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评析1找春天_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评析1找春天_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评析-1找春天人教版新课标
案例一
师:小朋友,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到野外去找春。

你们去找过了吗?
生:找过了。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生1:从早开的野花上找到了春天?(一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孩子说)
生2:我从嫩绿的小草上找到了春天。

生3:我从粉红色的桃花中找到了春天。

孩子们的回答很合我意,我觉得这课堂我肯定能上得很圆满,忽然一个平时很顽皮的孩子站起来说:
生4:老师,他们说得都不对,昨天我和妈妈去城市广场找春天,却发现现在好象还不到春天。

因为我们看到的小草还是黄黄的,也看不到野花,广场上的大部份树还是光秃秃的,并没有像我们课文里写得那么美。

这不是与我唱对台戏吗?听到这孩子的回答,我先是一愣,而后,又平静地问其它孩子。

师(问生1与生2):你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生2与生3(吞吞吐吐):我们从书上看到的。

生3:我去斯宅老家找了,我发现春天在山坡的野花上。

生4:我去浣江公园找了,我发现春天在公园里笑红了脸的茶花上。

生5:……
师:是啊,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向我们走来。

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多么美丽的春天,有一个小朋友也像我们一样,走进了大自然,去找春天,它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给记录下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丽好吗?
生(很开心地):好。

(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学习课文)
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带着真切的感受走进了课文,这堂课,我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以上是我在教学《找春天》时的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段。

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我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而时候不到,学生却无法体验到春天的美。

如果我不管学生是否有生活体验而照本教学,在识字、读写方面我也能够按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的这种学习却是照本宣读,就事论事,为学课文而学课文,根本体会不到春天的美景。

致于热爱春天,去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就更无从说起。

而我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却觉得收获很大。

评析:
这两种不同的经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作为老师,我们
更应该尊重孩子对生活的体验。

”关注生命是教育的本真所在。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那么,怎样落实这三大理念呢?
第一,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内容的沟通,拉近学生生活和教材内容的距离。

大自然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本活的“书”。

我们教师应巧妙地利用这种课程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觉得这比我们平时花费很大的精力、物力去制作课件要强锝多。

通过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又将课文的学习与其相联系。

教学的形式一下子生动起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也一下子充满了活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第二,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努力追求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

以上两个正反不同的教学案例,都能体现这一点。

在第一个案例中,当学生的对话与教师的意愿相违背时,如果教师不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而是居高临下地给予简单的否决或搪塞。

那就会扼杀孩子探索自然的自信心,如果没有孩子对自然的探索和感悟,也不会有案例二的精彩。

教师的一言一行,课堂上每次偶发事件的处理等,都折射出教师新型的角色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就会显得学习自主,心理放松,思维活跃。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面对新课程,我们必
须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意识和生命活力得到全面的拓展。

这是我上这堂课后最深的一点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