提⾼。

⾸先。

⽼挝⼈民⾰命党需要进⼀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对党员⼲部的教育,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由于⼀些党员和⼲部在思想上放松要求,导致滥⽤职权、贪玩腐败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特别是在党的基层组织与民众之间起到消极作⽤。

其次,社会安全与社会秩序还要进⼀步加强。

没有社会秩序,⼈的活动就没法正常进⾏,⽼挝的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总的来说还是好的,但仍然存在⼀些问题,尤其是在偏远⼭区和个别贫穷落后的地⽅。

再次,政府的⽅针政策在执⾏⽅⾯存在不⾜。

党制定的⽅针政策在许多领域执⾏时有待于提⾼,政府部门的⾏政能⼒和办事效率要适应经济的发展。

提⾼党员的⼯作能⼒是增强政府执政能⼒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坚持对党员的培训、强化党员的法制意识、增强党员的责任感等⽅⾯着⼿。

尽管⽼挝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增长,经济实⼒呈跨越式发展,但仍旧存在需改进之处。

⾸先,国家的经济实⼒需进⼀步增强。

⽬前虽然⽼挝的经济发展保持强劲的势头,但是仍处于不发达的国家⾏列。

国内贫富差距较⼤,⽼挝⼈⼝贫困率较⾼,在2012年,⽼挝的贫困⼈⼝占全国⼈⼝的20%左右。

其次,⽼挝经济增长不稳定。

主要的原因是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可是缺少明确的发展⽅向。

商品⽣产以家庭为单位,这种⾃发性突出的⽣产⽅式,在市场经济相关的调控机制和必要法律都不健全的情况下,市场的波动易引起经济发展的波动。

再者,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挝的⼯业基础薄弱,缺少必要的重⼯业,更缺少⾼新技术产业,科技要素贡献率低,⽣产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

这样⽼挝在⼯业⽅⾯的发展⼀⽅⾯依赖于外资的投资,⼀⽅
⾯是依赖于⼤量的资源消耗和密集的劳动⼒。

尽管近⼏年做出调整,经济发展要素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

⽂化建设⽅⾯仍需进⼀步发展。

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作⽤和地位没有正确的认识,现如今仍然是教育经费不⾜,教学⽅式落后,⼈才流失情况严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使⽤。

⽼挝的⽂化产业依旧落后,全国每年完成的电影作品、电视局作品较少,与⼈民对精神⽂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渴望得到更多、更好的⽂化产品产⽣极⼤的⽭盾。

⽼挝的⽂化弱势⼒不强,在某些⽅⾯与国外⽂化的竞争呈现劣势。

例如,许多⽼挝百姓喜欢收看泰国电视节⽬⽽不选择本国的电视节⽬;对圣诞节等⾮本⼟节⽇的盲⽬崇拜。

四、促进⽼挝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和展望
⽼挝⾃⾰新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经济实⼒不断提⾼,综合国⼒显著增强,⼈民的⽣活状况得到很好的改善,有效地缓解了国内主要⽭盾。

⽼挝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挝⼈民⾰命党的正确领导下,与实施和发展⾰新开放政策紧密相连。

总结⽼挝在⾰新开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不⾜,提出促进⽼挝进⼀步发展的
《》2015年第4期
建议。

坚持⾛⽼挝特⾊的社会主义道路。

⽼挝各个⽅⾯在⾰新开放政策实施的20多年间有了长⾜的发展,取得这些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本国的实践⾏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尊重,是保障⽼挝⼈民⾰命党保障理论、政策正确性的基础,加上⽼挝⼈民⾰命党对本国国情的把握,将⽼挝的实际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合理结合,针对国内的具体⽭盾,提出科学的应对办法。

坚持理论创新,在国际竞争压⼒不断加剧和国内具体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挝⼈民⾰命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和⾏动指南,带领全国⼈民不断发展。

这样更加坚定了⽼挝⼈民坚持⾛具有⽼挝特⾊的社会主义道路。

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保持党先进性的基础。

明确学习型政党的发展⽅向,是应对执政能⼒的需要,保持党的⽣机和活⼒的有效⼿段之⼀。

⾯对不断发展的现状,⽼挝实施的⾰新开放可能会遇到新的难题,⼈民群众在⽣产⽣活中可能遇到新的困难,这就要求⽼挝⼈民⾰命党坚持学习,勤于创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带领⽼挝⼈民保持前进的步伐。

进⼀步转变政府职能。

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在各个⽅⾯强调政府的作⽤,特别是在公共领域建设,经济调控等⽅⾯。

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坚持执政为民的⽅针,以为⼈民群众谋求利益作为党的指导⽅针和党员⼲部⾏动的指南,这样才能夯实群众基础,进⼀步提⾼党的威信。

完善党的领导⽅式和执政⽅式,将其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把发展定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实现政治⽂明、精神⽂明和物质⽂明的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实现⽼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挝政府要继续坚持经济⽅⾯的⾰新开放,进⼀步改善⽼挝的经济结构,在这其中要着重考虑这⼏个因素。

重视科技因素,科技是⽀持发展的不竭动⼒,重视科技,坚持⼈才强国战略,重视⼈才、培养⼈才和引进⼈才是⼀个国家复兴的基础。

调整产业布局,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农业的产量和发展速度。

重视其它产业的发展,特别有针对性的提出“⼯业产值所占⽐重逐渐增加”[4]的发展思路,明确增强⼯业实⼒为未来经济结构转型的趋势。

同时吸取苏联的有关经验,注重产业结构发展的协调性。

提⾼基础设施质量,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改善交通条件就是重要内容之⼀。

⽼挝是典型的内陆国,没有出海⼝,⼤宗出⼝货物要经过邻国泰国或越南,完善公路、铁路条件,增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常有效的措施。

对于⽼挝未来的发展,毫⽆疑问⽼挝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向,在⾰新开放政策总的要求下,⽼挝把尽可能的早⽇实现社会主义作为本国的长期发展⽬标。

在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党”这⼀命题,探索适合⽼挝⼈民⾰命党发展的措施。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与领国的交流,特别是要向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学习,加强与中国的交流和合作,合理借鉴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

⽼挝会在⽼挝⼈民⾰命党的领导下,⼈民的⽣活⽔平不断提⾼,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参考⽂献:
[1]秦琳.坚持六项基本原则与⽼挝20年⾰新道路[J].⼴西⼤学学报,2009,(4):365-367.
[2]宋涛.⽼挝⾰新政策20年的发展与⾛向[J].当代世界,2007,(2):32-34.
[3]冯颜利.亚太与拉美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53.
[4]马树洪,⽅芸.列国志——
—⽼挝[M].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4.147.
[5]纪⼤为,⽅⽂.浅论⽼挝的马克思主义之路[J].⿊河学刊,2014,(5):35-77.
[6]张琦,余国培.⽼挝改⾰开放后经济发展新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10,(1):36-43.
[7]马树洪.⽼挝建设社会主义的机遇、挑战及前景[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3):67-71.
[8]蒋卓成.⽼挝⾰新经济的措施与成效[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8):70-74.
[9]保云.“⾰新开放”以来⽼挝经济增长特点及与中国和越南的⽐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10):183-
187.
Achievements and Expectations of Laos’Development since Its Innovation and Opening-up
Fang Wen1,2
(1.Suzhou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215123,China;2.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unnan
Kunming650201,China)Abstract:Innovation and Opening-up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Laos’development history and holds much significance to its overall development.Under the leadership of Laos People’s Revolution Party,this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20years and Laos’achievements are widely praised throughout the world.These are attributed to both its adhering to Laos’socialist development road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mplementing of the innovation and opening-up policy.Based on introd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opening-up policy,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ects of Laos’development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Laos can get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and Laos’people can live a happy life.
Key words:laos;innovation and opening-up;achievements;future development;happy lif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