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避雨基质育苗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农业2023-06
68
口晚开早关的措施进行保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8~10℃。

5月后,晴天高温下加盖遮阳网、打开水帘风机降温。

6—7月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配合使用湿帘、风机以及采用上部喷淋或者地面微喷的形式进行降温、增湿。

5 植株整理
育苗过程中,尽早摘除全部花序,减少养分消耗。

定植后30天,去除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同时,将抽生的匍匐茎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间隔均匀摆齐,及时引导匍匐茎,以防交叉重叠,保证一定生长空间。

注意及时除草。

6 子苗定植槽(穴盘)准备
可以采用槽式或穴盘引插子苗。

对于重复使用的育苗槽和压苗器需要消毒,将子苗槽(穴盘)装好基质,摆放在母株两侧,距离10 cm,保证通风透光。

每侧可摆放4排。

7 水肥管理
7.1 水分管理
母苗定植水要浇透,前10天外界温度较低,每2~3天浇1次小水,保证根系水分充足,有利于缓苗;定植10 天后,每5~7天浇水1次,促进根系生长;在灌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垄沟的水量,避免积水造成沤根。

7月后逐渐增加灌溉次数,根据基质墒情和天气情况合理灌溉,基质含水量一般保持在 60%~70%。

若母苗生长健壮,子苗可先不浇水,只进行压苗,待1、2级子苗全部长出可一起浇水,3、4级子苗同理,保证子苗一致性。

7.2 肥料管理
定植后20天内会抽发大量新根,此时随浇水施用生根剂;4月中旬后,结合浇水追施含微量元素的平衡肥(N-P-K 为20-20-20+TE),每亩用量2.5 kg,每隔7天左右追施1次;进入5月,根据母苗生长情况每10~15天每亩追施1次平衡肥3~ 5 kg,7月20日前停止施肥。

草莓避雨基质育苗管理技术*
摘要:草莓优质高产的基础是种植优质种苗。

该文从设施要求、土壤准备、种苗定植、温度管理、植株管理以及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草莓避雨基质育苗管理技术,为草莓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避雨栽培;草莓种苗;管理技术
优质生产苗是草莓高产高效生产的第一步,生产苗质量决定了草莓产量与果实品质,每年3—8月是昌平地区草莓生产苗繁育阶段,以避雨基质育苗为主,因此做好育苗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每亩可繁育优质种苗8万株。

1 设施要求
避雨基质育苗通常在塑料大棚或连栋温室内,要求通风透光、内外整洁无杂草、地力肥沃、土质疏松、地势要高、排灌方便。

棚膜完整,防止雨水进入。

2 土壤准备
如果采用有草莓种植史的地块育苗,要进行土壤消毒,可采用棉隆或威百亩。

每亩均匀撒施5~6 m 3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深耕细耙后做畦。

要用平高畦育苗,畦面宽100~120 cm,畦沟宽30 cm、深20~30 cm,畦沟与四周排水沟连通,排水要通畅。

3 种苗定植
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母苗。

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根系发达、具有4~5片叶、无病虫携带的脱毒原种一代苗作为母苗。

定植要求为“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母株应选择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脱毒苗。

按照双行三角形进行定植,株距20 cm,行距100 cm,每亩可定植3000株左右,母苗采用滴灌浇水,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4 温度管理
定植后虽然整体温度回升,但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时随时做好保温管理措施准备。

前期应尽量提高温度,可采取风
祝 宁,康 勇,齐长红,周 宇,雷伟伟,韩立红,刘雪莹**
(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299)
DOI:10.16815/ki.11-5436/s.2023.18.021
设施农业2023-0669
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
5—7月母株开始抽生大量的匍匐茎,通过观察母株的生长势和叶片颜色酌量增减肥料用量,也可在施用常规肥料的基础上,每隔7天加入1次螯合钙。

8 引茎压苗
子苗具有1叶1心后进行压苗处理,压苗前摘除子苗下部小叶,根据总体育苗计划和子苗生长空间,摘除细弱、带病的匍匐茎以及花序。

将匍匐茎引压在母株两侧,压苗使用专用育苗卡或用铁丝围成“U”形,卡在靠近子苗的匍匐茎端,摘除子苗基部的小叶后,将匍匐茎的偶数节位固定到育苗槽,注意压苗不要过紧过深,使其生根,子苗间保持5 cm。

9 病虫害管理
育苗期间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等。

缓苗后,用广谱性药剂全面预防1次,后每周定期使用杀菌剂配合杀虫剂1次,轮换用药。

且每次植株整理后要喷施,防止病害从伤口侵染。

要经常观察草莓苗生长情况,针对白粉病、蚜虫、叶螨要及早防治,7月雨季注意炭疽病防治。

采用药剂防治为主,其他防治方法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每隔5~7 天用1次药,常用杀菌剂有代森锰锌、福美双、嘧菌酯(阿米西达或翠贝)、百菌清、多菌灵等,注意交替用药。

红蜘蛛可用哒螨灵或阿维菌素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防治。

此外,应及时清洁育苗棚室周边环境,防止杂草丛生。

10 出苗
7月中下旬将子苗切离,8月底出苗时,当生产苗具有4~ 5片功能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病斑,叶片颜色鲜绿,须根多,根系发达、呈白色,苗龄45~60天,株高10~ 15 cm、根茎粗1.0~1.5 cm时即可出圃,每亩可繁育优质种苗6万株。

*项目支持:北京市特色作物创新团队资助项目(BAIC04-2023-16-3)。

作者简介:祝宁,女,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草莓栽培
及技术推广。

**通信作者:刘雪莹,女,初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草莓
栽培及技术推广。

[引用信息]刘雪莹,周宇,雷伟伟,等.草莓避雨基质育苗管理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
,2022,43(15):68-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