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 从实验学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检测训练从实验学化学
1.某新型“防盜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
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
“防盜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2.利用你的知识积累,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3.下列仪器在蒸馏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是( )
A.B.C.D.
4.2mol Al的质量为( )
A.13g B. 26g C.27g D.54g
5.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
A.千克B.摩尔/升C.摩尔D.千米
6.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也叫阴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2-
O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
2
A.32g
B.34g
C.32-1
⋅
g mol
⋅ D.34-1
g mol
7.CO通过灼热的CuO发生反应CO CuO
+
Cu+C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
A.CO
B.CuO
C.Cu
D.
CO
2
8.将饱和
FeCl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所得分散系属于()3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9.能用+-
2H +OH H O 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B.氨水和稀硫酸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液态 HCl
B .NaCl 溶液
C .无水酒精
D .液氨
11.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23Na CO
B .3NaHCO
C .23K CO
D .24Na SO
1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
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
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
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__________。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2
Ba 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同时不断搅拌(如图所示)。
(1)主要实验现象:烧杯中 ,小灯泡: 。
(2)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 。
(填序号)
15.氧化亚铜()2Cu O 是种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与硫酸、盐酸、硝酸反应如下: ①22442Cu O H SO CuSO Cu H O +=++ ②222Cu O 4HCl 2HCuCl H O +=+
③()233223Cu O 14HNO ( )6Cu NO 2NO 7H O +=+↑+稀 (1)2Cu O 中Cu 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请说明转移电子情况,若不是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6.填空。
Ⅰ.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H 2SO 4 ②液氨 ③氨水 ④铝条 ⑤氯化钠 ⑥石墨 ⑦氢氧化钡 ⑧二氧化硫 ⑨乙醇 ⑩Na 2O ⑪盐酸 ⑫熔融的氧化铝 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Ⅱ.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
①花生油加入到水中后充分搅拌;
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
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
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
⑦碘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 17.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0.5mol/ L NaOH溶液以备使用。
Ⅰ.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_________g。
容量瓶在使用之前需要_____________。
溶液的配制过程操作步骤如图2所示,则图1操作应在图2中的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操作②中液体转移到容量瓶要注意_____________。
图⑤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进行该操作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④与⑤
D.⑤与⑥
Ⅱ.实验室用63%的浓3HNO (其密度为1.4g/mL )配制240mL0.50mol/L 稀3HNO ,若实验仪器有: A.10mL 量筒
B.50mL 量筒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
E.100mL容量瓶
F.250mL容量瓶
G.500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I.200mL烧杯
(1)此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
(2)应量取63%的浓硝酸_____________mL,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一种主要仪器的字母编号)。
(3)实验时还需选用的仪器有D、I、_____________(填仪器的字母编号)。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稀硝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量取浓硝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
④定容时不小心有少量蒸馏水滴到瓶外
⑤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而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18.(1)等质量的CO和
CO,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2
________________。
(2)
1.5 mol H SO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mol H,含有
24
________________g氧原子。
(3)23
N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含有
9.0310
⨯个氨分子()3
________________mol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mol电子。
19.实验室需要0.11
mol L- NaOH溶液500 mL。
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3)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_________________后用于
______________。
(4)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仅②③
C.仅①②④
D.仅②③④
(5)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当玻璃被击碎时,金属线与警报系统形成了闭合回路,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电性,故B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钠是活泼金属,极易被氧气氧化,也极易和水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因此实验室中一般把钠保存在煤油中,D正确。
3.答案:A
解析:A为蒸馏瓶故选A
4.答案:D
解析:铝的摩尔质量为27g/mol,2mol铝的质量为:m=n•M=27g/mol×2mol=54g,故选D.
5.答案:C
解析: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一个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故选C.
6.答案:C
解析: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式量,单位是-1
⋅,2-
O的摩尔质量为
g mol
2
-1
⋅。
32g mol
7.答案:A
解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后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A.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是还原剂,故A符合题意;
B.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uO 是氧化剂,故B 不合题意;
C.Cu 是还原产物,故C 不合题意;
D.2CO 是氧化产物,故D 不合题意; 【答案】A 8.答案:C
解析: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3FeCl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变红褐色,所得分散系是胶体,化学方程式为:32FeCl +3H O 3Fe(OH)(? )+3HCl 胶体。
故选择C 。
9.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不可拆,A 错。
B.氨水和稀硫酸反应,32NH H O 是弱电解质不可拆,B 错。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C 对。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水为弱电解质不可拆,所以D 错。
10.答案:A
解析:A. 液态HCl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非电解质,故A 正确; B. NaCl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但它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 错误;
C. 无水酒精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C 错误;
D. 液氨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液氨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氨水不是液氨,所以液氨是非电解质,故D 错误, 故选:A 。
11.答案:A
解析:A 、Na 2CO 3分别属于正盐、碳酸盐和钠盐,符合题意要求,故A 正确; B 、NaHCO 3属于酸式盐,不符合题意要求,故B 错误。
C 、K 2CO 3分别属于正盐、碳酸盐和钾盐,不符合题意要求,故C 错误;
D 、Na 2SO 4不属于碳酸盐,故D 错误。
答案选A 。
12.答案:A
解析: S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3S SO -→,失去4e -,22S 2S -→得到22e -⨯,A 正确;根
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Na 失去2e -,2H O 中H 元素得到2e -,B 错误;反应中+5价氯
和部分-1价氯均转化为氯气,32ClO Cl -→,2Cl Cl -→,1个3ClO -得到5e -,C 错误;CuO 中
Cu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C 失去电子,D 错误。
13.答案:(1)222Na+2H O =2NaOH+H ↑
(2)钠浮在水面上; 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 溶液呈红色; 上升; 下降
解析:(1)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2H 。
(2)①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②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证明钠的熔点低。
③反应后溶液呈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④B 端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 端液面上升,证明有气体生成。
14.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先变暗直至熄灭,后变亮
(2)2++2-
442Ba +2OH +2H +SO BaSO 2H O ↓+-
(3)AB
15.答案:(1)+1
(2)2Cu O 2Cu O
(3)不是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4)223
23Cu O 14H 2NO 6Cu 2NO 7H O +-+++=+↑+ 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2Cu O 中Cu 元素的化合
价为+1价。
(2)反应①中只有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价的Cu 变为+2价和0价,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故2Cu 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反应②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反应③中的3HNO 和()32Cu NO 可拆写成离子形式,并删去12个3NO -,得到离子方程
式:223
23Cu O 14H 2NO 6Cu 2NO 7H O +-+++=+↑+。
16.答案:I .(1) ③ ④ ⑥ ⑪ ⑫
(2) ① ⑤ ⑦ ⑩⑫
(3) ② ⑧ ⑨
II. ①③; ② ④ ⑦; ⑤ ⑥
17.答案:Ⅰ.10.0 检漏 C 冷却到室温 定容液面距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Ⅱ. (1)14.0
(2)8.9 A
(3)F 、H
(4)①③
解析:Ⅰ.配制480mL0.5mol/LNaOH 溶液,应选择500mL 容量瓶,需要溶质质量0.5mol /L 0.5L 40g /mol 10.0g m =⨯⨯=;容量瓶带有活塞,为防止漏液,使用前需要检査是否漏水;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图示操作应在摇动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前,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操作②中液体转移到容量瓶前要注意把液体冷却到室温。
图⑤操作的名称是定容,进行定容操作时要注意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Ⅱ. (1)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0001000 1.463%mol /L 14.0mol /L 63
M c w ρ⨯⨯===。
(2)由于无240mL 容量瓶,故应选用250mL 容量瓶,配制出250mL 溶液,设需要的浓
硝酸的体积为mL V ,根据溶液稀释定律
c V c V ===浓浓稀稀14.0mol /L mL 250mL 0.50mol /L V ⨯=⨯,解得8.9V ≈;根据“大而近”的原
则,需要量取的浓硝酸的体积为8.9mL ,故应选择10mL 量筒。
(3)根据配制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10mL 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 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4)①量取浓硝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会导致溶质的量偏多,则浓度偏高,故①正确;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对浓度无影响,故②错误;③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髙,故③正确;④定容时不小心有少量蒸馏水滴到瓶外,不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对浓度无影响,故④错误;⑤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低,故⑤错误。
18.答案:(1)11:7 11:14
(2)147 3 96
(3)1.5 4.5 15
解析:(1)由公式m n M
=可知,质量相等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故等质量的CO 和2CO ,物质的量之比为44:28=11:7,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1×1):(7×2)=11:
14。
(2)24H SO 的摩尔质量为198g mol -⋅,所以241.5 mol H SO 的质量是11.5mol 98g mol 147g -⨯⋅=,
其中含有3 mol H 和6mol (即96g )氧原子。
(3)根据A N n N =,可知239.0310⨯个氨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3231
9.0310 1.5mol 6.0210mol -⨯=⨯,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3 4.5mol ⨯=,1个3NH 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31.5mol NH 分子含有
15mol 电子。
19.答案:(1)bd ;5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B→C→A→F→E→D
(3)搅拌;引流 (4)A (5)2.0
解析:(1)实验室需要0.1 1
mol L-NaOH溶液500 mL,配制过程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则不需要的是分液漏斗和漏斗。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一般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和摇匀等。
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
(3)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溶解时起搅拌作用,转移时起引流作用。
(4)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正确;②容量瓶不宜贮存溶液,正确;
③容量瓶不能用来加热,正确;④容量瓶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正确。
(5)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0.5 L×0.1 1
g mol-=2.0 g。
mol L-×40 1。