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及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及创新
【摘要】学分制是高校教育制度的重要体现。

本文对学分制的内涵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措施,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校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学生管理;创新
一、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是指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取得最低必要的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1]。

学分制与过去的教学管理体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业安排更为灵活。

学分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巨大的意义。

(一)学分制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为本”是当今各大高校开展教学的指导思想。

学分制尊重学生的个人特色,为每一位学生营造最适合的学习环境,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分制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学分制的背景下,学生的课程被分为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专业课等。

学生可以根据社会环境和自身的需要,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

(三)学分制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通过实行学分制,高校的教学计划更加弹性化。

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也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学习多门课程,甚至跨专业选课,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
减少选修课的课程安排甚至延长学习年限,为社会培养具有特色的人才[2]。

(四)学分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分制的条件下,一方面教师能够更为合理的安排教学资源,打破
过去教学资源被高校各个学院垄断的状况。

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深化校
内的交流合作,实现学科与学科的合作。

二、促进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措施
(一)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
本科导师制是指为本科生配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
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指导。

导师制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导师制是学分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推行学分制的大背景下,学生在课程、专业、学习实践安排等方面虽然
有更宽广的选择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选择。

这时导师对
学生指导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例如在选课方面,尽管学生在选课时存在
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如果课程安排过于松散,选择的课程与所学专业差异
性过大,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碎片化,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此时导师就能以丰富的经验,指导学生选课,有效减少学生的盲目性。


此在学分制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尤为重要。

(二)加强学生生活区的建设
在学分制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在宿舍内进行。

学生宿舍内的成员
较为稳定,同时虽然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安排会有不同,但是宿舍仍然是学
生交流最主要的场所。

这就为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成员与成员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的了解不断加深,
关系更为紧密。

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应当以宿舍管理为核心。

将若干宿舍楼作为学生生活园区,并配备辅导员与相关工作人员。

园区化管理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在园区中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文明建设。

(三)促进学生社团发展
高校应学生社团为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生素质拓展的关键环节。

社团是由多名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社团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积极参加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

学生社团成员相对稳定,关系紧密,在学分制条件下,能成为必要的教学补充。

第一学生社团为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构建了崭新的平台。

随着集体活动的不断开展,社团成员的团队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能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学生社团丰富了高校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加入社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各项社团活动当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第三通过社团活动,学生间的交流和了解得到了加深,有利于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与过去的教学管理制度相比,学分制下学生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由兴趣相投的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学生的交往和沟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极大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同学关系。

(四)通过网络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目前互联网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网络已经是当代学生必备的工具。

因此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破传统管理工作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学校可以构建专门的网站,并开设学习论坛、时政要闻、心理辅导等栏目,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并收集学生的各方面信息,为以后的
交流、指导提供便利。

对学校导师而言,由于学分制的实行,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复杂性与难度也大幅上升,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再仅限于平常工作时间。

因此通过互联网,导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